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 济南深夜食堂,走起!

2020-04-21 09:28:58 来源: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作者:

  “老板,炸两串儿!”

  “得等等,油还没热呢!”

  傍晚6点多,天色未暗,环联夜市的第一波客人跟推着餐车进场的商户一起来了。粉丝剪短,铺在肥美的扇贝上;面筋裹上热辣的香料,摆上烤炉;鲜亮的小龙虾装盆摆开,就等八成热的油锅翻炒……啥叫“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来夜市看看就知道了。

  疫情防控“后半场”夜经济复苏,商户和吃货的快乐,回来啦!

  “真是没想到”

  营业第一天,来了过万人

  夕阳斜照,环联夜市停车场里车位已所剩无几,不少“吃货”就坐在车里等待夜市“上人”。此时,位于市场最深处的“虎震烧烤”打开了大屏幕,挑选一部老少咸宜的电影,三三两两顾客入座开始点菜。这是环联夜市最有名的大排档之一,别看位置靠里,用夜市运营负责人谢伟的话说,“一个摊儿带火了里面一条街”。

  戴着口罩的老板邵志勇正忙着清点这一晚上的食材,他的办公室就是排档前的一张木桌和一个马扎。他身后,十几名身着统一制服的员工有的起锅烧油,有的招呼客人,有的洗菜切菜。

  “美女、帅哥,来看看吃点什么?”

  天色渐渐暗下来,商户的吆喝此起彼伏,夜市半空中的彩灯更加醒目,灶台下的火苗也更旺了。一把花椒、一把辣椒,连同分量十足的土豆丝一起下锅。“刺啦”一声,香气四溢,简单的小炒就是夜市的“勾魂”美味。邵志勇看着灶台前围观的顾客,笑着说“大家就好这一口”。

  谢伟和邵志勇看着眼前的人群,“目测今天得2万人。”谢伟说,当人流看起来明显拥挤的时候,市场的进出口就要开始限流。

  现在的火爆,是邵志勇没想到的。“3月21日正式复工,我寻思得楞冷清呢,没想到那天就有上万人。”邵志勇想,准是两个多月的“蜗居”大家都憋坏了。夜市这样消费低、氛围足还是户外的消费场所,格外受人们欢迎。

  “他没想到这么多人,我可想到了。”谢伟说,市场上多数商户来自外地,过了年就早早回济南等待复工,复工第一天就有近70%商户出摊了,“我可不能让他们好不容易复工了,还没收入,定下来能营业就开始各种渠道宣传,而且政府也鼓励复工、鼓励消费。”

  “群里老刷屏”

  停工不闲着,烤串炉子送上门

  “心凉了,凉透了。”邵志勇用一口纯正的济南话,打趣似的说起了停业时的心情。

  按照往年的安排,年前两天停业、正月初八上班,一年也就这几天休息。这个市场里邵志勇的摊位是最大的,单是大排档就占了20个标准摊位,其他角落还有鸡汤、鱿鱼、麻辣烫生意。规模大,压力更大。邵志勇说,每天一睁眼面临着20多个员工的工资,真愁。年前备下的原材料吃的吃、送的送,他的顾客也按捺不住了,3个500人的顾客微信群里每天都刷屏呼唤“想吃你家烤串儿”。

  烧红的木炭噼啪作响,羊肉串烤到表面焦黄、泛着油光,孜然、芝麻、辣椒面一把撒上……济南人对“串儿”的感情,邵志勇最懂。他想了个办法,连炉子带炭一起送外卖!

  “找了个地方大点的朋友家,我们把炭一袋袋分开,把羊肉都切好串成串,烧烤料配好,想办法进了一批小烤炉,整套‘设备’送到顾客家里。”邵志勇说,这份外卖生意做了也就两三天,卖出去100多套。虽然成本高、不挣钱,但是顾客的一句感谢就够他高兴半天,“大家都不容易”。

  不过,心“凉”没几天,市场就复工了。

  市场上平时有700多个摊位,除了仍在自我隔离的摊主,现在基本已经全部复工。疫情防控期间,市场营业到晚上12点“强制”关门,很多顾客都舍不得走。顾客的热情,对谢伟来说是甜蜜的压力,“太累了”。

  “门口加派了四五倍人手,测体温、扫码,刚开始还必须要出示身份证。市场里十几个人轮班巡逻,看到有不吃东西还不戴口罩的顾客也得劝导。商户的入口现在只有一个,健康证、进货单、体温,每天都得查。”谢伟说。

  “好,真好”

  夜经济回归,乐坏了女老板

  “老板,再来一箱!”

  “好咧,套不着免费送你一个!”

  环联夜市号称“江北最大”,主打美食,套圈儿、“打枪”等传统夜市娱乐也是首屈一指的热闹。吃完烧烤来一箱圈儿,套的就是童年味道。“虎震烧烤”南边一家套圈儿摊位生意火暴,从远处看,一个接一个彩色塑料圈儿飞向同一个方向。老板李艳梅弯着腰不停捡着地上的圈儿,时不时给兴奋到欢呼的顾客送上套中的礼品。

  “我是枣庄的,早就回来等着营业了。好在我们这些瓷器、摆件都不怕放。”说起复工后的生意,李艳梅的眼睛闪起了光,“好,真好。”

  其他夜市也都陆续营业了。清河北路夜市、北园云锦夜市、舜玉小夜市……虽然规模不大,但热闹并不逊色。清河北路夜市的商户说,从下午5点半开始营业,一直经营到次日凌晨,美食摊位有四五十个。“不如原来多,不过也都快回来了。”一个臭豆腐摊主指着欢声笑语的人群,“你看看这人,都着急回来赚钱啊。”

  孩子拉着大人的手冲向美食,年轻的情侣在“打枪”摊位百发百中,一家三代在相对安静的服装区挑挑选选……夜市的消费群体,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层,成为夜经济中最具“烟火气”的存在。也正因如此,谢伟的手机里光是排队等摊位的商户就有400多个。“外地游客到济南来玩儿,也喜欢到夜市转转,这是咱们济南的文化。”谢伟说。

  晚上10点左右,夜市迎来了第一个人流高峰。邵志勇的眼睛一刻也没从订单上离开,他却觉得“还不够忙”。

  在济南,俩人关系特别“铁”,就会互相称为“老八”,邵志勇说,“等疫情过去,我们还想跟过去一样忙到凌晨5点,多给‘老八’们送点串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晓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