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418)平阴帮扶记:10个月让3个村“脱胎换骨”

2021-08-06 17:27:3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范明昱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最西南部的山峪里,晁峪村坐落于此。该村常年隐于群山之中,由于海拔较高、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晁峪村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娶媳妇难,年轻人根本留不住,早早离家去城里打工。

  孝直镇驻地向东约10公里,东白庄村因地处康王河河道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土质松软,出产的土豆色泽金黄、白菜叶片肥厚、玉米颗粒饱满,村民们喜称三作三收的种植模式为“金玉良(粮)缘”,却因逐年效益低下,亟待需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平阴县主要的粮食种植区,焦柳沟村拥有耕地4600亩,但因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年长者、年少者以及妇女大多留守于此,村子难免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

  三个村的振兴发展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但都急需因地制宜的指导和实实在在的帮扶。2020年的秋天,山东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平阴县工作队来了。在工作队卓有成效的努力下,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平阴县徐徐展开:三个帮扶村的党支部班子迅速“提档升级”、晁峪村“美丽乡村红色示范园”雏形初现,东白庄村“冬暖大棚”飘出瓜果香、焦柳沟村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守着初心干,足有泥土香,省委选派平阴县工作队“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为使命,唱起铿锵嘹亮的乡村振兴“大合唱”。

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平阴县徐徐展开(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拍摄)

  平阴帮扶记之一:

  党建引领办实事,“金钥匙”敲开“乡村振兴”门

  让平阴县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的聚力、聚心和聚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迎来了新的考验。其中面临的问题,包括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龄化,缺乏后备力量;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创业致富渠道不多等等。

  山东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是省委着眼于全省工作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省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举措。2020年10月9日,山东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动员培训会议在济南召开,公布省委《关于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第一期)工作方案》。一天后,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一级调研员,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平阴县工作队党支部书记、总队长郭谦,火速带领17名队员奔赴平阴县,开展一线帮扶工作。

  到困难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去,干部下基层要如何发挥作用?应在哪些地方着力?这是省委选派平阴县工作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到村里去,到村民家里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此次下基层,工作队直面的是孔村镇晁峪村、孝直镇东白庄村和焦柳沟村3个重点帮扶村,以及平阴县的村级党组织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工作队担任的角色有很多,需要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落地生根;当好农村党建“施工队”,建好一个支部,选好一名书记,培养一批人才;当好乡村治理“推进队”,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规范村级事务运行,弘扬和谐文明乡风;当好为民办事“服务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入驻之初,工作队很快切换到了新的角色中,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加快平阴发展为己任,自觉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调查摸排、重点帮扶、督导核查、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各项工作,全力帮助平阴县抓党建、强班子、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保稳定。

  在随后的日子里,工作队将“抓好帮扶村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带领工作队全员下沉一线:走访党员168名、群众578户;调整选配村党组织书记3名、村“两委”成员10名,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从严规范党组织生活,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组织党员培训562人次,召开党员大会34次,开展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红色基因教育等活动32次,切实提升帮扶村党员干部素质。同时高质量完成帮扶村“两委”换届工作,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35岁以下年轻干部和女性干部进“两委”,实现年龄和学历“一降一升”;高标准开展三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巡回督查,指导平阴县在全市率先圆满完成换届选举,换出了新干劲、换出了新作为、换出了新气象。

  “想要精准帮扶,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在郭谦眼里,简单地给资金、给物品,并不能真正激发帮扶村的内生动力,只有认真研究问题的成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授人以渔,才能让村子持续提升“造血能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工作队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协调筹措各类帮扶资金,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先后邀请浙大网新、北京东方园林、山东金融资产、农商银行等知名企业来平阴县考察对接,达成项目合作意向;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平阴粮油品牌建设,深度参与“齐鲁粮油”品牌打造活动;协调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公司来平阴县组织系列活动,支持县域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组织帮扶村谋划论证帮扶项目9个,争取财政投资600万元以上;为帮扶村建立起“工作队+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实事一件件办,民心一点点拢,工作队的民生帮扶不断出实招。

