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智慧社区、智慧物业、智慧平台……近年来,济南市各区县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新路径,从精细管理、多方发力、民生导向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东关街道智慧防汛平台。
筑牢“智慧防汛”屏障
发挥科技化优势
为进一步激活城市基层治理活力,历下区东关街道从“小”处着手,从“实”处发力,坚持“党建引领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共商共治在一线、特色服务在一线”,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方向。
每月26日是项目经理“接待日”,在这一天,东关街道会组织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主动靠前解决小区业主诉求。针对居民反映的长南、东仓在汛期容易发生内涝的问题,街道迅速响应,结合辖区地势特点,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各项防御措施,切实筑牢“安全堤”、打好“主动仗”。在强化监测预警和险情处置方面,街道尤其注重发挥技防作用和专业优势,加强安全巡查与值班值守,全力提升防汛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技术手段全时监控,把牢防汛前端关口。水文监测预报是汛期防御的“尖兵”和“耳目”,街道充分运用高清摄像头、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终端等智能设备,对历山路与花园路交叉口、黄台南路和山大路交叉口等易积水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坚决把牢防汛抗涝前端关口。
整合资源联合预警,减少汛期灾害损失。依托综合治理电子监测与值班值守功能,东关街道创新实施“系统报警+实时叫应”双保险、双回路的调度布防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现险情第一时间预报,最大限度减少汛期灾害损失。
上下贯通严防死守,高效发出汛期预警。严格汛期领导带班制度,特殊天气主要负责同志主动靠前指挥,确保一旦遇到险情,能够及时高效应对处置。要求各网格员、楼长在发生险情后,及时通过电话、视频、大喇叭、敲门等方式向居民发出预警,切实解决预警叫应落地“最后一米”问题。
雨声就是哨声,防汛就是责任。下一步,东关街道将继续为防汛工作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用科技为居民撑起“保护伞”。
济阳区居民正在使用智慧门禁。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赋能数字化转型
近日,家住济阳区济北街道新元社区禧福凤凰城三期的居民惊喜地发现自家小区“刷脸”就能进出,“智慧门禁太方便了,不用钥匙、不用刷卡,一刷脸,小区门就自动打开了。”
近年来,济阳区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物业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智慧社区”,走出一条从“传统管理型社区”向“数字服务型社区”转变之路,呈现出满满的“智慧范儿”。作为济阳智慧社区试点之一,济北街道新元社区禧福凤凰城三期采用了天翼智慧社区平台,该平台由居民移动端、物业服务端、政府监管端3个交互端组成。
居民移动端具备智慧门禁、访客授权、在线报修、物业缴费等功能,借助数字赋能,可实现“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物业服务端具备物业服务、视频监控、智能监测等功能,可对电动车充电车棚进行实时监控、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高清捕捉、对水域入侵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发布警告信息,助力突发事件预防与追溯,切实提升物业服务的“质”与“效”。
如今,在社区通过智慧大屏,不仅可以了解小区基本信息及对外展示,同时也能对物业处理居民报事报修情况进行监督,甚至还可以通过AI智能监控,对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进行监控或关注,警告信息可及时推送至社区网格员手机,便于社区快速掌握一手事件情况。
此外,新元社区还借助红色物业深耕社区治理深度、利用数字赋能提升物业服务覆盖精度,在创新发展和柔性发展中,不断校准社区治理中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的坐标,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构建和谐社区。
据悉,今年该社区获评“泉城红色物业”星级社区、长田物业获评“泉城红色物业”星级企业、禧福凤凰城小区获评“泉城红色物业”星级小区,实现了“政、业、物”三方互动发展、良性促进。
下一步,济阳区将“由点及面”,继续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智慧社区安全防范体系,提高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努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
医护人员到老人家中检查身体情况。(李冬阳 摄)
探索“智慧养老”模式
提质智能化服务
“年纪大了就怕突然有个什么事,照顾不了自己,孩子们也赶不回来,一个人住每天都担惊受怕。”一早醒来,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独居老人刘女士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儿女又不在身旁。
情急之下,刘女士用街道安装的智能呼叫系统联系了工作人员。没过多久,工作人员来到家里,将刘女士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所幸身体并无大碍,刘女士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多亏安装了这个呼叫系统,有了这高科技,心里踏实多了。”
