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343)济南阔步“北跨” 瞄准黄河流域中心城市

2020-06-10 11:23:05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网 作者: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一条大河,正在改变着济南的发展格局。

  行驶在历城区的黄河堤顶道路上,两旁新种植的国槐穿梭而过,白皮松、雪松、蜀桧、白蜡等绿植错落有致排落在黄河淤背区内。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夏天,济南黄河堤防工程绿化提升改造项目效果初显,赋予了济南这座沿黄城市新的灵性。

  从黄河南堤望去,只见河水滚滚东流,黄河以北的济南先行区伸开双臂,像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小伙子,正在展示着他的热情和活力。

  黄河!北跨!以浩荡黄河之名,赴北跨发展之约。

  早在2003年,济南就提出了“北跨”战略。2019年,以黄河命名的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运而生。“坚决扛起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的重任”、“讲好齐鲁‘黄河故事’,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作出示范”......在2020年济南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黄河”的元素频频出现。立足于“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这一新的定位和雄心,济南正凭借前瞻的眼光和先行的步调,助推“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构想逐步成为现实。

横跨于济南城北的黄河(图片作者:签约供稿人/视觉中国)

  “跨”之突破:

  先行区携河而建,济南迈向“黄河时代”

  近年来济南的改变,可以说是缘于一条河,一条横跨于济南城北浩荡东行的黄河。

  2019年3月31日,《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揭开面纱。规划提到,2025年济南北跨战略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建设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重磅信息的释放,一石激起千层浪。时间倒流16年,其实济南从2003年就跃跃欲试提出了“北跨”战略。

  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便是如今济南“北跨”的破题之作。

  “从济南‘携河发展’来看,先行区是北跨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点。”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说,如今初步规划范围1030平方公里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黄河北岸700余平方公里土地成为其主要部分。这对济南的城市格局是一次全新洗牌,不仅仅让发展版图大幅扩充,更深的意义在于黄河北岸终于被赋予了“生”的能量。

  在2020年济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举全市之力推进先行区建设。董彦岭认为,其中较大的挑战,是在招商引资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迅速加快产业布局,在较短时间内将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到先行区,推动黄河北岸新城区的崛起。

  事实上,随着济南“北跨”迈出重大步伐,已经在逐渐吸引多方产业与资源布局黄河以北。

  2020年4月24日,“济南黄河绿色研究院”落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该研究院能够打通“政产学研用”通道,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孵化衍生一批高精尖科技企业,成为引领绿色城市建设的核心引擎。2020年5月20日,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在先行区启建。未来,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将承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产业高端优质项目,推动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

  能量先“生”再“长”,最后确保能够源源不断的利用。两颗新崛起的“智慧大脑”,对促进济南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先行区今年将招引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年内引进优质项目不少于30个,签约投资不低于500亿元。打破东西带状发展格局,济南北跨黄河的大幕一旦实质性拉开,便永远不会闭幕。

槐荫黄河段绿色风貌带植树航拍(图片作者:张庆民)

  “绿”之厚重:

  生态名片跃然堤边,母亲河的裙摆更美了

  济南6月的空气里已经弥漫着炎热的味道,开出租车已有5年之久的姚师傅,最近中午若得空且顺路,总会习惯性的把车开到历城黄河堤顶道路旁走走看看。“这里的树木比以前多了,是乘凉的好地方,感觉空气都清新起来了。”

  这是今年济南黄河堤防工程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带来的良好生态景观效果。花、草、树、堤相映成趣,山、河、桥、人互映成景,绿化提升赋予了人们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前来“打卡”的市民中,姚师傅只是其中之一。

  先有好的环境,后有平衡发展。济南的携河发展,一直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在2020年济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黄河沿岸环境综合治理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作出示范。”

  在打造黄河生态名片的道路上,济南从未停止过脚步。

  无论是2014年济南黄河河务局与济南城市园林绿化局共同编制《黄河防护林带济南城区段生态建设发展规划》,还是2018年7月济南对《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城市设计》进行社会公示与征求意见。种种举措无外乎都在证明济南希望可以借助自然资源推动“携河发展”,而做好这一项的前提,便是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

