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英雄山

2021-10-22 10:36:58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济南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还有“齐烟九点”。清乾隆《历城县志》记载:“历城之山,无虑皆分自长城岭矣。”县志中所述长城岭以北山岭大概有130多座。如果今天说哪座山最美,哪座山名气最大?英雄山应该是很多人的选择。一座城市,把英雄的陵园筑在市中心山顶,这是城市的光荣。英雄山被誉为红色“城中山”,业已形成著名的英雄山风景区,总面积约四平方公里,包括原四里山、马鞍山、五里山、六里山、七里山等五大风景区,还有济南战役纪念馆、英雄广场、胜利广场、赤霞广场、利民广场、英雄山文化市场等,是公认的济南市最聚人气的地方之一。

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宋广兴 摄)

  ●“英雄山”的由来

  英雄山最早叫赤霞山、四里山。明清时期山上遍布野生黄栌,秋天叶红如炬,霜打后更是紫红透背,把整座山梁渲染得层林尽染、烟霞满山,因此得名赤霞山。

  为何又叫四里山呢?济南这座老城,是由宋代齐州古城做基础,明洪武四年(1371年)后扩建延续而来的。明府城大体框定了其后600年济南老城的规模,城有四门,东曰齐川门,西曰泺源门,南曰舜田门,北曰汇波门。因赤霞山距泺源门约四里路,乡人为方便记里程,便取名四里山,后面还有六里山、七里山、八里山。

  英雄山之名,起源于毛主席追忆和缅怀革命烈士。

  1952年10月,毛主席来济南视察工作期间,在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陪同下,来到了四里山革命烈士陵园。他是专门来看望黄祖炎烈士的。黄祖炎,原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33年起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四年,担任秘书,毛主席同他的感情很深。1951年3月13日黄祖炎在参加一次土改工作会议时,被混入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杀害。

  毛主席在许世友陪同下首先来到黄祖炎的坟前,许世友告诉毛主席,四里山上埋着1000多名革命烈士,其中许多是济南战役时牺牲的。毛主席十分感慨地说:“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么多烈士埋在这里,四里山可真是英雄山啊。”从此,四里山又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英雄山。

  四里山正式更名是在1968年10月,这一年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竣工,同时更名的还有今天的英雄山路、原英雄山人民公社、英雄山大队和英雄山小学。自1970年以后,“老济南”们开始习惯称呼四里山为英雄山。

  ●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1948年10月15日,济南特别市政府组织各界代表商谈,决定在四里山、六里山之间修建烈士陵园。1949年4月12日又成立由张云逸、许世友、郭子化等21位同志组成的“山东省纪念革命烈士建筑委员会”,决定将革命烈士纪念塔修建在济南四里山,当年6月即请毛主席亲笔题词。

  纪念塔于1949年11月28日在四里山山顶奠基。后因财政困难以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公私合营等而暂停,其间开始修建烈士公墓,直到1968年10月,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工程竣工。

  1973年,济南市英雄山革命烈士公墓更名为“济南市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园内建有烈士墓区、毛泽东亲笔题词的革命烈士纪念塔、济南战役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群雕、毛泽东悼念烈士英雄亭、开国元勋题词碑等烈士纪念设施。

  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高34.32米,耸立于海拔106米的英雄山顶,塔身内部由钢筋水泥浇注,外部采用乳白色花岗岩石砌成。每块岩石全靠工人一锤一凿打磨平整,塔体每平方米平整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石缝间隙不超出5毫米,这在建筑技术中要求是很高的。塔顶嵌有两枚鲜艳夺目的红色五角星,是用12块朱红色花岗岩石雕刻而成的。塔身南北两面,毛主席亲笔题词“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镏金大字熠熠发光。据陵园资料显示:七个大字每字平均2.8平方米,刻字贴用黄金5.167两。塔身基座两层双面浮雕为红旗、菊花、荷花、万年青、向日葵图案。

上世纪80年代末的英雄山(郝蔚 摄)

  ●英雄山下的“大镜子”

  胜利广场门前,如今是英雄山风景区最热闹的地方。但40年前这里可是宁静得很,老百姓习惯称这一带叫“大镜子”。名称由何而来呢?那是1959年春天,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英雄山片区统一规划,沿四里山、马鞍山开辟了一条新路,东起今天的舜耕路,西至英雄山下,北拐连接经十一路、经十路,1982年更名为马鞍山路。

  当年在这条新建路的拐弯处,为了安全起见,公安部门安装了一面广角镜,这样来自两个方向的车辆错车时能相互看到。这种凸面的交通镜有些像“哈哈镜”,当年很稀罕,所以周围王家庄、邮电新村、信义庄、四里村、二七新村等地的老百姓给它起了个土名:大镜子。虽然名字土,但当年叫得却比马鞍山路还响:“走啊,去大镜子凉快凉快去。”

