玉皇庙镇强化党建引领 助推乡村振兴

2021-12-17 14:03: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玮 通讯员 王昊 济南报道

  12月16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暨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推进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对全省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交流讨论。会上,商河县玉皇庙镇党委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做了相关汇报。

  据了解,玉皇庙镇位于商河县南部,辖57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10万人,党员2133名。近年来,玉皇庙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之以恒抓班子强队伍、抓产业强基础、抓治理强服务,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深度融合。

  头雁当先锋 干事劲头足起来

  “群雁高飞头雁领”,村支部书记有没有公心、是不是实干、能不能服众,直接决定一个村的发展好坏。为此,玉皇庙镇把加强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来抓,以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推动头雁队伍整体优化提升。

  商河坚持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玉皇庙镇着重在引进、培育、扶持上下功夫,有效盘活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结合村“两委”换届,逐村摸排建立农村致富能手、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本村大学毕业生、优秀退役军人“四本台账”,新选拔73名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现在,玉皇庙镇村干部平均年龄较之前下降6岁,换出了新气象、组成了生力军。

  与此同时,玉皇庙镇每周开设1期“书记夜校”,每月举办1期“头雁论坛”,每半年开展1次“乡村振兴大比武”,推动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做给书记看、书记跟着书记学,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培育出一批政治素质好、履职本领强、工作业绩优、群众基础好、工作作风实的优秀村干部。纪家村支部书记董志斌通过学习培训成长为大棚种植的行家里手,在他的带领下,村庄从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西红柿专业村,每年大棚收入1200万,户均增收13万元。

  为激发村干部干事积极性,玉皇庙镇财政每月出资10万元作为村支部书记月度绩效,工作成绩优秀的村支部书记每月可额外活动2000元绩效奖励,通过建立村支部书记月度奖励制度,有力激发了广大村干部扎根农村创业奉献的信心和决心,真正让干事者有动力、干成者得实惠。

  支部领着干 发展底气硬起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两委”班子腰杆硬不起来,为群众办事有心无力,往往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直接影响党组织功能发挥。为此,玉皇庙镇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整合土地、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组织农户抱团发展,促进集体增收,带领村民致富。

  针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会建、不会管、效益不好等问题,玉皇庙镇依托玉港现代农业基地,成立党建引领合作社孵化园,一站式提供系统培训、财务托管、技术指导、品控质检、市场对接等全链条服务。

  另外,玉皇庙镇制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指导手册》,规范合作社章程、经营管理,总结订单原粮、特色种植等7种合作社运作经验,从耕种、育苗、种植到生产、包装、销售,为村党支部提供全过程精准指导。

  为发挥万豪肥业、中汇中央厨房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玉皇庙镇整合5家院士工作站、18个技术平台人才资源,拓展美团、家家悦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争取“强村贷”等扶持政策资金,为合作社提供全方位支撑。目前,玉皇庙镇57个村党支部已全部领办合作社,带动群众2万多人,村集体平均增收3万元,社员户平均增收6000元。

  群众全参与 乡村治理活起来

  群众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群众的积极性能否有效激发,直接关系到治理的效果,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乡村治理才能有序有效。为此,玉皇庙镇积极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玉皇庙镇将行政村合理划分若干网格并设立党小组,推动345名村干部、376名网格员、63支志愿服务队下沉网格、服务群众,做到一张网全覆盖,切实提升服务管理精准化。签订责任状,逐步、逐层、逐人落实责任,确保年初有计划,阶段有重点,年终有检查。

  结合“主题党日+阳光议事”制度,玉皇庙镇开展村规民约示范创建评比活动,推行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益美德等积分管理。通过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晾晒财务等工作,将村级各项事务置于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保证村级决策“不跑偏”,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

  在玉皇庙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诉求登记窗口,收集群众急需急盼急办事项,分级分类协调解决落实,及时向当事人反馈结果,测评群众满意度。目前,已办结群众反映事项817件,群众满意度90%以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