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晖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规划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它既是做好今后工作的方向指引,更蕴含着对未来的诸多期许。读懂了规划,自然也就更容易读懂这座城市的发展蓝图。
日前,济南各区县党代会报告密集公布,其中,各区县对未来的规划以及一众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令人印象深刻。视线延展,去年以来,在《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的大背景下,《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济南市“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一批事关城市发展的专项规划渐次出台,这座城市在相应领域的发展目标、有力举措随之一并出炉。
梳理这些专项规划,“济南雄心”清晰可见。“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两个万亿级产业高地,有效支撑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级,形成‘2+ 1’三个万亿级产业发展体系”“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000家”“前瞻布局量子信息、区块链等7个未来产业,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这些专项规划中所提出的众多高远目标、积极举措,将在不久的将来共同绘出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上行线”。
创新为轴驱动发展 工业强市再启新篇
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济南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词。近年来,这座城市的“创新之策”遍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屡屡赢取新成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围绕科技创新着墨颇多的同时,济南还推出了“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这一专项规划,谋篇进一步提升这座城市的科创能级。
到2025年,济南科技创新发展实现质的提升,“科创济南”基本建成,进入国家引领型创新型城市行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熟读《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展目标可谓立志高远。在这一宏伟目标之下,一系列细分目标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例,上述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要达到8000家。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济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刚超过4000家,想要实现上述目标,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但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越多,这座城市的“创新动能”也就越多。这一目标得以设置的背后,事不畏难、致力科创的“济南选择”令人倍感振奋。
2020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策部署。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对济南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以2020年为例,当年,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2%,位居全省和全国主要城市首位,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44.2%,堪称济南晋级“GDP万亿级俱乐部”的“最大功臣”。展望未来,工业经济仍然是济南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此前,《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已正式出台,这一专项规划也可谓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打造“智造济南”的行动指南。
这一“行动指南”中不只提出了“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两个万亿级产业高地,有效支撑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级,形成‘2+1’三个万亿级产业发展体系”等发展目标,更围绕实现目标提出了“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工智能等21个产业链群”“前瞻布局量子信息、区块链等7个未来产业,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加快推进高端化工、绿色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高端五金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等举措。这一项项举措的推进,将助力开启“十四五”时期“工业强市”建设的新篇章。
做好“数字”文章 谋篇“数字赋能”
在观察者看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城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从这个维度思考,也就不难理解《济南市“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济南市“十四五”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规划》这两个均以“数字”为关键词的专项规划先后出台的意义。
不久前,《济南市“十四五”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这一专项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济南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超过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将突破8000亿元,并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建成国内数字产业化发展核心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城市数字化建设引领区,在软件信息服务、信息技术装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成为全国示范高地,建成黄河流域信息枢纽中心城市和中国智慧名城,可谓绘就了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济南蓝图”。同时,这一专项规划还以“壮优”“强基”“育新”“促聚”为关键词,提出了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济南之策”。例如,在“促聚”方面,将加快中国算谷、软件名园、大数据产业基地等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数字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视线进一步延展,如今,无论是在科技界、企业界还是在城市发展领域,“数字化”都已成为一个热词。数字城市建设大有可为,在这一背景下,在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谋篇数字泉城建设也成为济南的一项重要行动。此前,《济南市“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已正式出台。“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打造统一政务区块链平台”“提升数据创新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建成集大数据硬件、重点行业大数据、大数据支撑服务于一体的数据生态体系”……从规划看未来,济南正致力于通过这一系列有力举措,着力打造基础完善的全国区域性数据中心城市、创新高效的数字政府样板城市、便捷惠民的数字社会示范城市、共建共享的数字生态创新城市、自主可控的数字安全领先城市,为城市加快高质量发展装上“数字化之翼”。
让“数字”赋能产业升级、赋能城市建设、赋能民生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做好“数字化”文章,济南未来可期。
助民营经济振翅腾飞 促金融业发展开新局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2020年为例,民营经济为济南贡献了全市36%的GDP、46%的税收收入、60%的技术创新成果、63%的进出口额、90%的城镇就业,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济南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也可谓不遗余力,在省会城市中率先组建了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作为济南首个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济南市“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更是应运而生。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5100亿元,民营市场主体实现营业收入达到3万亿元,5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民营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500家。并且,提出将围绕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主体培育、产业升级、创新引领、人才强企、融资促进、环境优化等六项行动。在观察者看来,这六项行动的实施可谓精准匹配了民营经济发展所需,例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但又难以解决的难题,而在实施融资促进行动的进程中,济南明确提出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完善直接融资支持机制等举措,助力民企渡过“融资难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并且,“十四五”时期正是济南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推动省会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期。对济南而言,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是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强省会的应有之义。为此,济南出台了《济南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把济南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科创金融发展高地、金融数字化转型高地”“力争到2025年末,济南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6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4万亿元、3.3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到85家左右”等发展目标,且围绕实现这些目标作出了细致谋划。例如,明确提出将以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牵引,围绕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科创金融服务这一主线,提升科创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结合产业特点开展金融创新,高效服务“五个济南”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这些举措的加快实施,将有力开启金融业发展的新局面,使强省会建设进程中的“金融动能”越来越强劲。
《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济南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在济南,类似的专项规划还有很多。在观察者看来,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专项规划中设置的众多高远目标、提出的一批有力举措,将为这座城市绘出一条更昂扬的发展“上行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