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董欢欢
李永章为村民诊疗。
韩吉书(左一)查看种苗。
“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挥职称在人才评价中的“指挥棒”作用,是各级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壮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社部门作为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全市乡村人才振兴牵头部门,以改革强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助推打造省会人才高地和乡村振兴人才聚集地。”目前,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49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9.8万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人才总量和质量位于全省前列,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正在加速形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1基层职称定向评价及使用
破解基层人才“晋升难”困境
基层人才短缺,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让基层人才更有“盼头儿”,则是破解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关键。为此,我市人社部门着力破解基层人才“晋升难”的瓶颈,创新性地在乡镇卫生、教育领域全面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制度,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集聚。
长期以来,高级岗位不足、晋升渠道狭窄,是制约乡镇基层人才职称晋升的“痛点”,基层人才受专业技术水平、工作条件等限制,在职称评审中不占优势。定向评价及使用不仅拓宽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更让基层人才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已有410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基层高级职称,有效激发了基层人才动力活力。
不久前,长清区双泉初级中学教师尹逊强,成为了全省首批获评基层正高级中小学教师之一。
“乡村教师能评正高,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已经57岁的尹逊强在这所山村学校一教就是33年,他常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是新课改的模范带头人,指导了多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农村教育的这片沃土上,用毕生精力诠释着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原来他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2004年,尹逊强获得了中小学高级教师资格,曾有过多次进城教学的机会,他都拒绝了。“我出生在这块土地,我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也爱这里的孩子们。”2018年,甘心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尹逊强被聘为山东省农村特级教师岗位教师。
按说副高职称满一定年限就能参评正高,但以前乡镇没有正高岗位,基层教师根本无法参评。
新时代给予他新荣誉。随着我市基层职称制度改革的推进,对基层医生、教师等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发证,证书仅限在乡镇范围使用。今年5月,尹逊强被评为基层正高级教师,在学校引起轰动。“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没想到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感觉很有荣誉感、认同感。”尹逊强朴实的话语没有华丽辞藻,甚至有点害羞。
学校教师朱国瑞说:“我以为到退休都赶不上晋升正高的机会了,现在从尹老师身上看到了希望。在山村教书还能享受晋升机会,学校老师都说要向尹老师学习,扎根山村奉献教育事业。”
双泉初级中学校长刘辉说:“尹老师这次被评为基层正高级教师,对我们学校农村教师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也更有信心让山村教育更上一层楼。”
优质的教育能够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而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一环在于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处长马晓天介绍,像尹逊强这样通过全省首批基层正高级中小学教师评审的有27人。基层单位职称制度的创新,补齐了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短板,拓展了基层人才发展空间,促进了城区学校教师有序向乡镇学校流动。随着基层高级岗位数量的增加,乡村教师更有干劲儿了,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在乡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基层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具有重大意义。
2人才评价向基层一线倾斜
引导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近年来,基层高级岗位数量增加,源自我市基层单位岗位制度的创新——提高基层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2019年,我市将乡镇、街道事业单位高级岗位比例由5%提高到10%。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及以下单位高级岗位数量由2307个增加到3221个,为基层人才提供了更大的晋升空间。
章丘区垛庄镇卫生院内科主任李永章,是一名干了26年的乡医,也是一名政协委员。这些年,他看着周围的不少乡医陆续离开基层,心里很不是滋味。
