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葛思琦
9月8日,泉香之约.第九届济南国际泉水节——“千泉之城”名泉名录发布暨泉城济南名泉谱丛书、济南名泉图片巡展、“爱泉爱家”首届家庭寻泉赛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现场发布“千泉之城”名泉名录,包括莱芜、钢城两区在内,济南全市名泉总数达950处,其中新增305处名泉。这是继2005年《济南市名泉名录》公布首批645处名泉之后,济南泉水大家族的一次正式大扩容。至此,包括莱芜区、钢城区在内,济南全市名泉总数达950处之多,堪称“千泉之城”。
新公布的济南市305处新增名泉名录中,包括历下区43泉,市中区5泉,天桥区4泉,历城区13泉,长清区31泉,章丘区40泉,莱芜区72泉,钢城区30泉,平阴县11泉,南部山区管委会56泉。据了解,此次新增名泉有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济南泉水分布区域实现了扩大,莱芜区、钢城区境内的102处名泉闪亮登场。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济南版图因而增加了莱芜和钢城两区。两区境内山青水秀,植被丰富,泉源众多,汇入赢汶河和牟汶河两大河流。新增名泉名录中,莱芜区有名泉72处,全区有15个街镇,10个街镇有名泉,其中,位于莱芜区北部和东北部的茶业口镇、雪野镇、和庄镇最为集中,共有名泉48处。钢城区有名泉30处,所辖5个街道内均有分布,其中艾山街道的卞家泉、辛庄街道的文姜泉、汶源街道的舜泉、历泉等均为历史名泉,至今出涌旺盛,泉景颇佳。
二是济南老城区范围中(圩子壕以内)名泉数量大幅扩容,新增名泉38处,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再添佐证。这批新增名泉,多数位于泉城路街道和大明湖街道的传统民居之中,为明清-民国时期,居民为生活便利而挖掘砌筑的泉井,一般井深在2-3米,井内泉水平时距井沿约1米,夏秋季节部分泉井水位上升,居民弯腰即可汲水。普查发现,多数泉井位于院中,部分泉井因房屋改造而“变”到了屋内。如双忠祠街17号的厅泉位于南屋之中,西公界街35号的厨泉则位于厨房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新街58号老舍故居院内的无名泉井此次入选名泉名录。从1931年夏天开始,老舍与夫人胡絜青在南新街58号度过了3年时光,此泉井即老舍先生当年浇花泡茶的取水之处。经专家评议,该无名泉被命名为“舒泉”,以纪念老舍先生。
三是众多偏居一隅的泉水入列新增名泉名录,它们不仅品相不错,有的还大有来头。如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马家峪村的德泉,泉旁井屋墙体中嵌有8方历史碑刻,记载着世代祈雨及修缮泉井故事,号称“一泉八碑”(其中一方宋碑今易地保护);位于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北套村的龙涎泉,是村居民建村600年来的世代饮用水源。龙涎泉泉池呈井形,夏秋季节,泉水从井壁侧流而出,注入旁边大泉池。泉边古柳婆娑,为当地人纳凉休闲的好去处;位于南部山区管委会柳埠街道突泉村西南的水帘泉和位于西营街道后降甘村的胭脂泉,两泉均能四季出水,夏秋季节尤为旺盛。经考证,早在明崇祯《历城县志》中对它们就有记载,清代郝植恭还将二泉列入《七十二泉记》。
据了解,济南泉水数量众多,泉水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对趵突泉(时称“泺”)和华泉等名泉的记载,元代地理学家于钦赞誉称:“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金、明、清三代所诞生的“济南七十二泉”不同版本,亦是济南名泉众多的历史见证。2005年,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的《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中所附《济南市名泉名录》中,包括新评定的济南七十二名泉在内,共列有名泉645处。2011年,济南开展《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实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泉水普查工作,系统充实、更新了以往泉水基础资料和图文信息,为全市泉水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泉水申遗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7月-2021年7月,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市泉水保护办公室)再次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新一轮泉水普查工作,协调济南市勘查测绘研究院、省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等普查队员穿街入户、跋山涉水,对济南市域范围内泉水的地理风貌、地质成因和历史文化信息一一进行系统采录。鉴于2019年济南市新增莱芜区、钢城区,此次泉水普查工作将两区纳入普查范围。在上述两次泉水普查的基础上,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市泉水保护办公室)邀请专家对新发现的500余处新泉进行逐一评审,最终确定305新泉为名泉,对全社会公布。
近年来,济南市对2005年《济南市名泉名录》中的19处无名泉进行命名,同时鉴于部分泉水的原来所隶属的镇街、村居等发生了名称变化,此次还对2005年《济南市名泉名录》中的泉址加以订正,一并向社会公布。
附:济南市“千泉之城”名泉名录
(爱济南 记者:彭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葛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