  组织群众技能培训18次,解决群众当地就业10人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25户;排查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5个,化解矛盾纠纷6个;协调中国铁塔山东公司为孔村社区免费安装电动车充电桩7处、充电端口90个;邀请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为极度贫水区晁峪村打井2处,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组织实施齐心河疏通整治,消除东白庄村汛期河水倒灌隐患;协调解决焦柳沟村农业灌溉费用过高问题,收费标准下调17.5%;为帮扶村安装路灯、硬化道路、开展“四爱”活动……

  党组织的组织力强了,老百姓更信任村干部了。如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平阴县接续传递,围绕“精准”二字做足功课,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平阴县工作队交出了百姓满意的答卷。

工作队带领晁峪村“两委”成员到先进村学习考察(照片由工作队提供)

  平阴帮扶记之二:

  选优配强“领头雁”,村里来了“85后”女村支书

  古朴自然、纯原生态,晁峪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植被茂盛。这里绿化覆盖率常年达到80%以上,四周遍山的绿林,像在保护着这片古老净土。

  “你看这晁峪村,好就好在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王梅霞站在山头,远处山峦起伏,蝉声鸟鸣四起,新鲜的空气让她全身松弛处于放松状态,但心中仍有一丝惆怅。去年,王梅霞还仅仅是晁峪村“两委”班子中的一员,如今已是带动全村发展的“领头雁”,这让她有了不小的压力。如何促进产业振兴?如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任后许多工作王梅霞都碰到了困难,多亏了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平阴县工作队的帮扶。

  作为工作队3个重点帮扶村的其中之一,晁峪村的户籍户数52户,户籍人口152人,共有耕地603亩,山场2400余亩。该村的党组织建设从1938年开始,如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这“双重”重担,在今年4月村“两委”换届工作结束后,落在了35岁年轻女干部王梅霞的身上。

  2021年3月12日,平阴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对于郭谦来说,此次“两委”换届工作中,除了需要带队做好平阴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巡回督查工作,更是要对3个重点帮扶村全程紧盯靠上,稳妥推进对接,选出乡村发展最强“领头雁”。“此次村‘两委’换届标准需要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还需要尽可能挖掘年轻干部,实现班子整体年龄、学历结构一降一升。”郭谦告诉记者,这些要求在已经形成良好发展模式的东白庄村和焦柳沟村不是问题,但对于晁峪村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挑战。

  原来,由于海拔较高、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晁峪村很早就形成了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娶媳妇难等众多问题,这也导致年轻人根本留不住,早早离家去城里打工。尽管村民如今已集体搬入孔村社区居住,可仍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制约着全村的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因此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十分重要。然而对于工作队来说,要想在本次“两委”换届中选出一名讲政治、有本事、作风好、年轻有为、学历高的优秀人才,是个不小的难题。

  一路实践考察下来,郭谦将目标对准了有思路、能干事的王梅霞身上。可当工作队问她愿不愿意给晁峪村做书记时,王梅霞没有立刻答应,她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没什么信心”而犹豫了。尽管这样,郭谦在交流对话中,还是感受到了她对村子发展的热切渴望,一而再、再而三的耐心鼓励、悉心帮扶,王梅霞在经历了“一对一”谈心谈话、去先进村实地取经学习、参加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等一系列培养后,信心也一点一点积攒起来。

  “前段时间,工作组带我们新任班子学习考察了先进村的特色产业项目。去玫瑰镇站西村考察了奶牛养殖,到榆山街道于庄村考察了绵羊养殖项目,想方设法帮助我们找到适合本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帮村子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我们都很感激。”如今王梅霞刚刚上任三个多月,她觉得这幅“换届不换心、干事不停步”的画卷才刚刚展开,并期待自己带领这支新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可以做出不一样的成绩。