“基层医疗条件艰苦是一方面,事业发展面临‘天花板’,才是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关键原因。”在李永章看来,长期以来,乡镇乡村基层人员参加的是全省统一的职称评审,没有课题、没有论文、做不了大手术,这些工作条件限制使基层医生没有竞争力。2018年,他作为政协委员提出了“适当增加基层单位职称名额及适当降低职称晋升标准”的提案。
没想到,这么快,梦想照进现实。基层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后,2019年3月,他被聘任为基层副主任医师(副高职称)。“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干劲儿更足了,再干几年就有了评正高的资格,争取退休前评上正高!”评上高级职称的李永章一年来门诊人次达1万多人次,比去年增加了28%;收治住院病人780多人次,增加20%。作为包村医生的他承担了6个村、2130多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立志要“做章丘最好的医生”的李永章,更加坚定了扎根乡土为百姓服务的情怀和决心。
市人社局副局长王福君介绍:“之前高级职称都是省里统一评审,评委专家层次都很高,更注重参评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但基层人才受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制约,在职称评审中很难与省直或市直的人才相比较。现在对于基层人才来说,增加了一个新的职称评审通道,在评价上也更加贴近基层的实际业绩。”
3打破职称岗位挂钩限制
“直评直聘”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证书、荣誉一大堆,却因岗位没有空缺无法申报职称,让不少基层人才“心痛”。在事业单位,职称向来和岗位结合密切,若没有高级岗位,评了职称不能聘,则失去了改革意义。随着我市职称制度的创新推进,打破了岗位挂钩限制,真正打破了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务晋升的“天花板”。
“我2009年就评上了中级职称,按条件早就够评副高了,但就是一直没机会。”在济阳区曲堤镇政府下属事业单位中级岗位上工作了11年后,高凤芹终于圆了“副高”梦。今年4月,她搭上了基层职称“直评直聘”的快车,凭借20年的基层工龄,她可以享受不受单位岗位数量限制的优惠政策,并顺利通过了职称评审,评上了高级经济师,不久后将聘用到副高级职务,并兑现相应待遇。
高级岗位设置数量无法满足专业技术人员评聘需求的矛盾一直存在,针对乡村教师、医护和农技等基层重点领域专业人才,我市实施职称“直评直聘”政策后,在乡村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时,可不受单位岗位数量的限制,评审通过人员即可特设岗位聘任。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有3500余名乡村人才享受该政策,直接申报了高一级职称。
聚焦乡村振兴,就要引导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今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在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农民骨干中开展职称评定工作,鼓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和“田秀才”脱颖而出,填补了农民不能评职称的历史空白。
为促进全市专技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我市还建成全国首家智能化继续教育平台,推出《选择济南共赢未来》《济南外贸企业巡礼》“抗疫情、保农耕、促复工”等系列课程,在线学习达39万人。
4高层次人才评职称“一步到位”
绿色通道打破逐级晋升限制
人才是营商的主体,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对优化城市营商环境起到倍速效应。让“省会龙头扬起来”的进取路上,必须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19年,我市打破职称资格限制,首开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
持有“山东惠才卡”或“泉城人才服务金卡”的A、B、C、D类人才,可以越过初级和中级职称,一步到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事业单位评审通过人员可通过特设岗位直接聘用到高级岗位,让高层次人才在济创新创业享受高规格人才待遇。当年,有106名高层次人才受益直接申报了高级职称,评审通过79人。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吉书就是其中一位。
韩吉书曾当选为2018“影响济南”科技人物,入选了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体系智库(专家组)首批专家名单。“之前没考虑过评职称的事,这次市里出了这么好的政策可以直接评副高级职称,为公司下一步申报科研项目提供了条件。”韩吉书说,安信种苗是农业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坚持走科研之路、以科技引领行业发展,力争成为行业创新大脑的公司。“产业的发展与高端人才的聚集密不可分,现在济南对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职称评审打破了条条框框,注重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氛围日益浓厚。”
职称评审“一步到位”的受益者不仅有高层次人才,2017年,我市就为非公经济组织职称评审开通了绿色通道,打破人才逐级晋升的限制。
2017年,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一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郝有营,通过我市非公经济组织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评上了高级工程师(非公),此时的他已经在单位干了21年。
“取消了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打通专业技术人才晋升渠道,让更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将促进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在郝有营看来,获得相应的职称,不仅待遇提升,更是对自己在行业内打拼多年成就的认可,这背后既有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也得益于职称评审工作的深化改革,为非公领域工程人才评职称打破了“玻璃门”。
