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为弘扬雷锋精神,济南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宣传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和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三献”知识。在现场,有许多志愿者和爱心市民纷纷前来献血,其中一些志愿者已坚持无偿献血20余年。
刘英霞从1998年开始献血,到今年已是第25年走进采血车。2010年,在得知有一名白血病患者与她的造血干细胞配型初筛相合时,她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当时,她的儿子只有1岁多,还在哭着喊着要妈妈喂奶,但为了能够保证捐献,这位年轻的母亲放弃了哺乳。她的这一举动,拯救了一名当时情况危急的白血病患者。如今,那名患者已经恢复健康,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看着当初的病人如今过上了幸福安慰的生活,刘英霞也感到十分欣慰,她说,400毫升的血液对她来讲可能不算什么,但是用在临床上却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甚至抢救回一条生命,这也是她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志愿者张鹏从19岁就开始了自己的献血生涯,至今已坚持了20多年,累计献血61次,总献血量相当于2.38万毫升。张鹏说,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从小他在心里也有一个“救死扶伤”的梦想,虽然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但他一直在寻找其他方式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对他而言,献血是一种“能救人于生死”的事业,“血液是可以再生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20年来,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信念,张鹏把这项事业坚持下去、扩展开来,不仅自己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他还组织了50余次志愿者团体献血,共有600多人次参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们积极献血,鼓励村民采样加入造血干细胞库。“雷锋同志都能做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从血管里面抽一点儿可再生的血液,去献给大家、挽救生命,这样的事情这不是更有意义吗?”
截至目前,济南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突破2万人,实现13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人数也在不断攀升。(通讯员 刘颖超 徐雨梦)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济阳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以其铿锵有力的节奏,变化繁多的套路,粗犷豪放的动作,恢宏磅礴的气势和极具表演力的民间艺术手法,声震全国,享誉海外。鼓子秧歌雏形于夏商,完善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分“快板”“慢板”等流派,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秧歌套路上百[详细]
《诗经》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隋书》云:瞻榆束耒,望杏开田。当惊蛰时分春回大地,人们结伴同行踏青抒怀,祈盼这一年好光景。3月6日傍晚,抬头仰望,一步一诗,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在新晋网红景点——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超然楼广场前,“文艺点亮泉城”超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