  按照省委选派办和驻市总联络员的要求,省派平阴县工作队坚持把村“两委”换届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力履职尽责,稳妥推进各项工作。截至2021年4月25日,3个重点帮扶村全部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工作队调整选配村党组织书记3名、村“两委”成员10名,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选出了乡村发展的“领头雁”,组建了为民干事的新班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工作队的组织帮扶不只体现在“两委”换届工作上。为了全力抓好帮扶村党的建设,吃透村情民意,在工作队“初来乍到”之际,郭谦就带领工作队全员下沉一线,并从日常严格规范党组织生活,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切实提升帮扶村的党员干部素质。

  组织强了,人心也就齐了。如今“党建引领”正一点点擦出平阴县乡村振兴的新底色,一幅幅党群同心、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拼搏实干的动人画面,已然汇聚成不断奋进的壮丽图景,让村民们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位于晁峪村西北山的磨斧掉伪军据点遗址(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拍摄)

  平阴帮扶记之三:

  打井“引活水”,“美丽乡村红色示范园”呼之欲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沿着细瘦的山巅土路一路行走,记者听到了不少与晁峪村有关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脚下正在攀爬的这座“磨斧钓”。

  晁裕村中,有座海拔398.5米的“烂柯山”,也有村民称它“磨斧钓”“摸斧掉”。相传一位樵夫进山砍柴,遇到两位仙人在此下棋,便不知不觉沉迷其中。等一盘棋对弈完毕,樵夫发现斧子柄早已腐烂掉落地上。

  如果说神话故事为晁峪村增添了几分“仙气”,那藏在这里的红色遗址,则为整个村子笼罩了一层庄严氛围。据了解,当时日伪军、日军在晁峪活动频繁,分别在晁峪西北山、西南山上设了两个据点,一个用于住宿,另一个是观察哨。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磨斧钓”山顶处的一据点。遍地是坍塌的石块,大小不一,一簇簇堆成一座座小山,可以猜想这里以前是一处面积不小的石砌房屋。

工作队研究晁峪村红色遗址的挖掘和保护(照片由工作队提供)

  几个月前,当工作队第一次来到这里调研时,郭谦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想到了让晁峪村得以长久焕发生机的好方法。

  “这里得到修缮和保护后,能够将其作为警示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重要的是,一度没落的晁峪村,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学习,带来人气。”郭谦告诉记者,此后的一段时间,他曾带队多番前来调研考察,并多方协调资源申请资金修缮维护。“我们想结合晁峪村的其他历史遗留物,在这里构建一个美丽乡村红色示范园,将晁峪村的深厚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精神相融合,形成全村独有的特色产业项目。”

  就在不久前,平阴县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位于晁峪村西南山的磨斧掉日军据点遗址,以及西北山的磨斧掉伪军据点遗址,均被收录在名录内。其背后,是工作队历经数次调研考察、大力挖掘红色资源,为晁峪村蹚出的一条发展新路子。可以预见的是,晁峪这片沃土,将释放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美丽乡村红色示范园,全面扬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风帆。

晁峪村众多蓄水池已无法正常使用(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拍摄)

  在郭谦的畅想中,以后来到晁峪村的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烦嚣,漫步走在诗意村庄里,不只是红色教育,还有清澈池塘、幽静石路、古老水井、迷香松柏,甚至可以采摘林果,感受田园风光。

  然而想法虽好,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工作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便是水资源紧缺。

  据了解,晁峪村由于受地理位置制约,水源一直都有限,凡是具有年代的水窖均已干枯,现有的蓄水池也年久失修。村民们搬到孔村社区后,土地均已陆续流转出去种植核桃,这也意味着,如今村子里的农业灌溉用水均靠自然水、山体渗水来解决。尽管在工作队的数次沟通协调下,蓄水池修缮工程已经启动,可若想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蓄水量肯定是不能满足的。

  缺水的苦恼,省派平阴县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下,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了钻井取水上。

钻井取水是目前的重点工作(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拍摄)

  2021年3月22日这天,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工作队邀请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和平阴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孔村镇党委负责同志,召开了第一次协调联席会议,自此,拉开了晁峪村钻井打水工程的帷幕。

