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 探访济南历史文化街区
来源:大众网 2015-09-06 11:34:00
7月21日,济南市规划局发布《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与《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正式划定两大历史文化街区共41.78公顷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44条老街巷,严格禁止改建扩建。
古城保护格局规划图
济南市确定以保护街巷肌理为前提,在街巷周围形成环形交通。首先是打通毛细街巷,提高街巷通行能力,并在街区周边小规模集中、适度分散布置公共停车设施,营造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同时,计划对非住区车辆采取限行措施。
青石板、小清泉与老街巷,这种简单的美,正是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志性特征。(记者 王宗阳 摄)
街泉与商铺呼应,打造“济南古城”新名片。(记者 王宗阳 摄)
王府池子是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吸引了不少游泳爱好者。(记者 王宗阳 摄)
将军庙街曾是济南的“宗教之街”,并列着四座庙堂,分别为城隍庙、将军庙、慈云观和天主堂。可如今这里破败严重,只保留下了天主堂。(记者 王宗阳 摄)
芙蓉街每天游客络绎不绝。(记者 王宗阳 摄)
王府池子附近一处水渠内的浑水流进泉水中。(记者 王宗阳 摄)
在个别老街巷中,还留有当年济南“家家泉水 户户垂杨”的倩影。(记者 王宗阳 摄)
状元墙,是济南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标志性建筑。(记者 王宗阳 摄)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7月21日,济南市规划局发布《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与《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正式划定两大历史文化街区共41.78公顷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44条老街巷、45处不可移动文物,禁止改建扩建。随后,大众网记者踏上青石板小路,造访两大老街区。有人说,这一片的“洞天”,就连很多老济南也说不清。那交错的泉群、小巷,还有一件件文物,很多叫不上名,却都是老济南留下的“根”。
探访现状:
漫步老街与文物“邂逅”,带不走的就45处
7月24日上午,大众网记者从泉城路西头,进入了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探访。老西门附近有条鞭指巷,沿此北行,能看见一条东西走向长不过200米的将军庙街。如今这里的房屋很是破旧,然而在50年前,这里还是济南有名的“宗教之街”,并列着城隍庙、将军庙、慈云观和天主堂四座庙堂。
66岁的夏先生从小生长在此,他说,如今这条街破败了,可对于他们这些“原住民”来说,却更加留下了念想。这里面还有好多文物,有儿时的美好回忆,他们想守住。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曾是老济南最美丽的写照。在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走,还残存着这样的景色。背靠着大明湖,清泉绿柳就藏在青石板铺成的老街里面。而走过这些老街,还能欣赏到一些叫不上名的老建筑、老文物。其中,文庙便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在过去,文庙屹立于大明湖南岸很是壮观,亭台楼阁池廊殿俱全。虽然现在破败了,但残存的影壁墙、大成门与大成殿,仍然在向后人诉说着昔人的辉煌气派。
穿梭在老街中,如同走在“古董园”中。不经意地瞥一眼,总能看到不一样的青砖黛瓦,看到昔日断壁,让你不知不觉慢下脚步,好好欣赏一番。此次正式划定两大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达到了45处,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古董”街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寿康楼11号近现代建筑、慈云观、泉城路高家当铺、后宰门街基督教堂庠门里4号传统民居、芙蓉街关帝庙大殿等等。
看看问题:
有污水流入泉水,老楼院亟待保护
漫步于青石小路上,除了自己心中惬意,你也会常遇见相熟的老街坊邻居,一块唠着嗑、提着桶,去附近泉子里打水。可最近今年,他们多了些烦心事。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诉大众网记者,近几年来附近的饭店发展的越来越多,可污染也随之而来。一些剩饭菜和污水,以及洗东西的水,不经意就流进了泉水里……“这让俺怎么能不心痛呢?”
随后,大众网记者来到王府池子附近采访时,还发现了小的暗渠。那里流出的水明显比泉池中的水浑浊许多,然而由于地形原因,小路和支流交错,加上很多小胡同被民居堵住,很难确定污水的具体来源。此外大众网记者还注意到,不仅污水问题,市民游客在泉水中游泳问题也屡见不鲜。7月24日中午12点左右,王府池子中聚集着10多位游泳爱好者。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旁若无人。一位60多位的居民告诉大众网记者,从这游泳没啥,他们经常来,最近基本没有人管了。而根据济南市名泉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在名泉里游泳是不符合规定的,也是相关法规、条例坚决禁止的。
对于济南的老街巷来说,只有街泉之间相互呼应,老街才真正有“精神气”。而现在的情况是,有污水偷偷排进了泉水中,老街老楼的日子也“不好过”。大众网记者在走访将军庙街、鞭指巷、西更道街等多条老街巷时注意到,由于各种原因,过去青砖黛外的老街上,建起了一些“临时建筑”,显得很不协调。另外,由于将军庙、慈云观等一些文物建筑被毁,这些老楼院成为了筒子楼,用来临时居住或当做仓库。如果不加以保护,它们很快将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最后便不复存在了。
说说对策:
建筑还原“青砖黛瓦”,疏通水道保泉控污
作为济南古城现存的保留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传统特色地区,目前两大街区内有些小的问题,但传统街巷的空间基本保留完好,功能格局也比较清晰。加上名泉水体集中分布,建筑遗产丰富,如进行好的规划与管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7月21日,济南市规划局发布《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与《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正式划定两大历史文化街区共41.78公顷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44条老街巷,严格禁止改建扩建。
其中,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范围南至泉城路道路中心线,北至大明湖路道路中心线,东至县西巷、珍池街、院前街、西更道街一线,西临贡院墙根街,总用地面积25.7公顷;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南至泉城路,北临大明湖路,东至鞭指巷,西临太平寺街、西城根街,总用地面积16.08公顷。
而对于如何保护这个最关键问题,济南市规划局已拿出了明确方案。针对老街老楼破败问题,未来将对规划范围内建筑物进行分类保护。街区整体色彩与古城传统的“青砖黛瓦”基础色调相统一,尽量恢复传统风貌建筑的原有建筑色彩,修缮时按照传统工艺做法进行。此外,对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进行严格保护,并尽量恢复不可移动文物的原有风貌。除了文物,本次街区保护规划在街区范围内中还将新推荐48处建筑和院落,作为为“建议历史建筑”。对这些历史建筑,将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进行修缮,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为了确保实现截污保泉,下一步将重点保护王府池子水道,以及水道两侧建筑风貌。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禁止倾倒垃圾等污染水道水质的行为与占压水道、游泳等行为。同时,将疏通现有后宰门暗渠及珍池至珍珠泉暗渠,定期清淤,促进区域内泉水的流动性。
责任编辑:孙海燕
更多新闻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