  当年“大镜子”往东路两边全是果园,路南是桃园,连接到马鞍山下果品仓库,就是现在的英雄山文化市场,东门往东到玉函路是核桃园和奶牛养育场。路北面是苹果园、梨园、樱桃园,果园北靠经十路,东接千佛山,面积比现在的植物园还要大很多。那时果园里春天桃花粉红,梨花雪白;金秋时节,苹果香飘万家。路两边还有郁郁葱葱的毛白杨和梧桐树,特别是梧桐树巍然屹立,遮天蔽日,夏天晒不着,小雨淋不着,英雄山下真是休闲娱乐的绝佳之地,用济南人的话说:“走啊,到英雄山兜兜风去。”

  此话一点不虚,有关部门早已慧眼定位,20年前就已经把这大片果园变成了华夏齐鲁文化城、医疗保健品城、新世界商城、黄金珠宝古玩城、济南园林花卉批发市场。此外,还建成了全市首条国家级特色商业街——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以及山东省最有名的古玩市场——英雄山文化市场。

  ●“来晚了”——特有的喊山号子

  英雄山是晨练的好地方,许多人黎明之前来到山前,一句“来晚了、来晚了”响亮的长腔在山谷中回荡。这句耳熟能详的济南老话,不知能勾起多少“老济南”的回忆,能把多少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带入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来晚了”,是英雄山上特有的一句喊山号子,从1964年到2015年,半个多世纪,几乎每天都有人从早五更喊到天大亮,山友们一呼百应,从山下一直喊到山顶,中间还伴随着似曾相识的笑声。如今,曾经喊山的人们都已经老了,喊山的习惯也已逐渐消失。不知现在的人们了解英雄山上喊“来晚了”是怎么形成的吗?

  那是1964年,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开始建设。400多名工人、农民来到四里山,这些跟着共产党“砸烂旧世界,翻身得解放”的穷苦人,他们最知道旧社会的苦难,最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革命烈士修建纪念塔,他们发自内心的赞成。

  当年参加纪念塔建设的工匠们,都是从各地挑选的名工匠:有国营建筑工程公司一工区第二施工队,有从平阴调来的“焦家五虎”家族石匠队,有从章丘相公庄、垛庄调来的“石匠之家”石匠队,还有从历城孙村调来的石匠队。在这些匠人中,有不少是参与过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北京著名建筑的能工巧匠。大伙在工作中早出晚归,义务加班加点。据当年负责垒砌纪念塔塔身的高德亮介绍:“每天天没亮,工人们就自觉来到工地开始干活,工作都认真负责,没有偷懒的。”大家熟悉了以后,早到的就调侃晚到的“来晚了、来晚了”,迟到的就跟着自嘲“来晚了、来晚了”,于是大伙便哄堂大笑。其实天还未亮,都是提前到的工地。时间长了,这句“来晚了”就成了建设者的口头禅。谁承想,这样一句带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理想主义色彩的口头语竟然传遍了英雄山,传遍了济南市,流传到后来的半个多世纪,至今还被那些“老济南”们所津津乐道。

  ●蝈蝈、画眉鸟叫响的市场春天

  英雄山风景区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环境,1985年至1995年间,这里曾经是全国最大的马路市场。市场东到马鞍山路,西到信义庄街口,南到英雄山下,北到经十路。那些年,经十一路两边、邮电新村西墙外的树林中,全是摆地摊的。英雄山市场不仅济南人来玩,天南海北的人来玩,甚至外国人也闻名而来。

  到了周末或节假日,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鞋帽衣衫、烟酒糖茶、柴米油盐、果蔬蛋奶、鸡鸭鱼肉、笔墨纸张、琴棋书画、瓷器古玩、红木家具、花草虫鱼等等,吃喝玩乐、百货百色,想啥有啥。

  40年前“大镜子”这么一个宁静清凉、消夏避暑的地方,能自发兴起一个火爆的马路市场,而且持续热闹多年,这与当年的社会背景分不开。1981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个体经营,到后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国有、集体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批企业职工离岗失业,解决再就业已是燃眉之急,怎么办?

  此时,英雄山下小蝈蝈、画眉鸟和京剧的先后出现功不可没,它直接为后来的英雄山地摊经济、文化市场、古玩市场等的“觉醒年代”起到了“开蒙”的大作用。可以说,英雄山文化市场、华夏齐鲁文化城、新世界商城就是从蝈帼、画眉鸟的叫声中引发的,是从京剧的委婉唱腔中兴盛的。可能多数年轻人已经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

  说来话长,英雄山周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光秃秃的,树木早已被日伪和国民党修神舍、修工事砍伐干净。现在山上的苍松翠柏,山下的郁郁葱葱,是1956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倡议后,济南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绿化种植的。

  在马鞍山路拐弯处西边,就是今天的“京剧大舞台”周围,这块三角地原是一片白杨林,林子中间有条弯曲的泄洪沟,沟两岸是桃树林,环境既宁静又干净,是济南少有的都市林区,也是人们上英雄山的必经之地。