  采访当日,“小暑”节气已过,天是热的,地上的土是热的,打井现场也是热气腾腾的。“这口井设计孔深180m,目前施工至178m左右,基本达到了设计深度,揭露两处含水层,但总体水量并不大,尚未达到我们的预期理想。”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济南分院院长李洪亮介绍,由于晁峪村的地质问题,村里的成井条件较为复杂,成井难度较大。但大家还在坚持,目前技术人员们正通过盐酸洗井、抽水试验、物探等工作做进一步的分析,通过专家论证后,尽量采取扩孔、加深等措施对此井进行深一步的处理,争取打出“一眼出水量”满足要求的水井,供村民们日常使用。

  “等灌溉问题解决了,晁峪村所有的项目想要发展起来就好办了。村民们再也不会‘望天兴叹、看地落泪’,我们要搞红色旅游,搞特色养殖,改变大家的生活底色。”郭谦勾勒着晁峪村今后发展的美好蓝图。

东白庄村的冬暖大棚(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拍摄)

  平阴帮扶记之四:

  耕耘在希望田野上,“冬暖大棚”飘出瓜果香

  相比晁峪村的项目发展尚在雏形之中,省委选派平阴县工作队帮扶孝直镇东白庄村建设的冬暖大棚,已经让村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如今东白庄村平整笔直的乡间小路边,一座座大棚由北向南一字排开,足有10座之多。2020年12月15日,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东白庄村投资150万元、流转50亩土地打造的冬暖大棚正式投入使用,这在东白庄村的历史上是头一次,标志着整个村子迈出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近年来,东白庄村充分发挥平原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1400亩土地大力开启了土豆、玉米、大白菜“三作三收”种植模式,夯实了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基础。可如今一度遇到了瓶颈期。“百姓生活需求多样化发展,导致这些经济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在逐渐下降。”提起如今遇到的困难,东白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宪峰表示,尽管东白庄村的种植产品已经获得绿色蔬菜认证,可经济效益却逐年降低,“例如土豆,今年村子可以说是大丰收,一亩地达到了8000斤,但市场价却只有5毛一斤,大部分还销售不出去。”

  针对如今土豆滞销的问题,陈宪峰和村民们一度着急,省派平阴县工作队得知消息后,主动协调山东移动公司济南分公司和济南西城集团,以接近济南主城区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土豆收购,缓解村民们燃眉之急。

  事实上,在工作队2020年来到东白庄村调研后,如何在“三作三收”原有种植模式上有效探索,发展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就成为工作队一直思考的课题。

工作队帮助东白庄村拓宽土豆销售渠道(记者窦永瀚拍摄)

  “去年,我在临沂、寿光等地进行考察时,听到那边的羊角蜜卖到7块钱一斤,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就动了。后来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我们流转了50亩土地构建了冬暖式大棚,开展羊角蜜种植。”陈宪峰告诉记者,今年羊角蜜成熟上市之际,工作队还组织东白庄村两委干部、党员、大棚种植户和部分村民代表一起到寿光进行参观学习,不仅为东白庄村农业产业转型找到样板标杆,还确定了大棚下一步的种植发展方向。

  很快,东白庄村50亩羊角蜜迎来第一次收获季,凭借甜而不腻、清新爽口的独特口感,收获了大量瓜粉儿,这让陈宪峰喜上眉梢。“第一季的羊角蜜已经收完了,收益不错,小的棚子净利润达到4.5万元,大的棚子有6万元的收入呢,比种土豆的效益高多了!”