此前,非公领域职称评审申报渠道不畅通,职称评审内驱力不足,非公企业人才中工程系列占绝大多数。2017年,我市作为全省唯一试点,率先开辟非公经济组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我市民营、私营等各类非公经济组织的工程技术人员,符合一定条件的,即可越过初级职称,直接参加中、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
据市人社局统计,2017年,济南市工程系列职称申报人数从2013年的1600人上升到2017年的6100人,其中申报非公1700多人,约1100人通过评审。2019年,申报人数突破10000人,其中,绿色通道申报人数达3600多人。
5初级职称取消评审实现全员考核认定
流程再造让人才免去“跑腿”烦恼
初级职称考核认定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去年12月,市人社局出台《关于在我市开展初级职称全员考核认定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试点全面取消初级职称评审改为考核认定,有效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此前初级职称取得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职业资格考试,部分职称系列比如卫生技术、会计、经济、审计、统计等初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核认定,对于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可通过考核认定方式取得初级职称;职称评审,对于全日制学历是中专以下的以及非全日制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仍需参加职称评审取得初级职称。从我市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来看,有初级职称评审需求的人员越来越少,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为此,我市探索实行初级职称全员考核,除国家和山东省实行“以考代评”的各系列职称以及高等学校等自主评聘单位不适用考核认定外,凡在我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定了人员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单位考核合格的,均可直接认定相应的初级职称,为全省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以往区里每年参加初级职称评审的有一二百人,改为考核认定后,今年三个月就认定了近300人。”章丘区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科长徐令刚说,以往初级职称评审每年组织一次,需要组织专家现场集中评审。改为考核认定后,根据需要随时办理,大大缩短评价周期,可及时为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初级职称、聘用初级岗位。
激发专业人员积极性的,还有打破地域、档案、人事关系和体制内外限制,工作单位和人事档案不在一地的人员,也可参加职称评审。
“以前在章丘干事创业但档案还留在外地的,职称评审会受到限制,需要档案所在地开具同意在章丘参加职称评审的证明,往返跑腿给人才带来不便。”徐令刚说,市人社局《关于进一步畅通职称申报渠道优化职称申报服务的通知》出台后,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打破了编内编外的身份限制,由所在单位统一组织职称申报;对非公企业人员,打破了按人事档案存放地申报职称的限制,在实际工作地进行属地化申报。
通过改革审核方式、缩短审核时间、提高审核效率,对职称评审通过的专技人才评审结果进行最快确认,提高了服务效率。而在发放环节采用职称电子证书,打通了职称评审的“不跑腿”的“最后一环”。
“职称证书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有效证明。实行电子证书后,专业技术人员不必再走交照片、盖章、办纸质证书等流程,取而代之的是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自主下载打印、查验真伪,实现职称材料申报、评审结果查询、证书发放查验等全过程网络化办理,真正为广大人才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体验与服务。”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二级主任科员姜鹏说,职称电子证书与纸质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我市现已发放电子证书2万余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董欢欢
近日,济南大东环项目第二标段的吕家庄胡同立交显现雏形。据了解,绕城大东环高速公路作为“三环”率先开工的首段目前正处于工程收尾冲刺阶段,沥青摊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完成工程量接近80%;整个大东环项目完成总量已超七成,路基、桥梁工程完成超八成,按照计划今年[详细]
近日,记者从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又有一批学校最新规划公示,涉及历城区、长清区、高新区、以及莱芜区等。除此之外,鹏泉街道办事处将建一所香山名郡幼儿园,位于莱芜高新区大桥路以东、永兴街以北,用地总面积5911㎡。[详细]
近日,在二环北路改造施工现场,从二环西路与二环北路交叉口向东一公里的路段已经完成了双向沥青摊铺,并施划了交通标志线,双向交通临时放开通行;快车道中央的隔离带与南侧的辅道开始安装路沿石,该路段告别了此前坑坑洼洼的旧貌,展露出“最美容颜”。[详细]
“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 职称评审“一步到位”的受益者不仅有高层次人才,2017年,我市就为非公经济组织职称评审开通了绿色通道,打破人才逐级晋升的限制。[详细]
“爸爸,父亲节快乐!”21日,点对点接送孩子们的大巴车刚刚开进中建五局山东公司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项目,年仅4岁的小思雨就一边挥手喊着,一边跑向自己的父亲梁辉,开启了特殊的“父亲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