  20世纪80年代初,不知从哪天开始,三角地泄洪沟沿上经常出现几个“闲人”,他们各自用木棍挑着几个用高粱秸扎的蝈蝈笼,悄悄向晨练的人们兜售蝈蝈,这是英雄山市场上最早的一批“买卖人”。周围村庄、西关杆石桥一带,担鸟笼、爱玩“虫”的老人们开始来树林里遛鸟、选蝈帼,多的时候林子里能挂100多个鸟笼,多数养的是画眉,也有黄雀、百灵、鹦鹉等,叫起来如“百鸟朝凤”,让爱鸟人流连忘返。树林中老年人越聚越多,那些早就开始倒卖古玩字画的人也慢慢汇聚到这里。

  ●京戏唱响英雄山下的市场

  大约1983年前后,三角地白杨林舒适的环境把国粹京剧引了过来,票友们开始在这里唱起了京剧。票友中,杆石桥头的马金梁名气最大,人称“戏篓子”,老人很瘦,80岁上下,能唱须生,反串青衣更精彩。还有拉胡琴的张大爷,因是瓦匠出身,人送外号“张甩子”,带着一幅金丝边眼镜。两位老人珠联璧合,成了英雄山前的一道靓丽风景,许多人听京剧就是奔着这二老来的。

  随着观众越来越多,那些再就业的工人们,开始在观众席外摆摊卖蔬菜、卖干鲜果品、卖日用小百货、卖企业的积压商品,后来又增加了茶鸡蛋、鲜豆浆、煎饼果子、胡辣汤,深受晨练者们欢迎。逛山听京剧,又顺便买回新鲜便宜的蔬菜,一举三得,何乐不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地摊市场雪球般越滚越大。

  此时,走南闯北跑码头的江湖艺人也跻身其中,今天的门球场地那时是杂技摞地,有表演“缩骨术”的、喷火的、“踩鸡蛋拉硬弓”的、练铁砂掌的、摔跤的,另外还有卖花、卖蛐蛐、卖鸽子的等都围了过来,观众看客们把这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1985年后政府采取临时措施,把马路集市迁到邮电新村西墙外的树林里,但不久就饱和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马鞍山路也成了地摊市场,其规模一度超过了段店大集和泺口大集,成为全国最大的马路市场。

英雄山文化市场是济南人“淘宝”的好去处。(资料照片,由英雄山文化市场提供)

  有人或问,蝈蝈、画眉、京剧有那么大的作用吗?许许多多“老济南”会告诉你:确实有这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蝈蝈、画眉的叫声和京剧优美的唱腔引来大批观众,谁会设想在革命烈士陵园如此肃穆宁静的地方,开发如此大的商业市场中心呢?

  在各种因素的促使下,1992年5月开始这里建设起正规化的商品市场,先后有英雄山文化市场、华夏齐鲁文化城、新世界商城、黄金珠宝古玩城、英雄山人防商城、马鞍山银座商城等拔地而起。

  ●英雄山风景区的文化广场

  党和政府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当然忘不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广场满足了居民对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需要。英雄山脚下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广场挺多,比较典型的有:

  英雄广场:当年是英雄山景区唯一的广场。广场最初是沥青铺地,清明节前后每天都有大量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来此扫墓。广场现在改为绿色花园式广场了,原来的影壁处建起了一组歌颂先烈英勇战斗的浮雕,后坡上竖起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方型美术字。

  利民广场:过去这地方是一片半原生态的杂木林,广场北部的两块“双拥模范城”场地,过去是两个水泥底沙坑,原是日本人1939年建的“济南神舍”遗址,每年夏天雨后都能存下一米多深的水,是信义庄、四里村孩子们的游泳池。

  胜利广场:这里自革命烈士纪念塔竣工后基本保持原样,有与纪念塔遥相辉映的胜利铜像雕塑。雕塑于1989年9月24日落成,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暨济南战役胜利41周年新建。雕塑整体高10米,其中黑色大理石底座高3.8米,主体雕像高6.2米,为一身披戎装,立马驰骋,振臂举枪,欢庆胜利的解放军战士。

  赤霞广场:1998年9月,在英雄山西麓修建了赤霞广场,广场上竖立着毛主席全身石刻塑像。这尊伟人塑像高12.26米,是济南市最大的一尊毛主席塑像,是赤霞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赤霞广场北面是岳母刺字雕塑和留春园,东面是五里山,山顶有“赤霞阁”,山上幽静清新,常能看到野兔、山鸡、喜鹊、斑鸠等。

  济南自古就是一个多园林城市,但像英雄山这样集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风景区、文化市场、美食广场、人防地下商城、休闲广场等多位于一体的园林景区着实罕见。如果问人民生活福祉如何,君来英雄山看一眼群众舞蹈吧,看一眼悠闲的大叔大妈吧。他们脸上的微笑才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不正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吗?这不正是让烈士们可以含笑九泉的吗?正是:

  最美不过英雄山,泉城军民血肉连。

  旌旗迎风红烈烈,松柏长绿天蓝蓝。

  (济南时报·新黄河 作者:黄鸿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童童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