  提到收入,种植户刘振生的脸上也难掩喜悦。“大棚没建起来时,自己8亩的土地都是种植土豆。如今自己管理的这座棚子棚内面积1.4亩,不久前收获的羊角蜜,让这一个棚子的毛利润就达到了5.6万元。”刘振生兴奋地表示,今年秋后,他剩余的土地将全部建成冬暖大棚,期待种植的农作物可以达到更高的收益。

  从露天农作物到温室大棚,工作队帮助东白庄村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据了解,今年东白庄村又流转了175亩土地,预计全部建成大棚,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在棚子里面已经翻新种上了五彩椒,1斤的市场价大概在10元到12元之间,每亩地的产量大概在5500到6000斤之间。”陈宪峰对村庄未来的发展很有底气。

如今大棚已经种上了五彩椒(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拍摄)

  从土豆到羊角蜜,从小拱棚到冬暖式大棚,东白庄的改变只是一个开端,大棚建设也只是工作队帮扶农村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

  为了开展焦柳沟村的特色产业工作,带动焦柳沟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多方调研、考察,联系了巨野县来料加工假睫毛项目。项目可以为妇女免费提供培训,技术简单且时间自由,更重要的是,妇女们可以用灵活的就业方式,增加劳力收入,熟练后一人在家生产,月收入可接近3000元。

  培育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一方面要注重传统产业改造提质,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邀请专家组团深入农村,以专业的眼光“把脉问诊”,以自身经验“传经送宝”,也是省委选派平阴县工作队助推产业发展的一大举措。

  就在前不久,6月25日和7月19日,省派平阴县工作队两次邀请中国电建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到孝直镇焦柳沟村进行实地考察对接,准备利用村内断壁残垣清理出来的土地、水塘和村民房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落地后,可以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为镇财政增加稳定的税收来源。

  据了解,工作队不只为3个重点帮扶村谋划论证了9个帮扶项目,争取财政投资达到600万元以上,建立起“工作队+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还曾先后邀请浙大网新、北京东方园林、山东金融资产、农商银行等知名企业来平阴县考察对接,达成项目合作意向;协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平阴粮油品牌建设,深度参与“齐鲁粮油”品牌打造活动;协调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公司来平阴县组织系列活动,支持县域农田水利项目建设……

  一项项因地制宜、扎实精准的举措,让广大村民从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变成受益者,幸福生活节节高,也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处处皆是“希望的田野”。

新安装好的太阳能路灯(照片由工作队提供)

  平阴帮扶记之五:

  绘制“民生地图”,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如今走在孝直镇焦柳沟村,街道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院落窗明几净,村内大小街巷新安装好的太阳能路灯,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往常天一黑就看不见人,现在太阳能路灯安装好了,晚上散步的、拉家常的、跳广场舞,村子里大大有了人气。”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改变主要得益于省派平阴县工作队针对焦柳沟村开展的环境提升改造工程。

  “不只是太阳能路灯,目前焦柳沟村西部水塘及周围也正在进行大范围的绿化规划工程。”郭谦介绍,该村西部有一处天然水塘,因长时间荒废,加上不少村民往水塘里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气味非常难闻。“为了打造整洁、干净、秀美的村庄,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我们邀请济南伟宇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多次到村子进行实地查看及测量拍摄,对村西部水塘及周围进行大范围的绿化规划设计。”

  采访现场,记者得知设计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根据设计图纸显示,整个基地的改造面积达到16800平方米,除了在水塘方面疏通堤坝、增加栈道、完善绿化等,还保留了周围的杨树林,将其融入景观节点,另外增加了停车位、完善广场文化展示,依托场所自然特征及村文化特质,凸显焦柳沟村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场所体验。

  以民为本,就是要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难题,有些问题看似很小,对群众来说是个大事,解决好了就是实实在在的大民生,例如农业灌溉收费问题。

  据了解,焦柳沟村自2014年签订机井承包合同以来,对村民一直采取按小时收费的办法,由于当时社会治安环境不好,经常发生偷盗电缆案件,考虑到线路的维护费用,当时确定收费标准为每小时40至42元,与附近其他村庄机井农业灌溉收费相比,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前期入户调研过程中,驻焦柳沟村工作组发现大多数村民对农业机井灌溉收费偏高问题反响强烈。此后的一段时间,工作队积极走访孝直镇供电所,与机井承包户、电工、村两委干部进行多次商谈,最终解决了村民反映的“农业灌溉收费偏高”问题,确定新收费标准为每小时33元,较原标准下降了17.5%,在春耕用水之前将费用降了下来,为广大村民谋取了利益,降低了村民的种植成本。

