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371)打通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 “路长制”畅通槐荫“幸福路”

2020-11-06 17:20:4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魏俊怡 孟彤晖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魏俊怡 孟彤晖 济南报道

干净整洁的槐荫街道

  深秋时节,济南市槐荫区秋色绚烂、别有韵味。不经意间,一场提升城市“软实力”、改变城市风貌的“变革”正在这里悄然发生。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槐荫区的这一城市“变革”是以“路长制”为载体、以“精细化”为手段的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着力提升城市颜值,蓄积城市内涵,推动城市高品质发展。

  每天,近150名“路长”的身影,活跃在槐荫区每条大街小巷,他们和广大市民群众一起,用尽职尽责的行动为城市除旧布新,打通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

  有了“大骨架” 还要打通“神经末梢”

  近年,槐荫区发展态势喜人,加快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大力构建以医养健康、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消费物流、智能制造“五大主导产业”为牵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济南全市率先趟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然而,城市有了“大骨架”,还要打通“神经末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一些道路不整洁、立面不美观、车辆乱停放、设施不完备等城市管理的“细节”问题显现出来。城市管理的软实力越来越影响未来发展的竞争力。补齐短板,槐荫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症结所在,施治所向。从2019年9月槐荫区开始推行“路长制”,将全辖区内的169条主次道路进行包干分配,明确87名人员担任路长,60名人员担任网格员,路长与网格员相辅相成,先试点“试水”再全面覆盖,努力完成一次城市“美化、净化、亮化、绿化、文化”的“蜕变”。

西市场街道网格长李泳江整理街道卫生

  “西市场街道地处济南市西部商贸圈,辖区商业繁华,人、车流量大,管理难度极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我们办事处开展了‘双路长制’闭环工作机制。”在槐荫区西市场街道,网格长李泳江向记者介绍。

  “‘双路长制’主要是以街道自身的‘路长制’为主,同时联合交警部门建立‘交通路长’相结合,双路齐下,共同治理。”李泳江说,以街道主要领导为“一级路长”,分管领导和交警中队长作为二级路长,以城管科工作人员和交通干警作为三级路长,交通公益岗、城管网格员、数字城管员、保洁员和退役士兵公岗等作为四级“网格”路长。同时,街道会定期召开“路长制”专项工作会议,对短期内集中出现和反复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联合和呼应各级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砖缝里捡烟头 改变从点滴做起

  11月5日,济南市槐荫区营市街上,一只燃灭的烟头躺在地上,这让居民刘志成紧张起来,“我们这条街道是挂了‘红旗’的,维护整洁,人人有责,不能乱扔垃圾。”他立即捡起了烟头丢进垃圾箱。

  为啥这么维护路面卫生?刘志成说:“营市街上多是老旧小区,大家卫生习惯一般,路上的烟头多。特别是人行道缝里,都是陈年碎烟头。但开春后就见营市街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们来街上捡拾烟头,连砖缝里的烟头也抠干净了,后来知道那些人是‘路长’,这干净卫生来之不易啊!”

去年9月起,槐荫区开始实行“路长制”

  槐荫区推行“路长制”就是在每条路段设立责任路长,路长要把路上包括市政设施、施工围挡、环境卫生、防汛除雪、街面秩序、门前“五包”等这些细碎的事情全管起来。包括捡拾烟头在内的废弃物,从社区书记等担任的街道总路长,到各区、管委会负责人担任的网格员,无一例外都参与其中。“没有把小事做好的决心,城市的面貌改不了;只有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群众才有真切感受。”采访中一位路长坦言。

  槐荫区城管局数字化巡查科直属队队长侯东升告诉记者,槐荫区的路长制工作以数管平台为依托,完善“1+1+N”路长制工作体系。两个“1”,分别是一名路长、一个数字化城管平台,N是若干个责任部门单位。同时,槐荫区智慧平台开通了17个区级部门,并建立了与16个街道办事处的联系。路长主动发现18大类100小项城市管理问题,能处理的现场处理,不能处理需要责任单位处置的,由路长拍照,上传数字化城管平台,由平台受理员进行立案、分派,处置结果由路长统一核查,有效地解决了城市治理问题。

  丰富“路长+网格”内涵 共建共治探索创新

  小街道在变美,这不仅是槐荫区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也是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在推进“路长制”工作中的浓重一笔。

营市街道路长杜劲松与商户沟通工作

  “路段的打造,看似工程量不大,却涉及路面、立面、城市家具、道路交通等方方面面,来不得半点马虎!”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营市街道路长杜劲松用累并快乐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自“路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各级“路长们”以工匠精神、绣花精神、忘我态度投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来,为建设“宜居宜业、靓丽幸福营市街”增砖添瓦。

  据了解,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在“路长制”工作中,以300-500户为基数科学划分了网格。目前街道所辖8个社区共划分34个网格。按照定格定人的原则,根据网格数量一比一配备网格员,目前34名专职网格员中有一类网格员8名,二类网格员26名。

  此外,营市街街道办事处还以网格工作室为载体,将网格员、楼院长、志愿者、退役士兵公益岗四支队伍有机融入,建设以网格员为主体,楼院长、退役士兵公益岗、志愿者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网格员组织体系。

  “实行发现问题——网格受理——社区研究——街道协调——办结反馈——督查考核的闭环式工作机制,使居民的诉求表达在网格内得到解决,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凸显了一网通制度化、功能化、服务化的优势。”与此同时,营市街街道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杜宪祺还坦言,对标先进典型,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对标学习,不断丰富‘路长制’工作法内涵,在推动共建共治上下功夫,在加快探索创新上下功夫,在强化督导考评上下功夫,加快市容市貌大整治大提升!”

  城市“绣花” 针脚需密功夫需久

  槐荫区全面铺开“路长制”是从去年的9月份,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城市的面貌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市民们对此颇有好评,不少网友点赞表达越来越爱这个城市。

槐荫区设置路长制公示牌

  不仅将路长制和网格管理有机结合,槐荫区还设置了89块路长制牌匾,印有道路名称、起止点、路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明确了街道办事处各级路长的组织设置和工作职责,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高效能管理。

  “与此同时,我们还实时关注智慧城管视频监控,促进城管工作流程规范化。通过智慧城管平台,能够监测重点道路、重点商圈、小区门口等关键节点的市容秩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派单解决。”槐荫区城管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区城管局副局长吕彦江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槐荫区积极协调了政法委的雪亮工程和街道办,整合全区的视频监控网,智慧城管视频客户端接入共1219个视频监控点,涵盖了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的重点区域以及城管局加水点和清运站的视频,实现了信息全时掌握、行动随时指挥,助力智慧城市管理更加高效。

每位路长都配有智慧城管客户端

  为城市更美好“绣花”,非靠一时一刻之功,而要一心一意、持之以恒。据了解,槐荫区“路长制”将久久为功,逐渐形成“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不仅要完成道路“五化”,还将精心打造一批与历史、文化、产业、功能相匹配的特色街道,强力推动空间环境整治提升。让城市的每一片天地都净起来、美起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延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