  4月初,济南黄河堤防工程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全面实施,黄河淤背区空白段22.33公里、面积2723亩的空间里,一排排新植的白皮松、雪松、蜀桧等绿植迎风挺立,为济南北部树立起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济南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处处长许洪印告诉记者,今年黄河段的绿化建设主要分为3期进行。本期实施的黄河淤背区空白段新植绿化便是刚刚结束的黄河堤防工程绿化提升改造项目,下半年预计实施补植提升段,主要范围设在天桥区和济阳县的黄河淤背区内,明年春天将实施更新新植段,对原来已经种植了近20年的老树等进行更植。

  “我们还规划了黄河南岸从建邦黄河大桥到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共计14公里长的公园提升段,目前还在初步构想中。另外,还计划对济南沿黄的险工,适时打造险工公园,在不耽误抢险的前提下,物尽其用进行生态绿化改造提升。”许洪印说。

  把黄河打造成集生态保护、蓄水净水、风沙防治、旅游休憩于一体的城市玉带,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切正在有条不紊实施中,济南黄河“绿”的底色还在一点点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实拍济南齐鲁黄河大桥施工现场(图片作者:签约供稿人/视觉中国)

  “通”之豁达:

  深挖文化资源,让黄河故事更加顺畅动人

  “携河发展”战略一旦开启后,以肉眼可见速度成长的济南,最直观的变化是道路通畅了。

  黄河穿城而过,造成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济南亟待解决的第一个棘手问题,便是跨河通道。

  在2020年5月21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12项改革攻坚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发布会上,济南提出在加快“三桥一隧”建设的同时,新启动建设一批跨河通道。目前,已形成14处跨河通道,其中已建通道10处,在建通道4处,这些北跨桥隧的建设,势必打破济南携河北跨的发展瓶颈,推动“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跨过黄河去,济南赢得的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然而从跨河到融河,济南向北跨的除了通达的交通,还有豁达的人文,更有动人的故事。

  2020年济南两会期间,“加快建设黄河文化体验区、主题公园,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高地”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让黄河文化“立”起来、“活”起来,可以赋予济南在这片土地上更多元、更高配、更可持续的生命力。让厚重丰富的黄河文化唤醒济南的文化生机,是济南面临的新课题,也必将为济南带来更多发展利好。

  为了做大做强做通“黄河文化”,济南也是动作频频。

  坐落于天桥区的泺口黄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正迎来新的变身。济南黄河河务局办公室综合科长张庆民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挖掘、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该展馆被重新升级改造,并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

  此外,济阳县高标准打造的黄河健身休闲公园,全长约2600米,堤顶宽约60米,重点突出西望内城、东眺黄河主题,彰显“九曲黄河”的历史浓重特色。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园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6月9日,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决定,将在全市党史市志系统开展以“讲述济南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为主题的“三大行动”。

  在2020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中,“黄河故事”的字眼格外醒目,按照规划,济南正在“黄河文化”这一条大路上全力书写更顺畅、更豁达、更动人的黄河故事。

  正如济南市市长孙述涛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的那样,济南将坚决扛起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的重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及其时代价值,讲好齐鲁“黄河故事”,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作出示范。

蓝天白云下的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图片作者:俄国庆/视觉中国)

  “变”之雄心:

  新定位再迎机遇,瞄准黄河流域中心城市

  在2020年的济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南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也在变化之中,有了自己的一个新定位——“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这也展示了济南市大发展的雄心壮志。

  此外,在2020年1月5日济南市委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推进大会上,《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明确提出,济南将推动建设黄河下游城市群,推动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对接合作,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

  两个大动作,无疑是济南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贯彻落实更深层次的部署。

  “立足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对济南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个比较好的支撑点。”董彦岭告诉记者,与长江流域不同,黄河流域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较少,济南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本身就具有一定资源优势。

  面对国家战略下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挥省会龙头作用的济南还有更大的挑战,那就是要担起“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典范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的重任。

  “北跨”携黄河发展,正被寄望着济南的未来,更是济南构建“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经之路。在国家黄河战略的助力下,济南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非凡势能,这座城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发展可能。

  与时俱进。济南也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最新规划:立足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加强与沿黄各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领域合作;加强与沿黄区域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启动“数据黄河”工程,规划建设黄河大数据中心;积极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董彦岭表示,从济南自身发展角度来讲,要想发挥出龙头的实际作用,济南自己必须先要做大做强,在扩大规模体量的基础上,增加黄河流域城市的协作水平,发挥城市群的关键作用,才可确保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8日,山东省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山东省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种种利好政策,无疑为济南加快跨越发展增添了更大的动力和底气,承载着“北跨”战略使命的“携河号”航母在济南已经起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晓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