“齐心河”疏通整治工程现场(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拍摄)

  类似的民生帮扶,在晁峪村和东白庄村也在上演。采访当日下午,伴着东白庄村“齐心河”河岸边机器的轰隆隆声,一台挖掘机正在火力全开,清理着河道里的淤泥和杂物。

  齐心河是一条途径东白庄村的排洪沟道,全长4800多米,涉及14个行政村。河道内长年存在乱倒垃圾、种植树株、侵占耕种、乱挖堤坝的“四乱”现象,尽管每年汛期前孝直镇政府都进行统一清理整治,但因为清理成效无法长期保持总会有堵塞情况发生。

  “什么时候能让这条河道长期干干净净的就好了”,这是驻东白庄村工作组在前期入户调研过程中,大部分村民对该河道“脏乱差”及雨季淹地问题迫切提出的心愿。村民的心愿就是工作队的心愿,为了彻底改变这一情况,2021年3月25日上午,齐心河疏通整治开工暨“中国水周”和农村河道管护宣传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不少村民们期盼着表示:“等疏通整治工程竣工后,河道的排水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再也不怕下了大雨后,河道旁的庄稼地发生淹涝灾害了。”

孔村社区的电动车充电桩(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孟彤晖 拍摄)

  居住在孔村社区的晁峪村村民们也迎来了不一样的惊喜。工作队协调中国铁塔山东公司,选址7处为其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桩,共计90个端口,大大降低了楼内充电容易引发电瓶爆炸的隐患,使电动车充电和管理问题的解决有了实质性突破。

  此外,为了全力抓好帮扶村民生实事,工作队还组织群众技能培训18次,解决群众当地就业10人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25户;排查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5个,化解矛盾纠纷6个;为帮扶村硬化道路、开展“四爱”活动等,助力平阴县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突破。

  将民生帮扶与打造民生幸福生活紧密结合,如今工作队一项项“有温度”的举措,一件件“暖民心”的行动,正带领着村民快步走在的乡村振兴快车道上,向建设更加文明、美丽、幸福、富裕的乡村生活“进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谢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记者探访济南火车站疫情防控:口罩、健康码一样不能少

    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虚惊一场”之后,济南关键部位、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得咋样?8月5日下午,记者对京沪高铁济南西站进行了探访。[详细]

    08-06 08-44济南日报
  • 夏日济南,泉是欢乐

    炎炎夏日,济南虽躲不过一场酷热,但泉水却令这座火炉之城别有韵味。自6月以来,泉城旅游持续升温。日前,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山水逍遥、亲子狂欢、夜游泉城、时尚演出、博物展览五大主题共130多项暑期文化旅游活动。进入8月,暑期旅游市场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详细]

    08-06 08-46济南日报
  • 助推典范城市创建 济南城管将开展最美街巷社区评选活动

    8月5日,记者从济南市城管局获悉,即日起集中整治建成区范围内乱贴乱画、乱围乱挡、乱停乱占、乱扯乱挂等“八乱”,同时开展最美街巷、最美社区创建评选活动,努力打造全国最洁净有序城市环境,全力助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详细]

    08-06 08-48大众网
  • 济南CBD“柳叶亭”基本完工 将连接轨道交通及五大超高层

    近日,记者从济南城市投资集团获悉,中央商务区柳叶亭项目基本建设完成,正式亮相绸带公园最核心地带。未来柳叶亭作为重要的地下商业主出入口连接轨道交通及五大超高层,形成地下网络中的重要一部分,其顶部覆盖大面积的草坪,也将成为观赏CBD繁华景象的景观平台。[详细]

    08-06 17-27大众网
  • 济南地铁8号线选址进行批前公示 全长22公里

    8月6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批前公示》。[详细]

    08-06 15-41大众网
  • 未及时清理犬粪最高罚五百元,《济南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即将实施

    为了规范养犬行为,加强养犬管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促进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济南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将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8月6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详细]

    08-06 13-01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