该街道辖区老旧开放式小区居多,60岁以上老年人多达6919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788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街道全面探索以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为主的嵌入式智慧养老新模式。
紧急响应,探索联络中的智慧养老。街道建立独居空巢老年人关爱探访机制。为社区8户空巢老人免费安装智能报警设备,包括智能摄像头、手动报警器、烟雾探测器、人体活动探测器。社区中心接警平台接收用户报警后,系统平台自动启动视频联动,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查看报警老人家中现场情况。在平台接警的同时,社区网格员和老人家属会收到短信以及电话提醒,保障空巢老人居家安全。
便捷就餐,推广舌尖上的智慧养老。2023年8月,该街道长者食堂正式开餐。考虑到老年人“支付难”的问题,街道坚持“普惠+优待”,通过人脸识别等智慧手段“秒享”“个人消费+政府补贴”优惠就餐。居民办理助餐补助信息登记,得到后台信息认证后,无需填表、无需身份证等任何证明,只需简单刷脸,就可以在全市任何一个助餐点就餐,享受政府限价套餐基础上的再优惠。
精细管理,实现动态化的智慧养老。该街道依托智慧化网格服务平台,以网格为单位定期走访,动态更新辖区老龄人口信息,实时链接642处遍布楼院、道路的360度视频监控,对辖区进行即时性、全时空、全要素监测,更快地识别、预防风险,有力提升街道平安建设和养老护老服务水平。
一直以来,南村街道以“智”促“治”,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借助智慧化手段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获评济南市首批示范型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荣誉称号。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探索“系统+服务+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让辖区老年人享受贴心服务,切实把“暖心”又“暖胃”的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商河县白桥镇利用大数据开展视频连线。(张群 摄)
搭建“智慧服务”平台
加码数据化管理
“蒜薹采收结束后,要注意给大蒜绿叶喷施肥料,保证叶片充足养分供应,使叶片更长时间进行光合作用,为大蒜提供养分,如使用钾肥和尿素水溶液进行喷施……”在商河县白桥镇三董新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蒜种植管理培训在村委会办公室举行,来自附近村的100多名大蒜种植户参加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培训会。说是“别开生面”,是因为这场技术培训会没有培训讲师,全程通过该村设置的大数据为民服务平台视频联系功能开展讲座。
“若是以前,邀请县里专家来讲课,不仅要看专家的时间,而且路途较远,来回接送也不安全;现在好了,自从村里有了大数据为民服务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平台预约专家,专家利用中午或者晚上时间就能通过平台给我们讲课。”三董新村负责人董东海说。
董东海所说的大数据为民服务平台是白桥镇政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专门委托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集成化服务平台。平台通过和卫生健康、社会保险、农业服务、信访司法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将相关的服务资源整合到数字化平台里,群众若有相关服务需求,可直接到村委会办公室登记需求信息,村干部将群众需求信息录入到为民服务平台,平台直接将信息转达到相关部门,这样服务部门接到信息后,就可安排时间通过平台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群众不用出村就能办理一些业务,省时又省力。
“不仅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像村里的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等,我们也可以通过平台对接相关部门,从而为群众提供服务,矛盾在村里就可以得到化解,村庄的发展环境更加稳定了。”董东海说。
东董村的董大爷有两个儿子,原本以为可以颐养天年的他,最近却遇到了烦心事儿。两个儿子因为赡养老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村干部在得知董大爷的情况后,通过大数据服务平台对接了镇司法所,司法所为董大爷联系了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律师。律师通过为民服务平台的视频连线功能,为董大爷及其两个儿子进行了调解,律师不仅为他们普及了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且还用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为董大爷的两个儿子讲道理。经过律师的调解,董大爷的两个儿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握手言和,一致表示将尽自己最大努力赡养好老人。
除了线上服务外,大数据为民服务平台还会将已登记的群众诉求事项通过屏幕进行滚动显示,哪些已办结、哪些未办结一目了然。“这样更加方便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进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今年以来,大数据为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免费义诊2次、送药服务36次、提供法律服务14次,真正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济南日报 记者:张素芬 郝倩 李冬阳 张群 通讯员:李福英 蒋民明 朱超 王雨露 闫家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