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昨天(5月9日)下午,王蒙来到山东大学,在知新楼报告厅作了一场以“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生命力”为主题的讲座。讲座过程中,王蒙以传统文化为起点,勾连古今中外,风趣机敏,金句频出,收获了学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妙语连珠阐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多数读者对王蒙的印象是他的两个代表作,即1956年发表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1979年首次正式出版的小说《青春万岁》。2023年是王蒙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周年,这一年,他出版了《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61卷。怀揣着对一名优秀前辈作家的敬仰和尊重,昨天下午,王蒙在山东大学的讲座开始之前一小时,已经有诸多师生在报告厅等候。
下午3时,王蒙准时来到报告厅,引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虽然已经鲐背之年,王蒙讲起话来仍然中气十足,思维条理。讲座以“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生命力”为主题,王蒙以传统文化为起点,系统阐述了传统文化的此岸性、积极性、实践性三个特性,以及尚德、尚一、尚化的三个特点。
谈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时,王蒙表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于历史遗产,如长城、兵马俑、历史文化名城、三星堆等等。不过,传统文化也不仅仅是历史的纪念与光辉的瞻仰,也活在人民、生活、乡土、语言、言语、风习和灵魂中,比如敬畏天地、慎终追远、讲究孝悌礼义、重视教育等行为活动。传统文化不仅具有连续性,并且富有创造性和包容性,这增益了中华文明的活力和选择空间,增益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王蒙还用大家熟悉的中国寓言故事阐释应该如何理解传统文化,比如愚公移山。他说,曾经看到有人这样解读这个成语故事,说是统计出太行山、王屋山的体积,然后根据愚公一家人的劳动能力,具体计算出需要花费上亿年才能完全移走这两座山。王蒙不认可这种解读方式,“愚公移山不是一项严密计算的土木工程,而是体现了只要认准一件事就要不计代价坚持做下去的精神。”王蒙说,这才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养分。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王蒙妙语频出,他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的理论如数家珍,更是勾连了西方哲学家黑格尔、伏尔泰等与中国哲学的思维碰撞,贡献出一个个对观众有所启发的观点。无论是君子的人文精神还是中庸的辩证精神,王蒙都有独特的讲解。这场讲座让现场师生见识了“人民艺术家”的博学和风采。
“既是王博士,也是王大队”
让王蒙与现场师生互动更多、更紧密的则是关于文学的探讨。山东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陈露深情回忆起多年前在新疆师范大学聆听过王蒙演讲的经历,在她的记忆中,王蒙还可以用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进行交流。
这引发了王蒙对生活在新疆的那段经历的回忆。他说,那是1963年的秋天,当时他已经分配到首都师范大学当老师,不过比起当老师来,他更想全心全意当一名作家,“只想写小说”。另外,王蒙还深受“知识分子应该经风雨、见世面”的影响,一心想要离开没有离开过的北京,真正投身到人民中去。这时,有新疆、甘肃、江西三个地方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我在十分钟内就选择了新疆,当时就觉得越远越好。”王蒙风趣地说,这件事情给了他一个很好的人生经验,那就是大事十分钟就可以决定,至于买什么品牌的手表却两年也决定不了。
王蒙在新疆生活了十六年,创作了《这边风景》《在伊犁》等以新疆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时隔半个世纪,王蒙依然流利地说出了他当时的任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巴彦岱红旗人民公社第二大队副大队长。”
王蒙说,他正式接受教育的学历是高中一年级上了半学期,后来因为文学创作成就获得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博士学位,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日本樱美林大学博士学位。他开玩笑地说,“我既是王博士,也是王大队!”
寄语年轻人:世界越是机械化,越应该拥有独立的头脑和灵魂
一名21岁的大学生与王蒙交流,说如今他正是王蒙写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年纪,却感觉世界高度机械化。对此,王蒙的态度非常乐观,他说,火车的发明也曾经引起很大争议。但人不是机械,“世界越是机械化,我们越是应该拥有独立的头脑和灵魂。”王蒙说,我们不必因为世界的发展而痛恨机械,对此他并没有深刻的忧患,而是继续期待着社会会进步,生活会快乐,幸福会增加。
他还劝勉年轻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也会继续学习。
交流中,现场师生深刻感受到王蒙对文学、对文化的赤诚热爱。犹如他在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的一句发言:“我愿意对文学说一句什么话呢?我爱这个世界,我写出来的一切都是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情书。”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