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漫步在夜色下的泉城,济南水文文化工程之水文监测塔,在泉城夜幕中愈发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它们置身于万家灯火的喧嚣繁华中,屹立于湍流不息的河道走廊,显著的标语与闪烁的灯光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发生在这一座城背后的一段段历史故事……
近年来,济南市水文中心以打造水文科普教育基地为抓手,结合地域特色,大力推进水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提升水文文化传播能力,致力于打造集情系水文、开放包容、持续提升、勇于创新为一体的济南水文文化建设新体系。
加强水文品牌建设 推进设施与文化融合
水文设施是水文文化的传播载体,水文文化是水文设施的内在灵魂。济南市水文中心充分挖掘水文设施在水文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自2021年,全面启动城市水文防洪监测系统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城市水文文化建设作为该项目内容之一,主要是在城区内对洪家楼、北全福庄、柳云社区等16处水文监测塔进行数字亮化。打造泉城广场、孟家水库、曲水亭街水文站等地标工程,在百花洲公园建设1处水文主题广场,实现济南水文特色文化与水文设施建设同步展示。创新打造的济南水文监测设施文化赋能矩阵成功入选第二届水文设施与水文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这是水文文化与水文设施融合共生的结果,成为独具魅力的济南水文文化IP,更加凸显水文文化与城市共生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融入城市水文元素 保护泉水生态文化
济南市水文中心深入打造城市水文品牌,强力推进城市水文站点建设,以优美的造型和独特个性,与当地城市性格、本土文化浑然交融,成为城市里特有的风景。泉水是济南城市之根,文化之魂。济南市水文中心聚焦泉城人民需求,以“节水保泉”和“城市水生态”为发力点,将泉水文化内涵与城市水文服务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泉水位监测。目前,建有趵突泉观澜桥、黑虎泉白石桥、珍珠泉曲水亭、五龙潭月牙泉等11处独具特色的景观式泉水监测站,已成为泉水文化建设的新载体。随着监测手段不断更新,泉群水位已全部实现自动化监测,实时为泉群“把脉问诊”。泉水竞相奔涌绽放,向泉城人民展现一幅灵秀俱佳的水墨画卷。
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展示水文特色文化
成功创建1家国家水情教育基地,1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其中,联合省水文中心打造的山东省水文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泉城水文数字化展厅、莱芜水文科普展厅分别进入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行列。三大科普基地包含丰富的水文文化内容,更好地展现了水文服务于水生态文明城市、美丽河湖建设、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极大地拓展了水文文化的展示空间,成为社会各界体验和传承水文文化的绝佳途径。结合水文文化和地域特色,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文化作品,制作三大基地科普视频,提高水文科学传播能力,提升公众对水文科学的认知水平,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强遗产资源保护 传承水文历史文化
济南水文历史底蕴充盈。作为历史与文脉“活化石”的百年老站——黄台桥水文站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该站始建于1916年,是小清河济南城区总把口站,国家名录基本水文站,在城市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管理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重新改建黄台桥水文站,打造成集展览馆、数字化监测平台、流量在线、水质水生态在线、会商系统等八部分组成的现代化水文站。展馆内运用模型、图文、实物、历史影像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百年水文站的历史脉络,直观呈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精心打造之中演绎出一代代水文人在百年风雨征程中锻造出的水文精神,在继往开来中讲述着新时代的水文故事。
昂扬的精神、向上的品格、十足的自信成为济南水文人优秀品质的标志,让济南水文在这座城市里由内而外构筑起强大的“气场”。济南市水文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侯恩光表示,“站在新的起点,济南水文将以‘创新、进取、实干、领先’文化理念引领水文文化品牌影响力,通过深度挖掘水文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水文工程设施与文化深度融合,搭建水文文化交流桥梁,更加精准生动传播济南水文声音。”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