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玮 济南报道
“以前找律师要出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法律服务;以前学法要去书店,现在到网格找普法员、到社区找法律顾问就能学到知识,可供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近日,建筑新村街道居民马女士感慨地说道。方便、快捷、高效、精准,成为历下区建新街道居民对网格化普法工作的最大感受。
作为历下区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的首个试点地区,今年以来,历下区建新司法所进一步提升社区网格法治化服务能力,推动法律服务嵌入到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中,利用“小网格”撬动司法“大能量”,让“社区网格全覆盖、法律资源共分享、全时服务无盲区”模式日益成为现实。
法律宣传进网格 延伸触角到每位住户
“今年3月,我们司法所便开展了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工作。”历下区建新司法所所长张梅瑞告诉记者,司法所第一时间召开法律服务赋能网格工作对接会,研究制定《法律服务赋能网格工作方案》,细化工作配档表和服务事项清单。
记者注意到,每份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配档表中都明确记录了所属网格、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以及法律工作者的联系方式,实现“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矛盾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的顺利开展。
慢慢地,建新司法所将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网格、每一栋楼宇和每一位住户,构建起“一张网、全覆盖、无缝隙、零距离”的网格化普法宣传新格局,掀起法律宣传热潮。
目前,建新司法所已经开展7场普法讲座,5场户外宣传活动,2000余人受到教育,接受居民咨询120余次,居民自觉守法、依法维权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法律顾问“零距离” “问诊式”咨询服务
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历下区建新司法所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进驻网格的专业优势,为网格员当好“法律参谋助手”。
历下区建新街道解放路社区结合“一村一法律顾问”“律师进网格”等活动,开展进网格驻点服务,与社区工作者合力为网格疑难复杂纠纷化解提供法律意见建议,实现服务“零距离”“全天候”。
“平时居民在日常中碰到需要线下咨询的,都可以直接过来社区或服务所,也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随时进行线上沟通,或者有需要处理纠纷的提前约定时间面谈。”建新法律服务所法律顾问王新介绍,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问诊式”服务。
“我自己印象比较深刻就是在华强北有几位工人聚集,索要之前被拖欠的工程款。遭到工地负责人拒绝后,双方情绪激动发生纠纷。”王新说,知道情况后就去到现场,经过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反复劝解,引导工人合法理性讨薪,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网格员化身“多面手” 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身着蓝领衫、臂缠红袖章,穿梭在历下区大大小小的街巷中,网格员们化身“多面手”,用脚步丈量着社区,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7月份的时候,沿街商铺一楼包子客漏水,将居民地下室的被褥、酒、茶都给泡了,价值大概在一两万,后来我叫来法律顾问王新,让她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调解。”据建筑新村街道解放路社区网格员王丛丛介绍,后来又叫来装修队经理,三方一起进行协商,最终矛盾三方都作出让步,地下室内可以再使用的酒跟茶居民选择忽略不计,包子客店主与装修队经理一人拿出2000元赔偿给居民,纠纷事件顺利得到解决。
“像拖欠工资、房屋漏水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在我们法律调解服务范围之内。”王丛丛说,平时大家嘴勤多问、腿勤多跑、眼勤多察,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掌握社区第一手信息,让居民将棘手的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司法服务“送上门”,以“司法之力”助力“社会之治”。这些事件矛盾纠纷的顺利化解,彰显了司法与网格融合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强大作用。
“下一步,历下区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不断完善‘网格+普法’‘网格+调解’等模式,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历下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相国表示,历下区将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有高度。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