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博物馆

2015-03-27 17:19:00 来源: 百度百科 作者:

  龙山文化博物馆位于济南市章丘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名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是山东首座史前遗址博物馆。2012年10月下旬,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启动,更名为龙山文化博物馆。[1]2013年9月10日,龙山文化博物馆试开馆运行,10月正式运营。  1

  基本介绍

  1928年春,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出土大量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陶器以泥质加沙黑陶为主,有鼎、鬲、豆、瓮、盆、杯等,特别是黑陶,质地坚硬,薄如蛋壳,造型精美,可谓该文化的代表。因地处龙山镇,并完全不同于以彩陶、红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便定名为“龙山文化”。

  1994年,济南、章丘共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为全国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仿照原始社会土城之建筑风格。

  2012年10月下旬,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启动,更名为龙山文化博物馆。改造后的展陈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展品也以实物展示为主增加到八处微缩景观复原,参观者能更加直观的了解龙山文化生产和生活景象。此外,博物馆还新增了参观者休息区、学术报告厅等。

  馆藏情况目前博物馆内共有展品300余件,其中80%是陶器。器型以鬹和鬼脸式腿的鼎最为常见,最突出的是黑色、薄而光亮的蛋壳陶,胎薄仅0.1~0.2厘米,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赞誉。其中镇馆之宝有:石盘与石棒石盘与石棒西河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出土,盘长86厘米,宽43厘米,最厚处17厘米;棒长58厘米,直径10厘米。为迄今我省发现的西河(后李)文化时期最大最完整的一件。红陶鬶红陶鬶属龙山文化。通高30.5厘米,流高5厘米。口部呈椭园形,有小子口,口沿下有四条弦纹,弦纹下鬶中部两侧各有一盲鼻。有三只乳状袋足,整体造型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是远古东夷族少昊氏鸟图腾崇拜的再现。香熏炉香熏炉通体光滑,腹部有两条线状弦纹,紧靠下弦纹凸起一圈线状弦纹,断面作半圆形,最为独特的是其肩部平行分布一圈小孔,残存16个。残存一对足,两单足间隔1厘米相对成半圆状,合成一足。其出土发现,将熏炉历史推前1500年,为目前中国最早。蛋壳黑陶杯(仿制)蛋壳黑陶杯(仿制)高20厘米,重量不足50克,“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被史学界称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的最佳制作”。城子崖遗址出土一件,因破碎严重,已很难修复。至今仿造,也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艺技术课题。同时,为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展厅介绍

  博物馆改造提升后的展陈面积将达到3000平方米,从博物馆的正门穿越时光隧道,依次进入“序厅”、“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结束语”等6个展厅。内部展陈时间跨度约6000余年,龙山文化按时间顺序一览无余。序厅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幅“龙山魂”浮雕,总长10米、高3米,注入龙山文化时期的重要元素,如城市、邦国、祭祀、礼仪、图腾、农事及生活场景等,栩栩如生。[4]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离开序言展厅向左走,就来到“龙山破晓——— 西河、小荆山遗址”展厅。西河遗址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约8500年,曾发现这一时期最好的房屋居住遗址,被评为199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半景微缩景观“小荆山环壕聚落”是依据章丘小荆山遗址平面还原当时村落原型制成,该遗址的聚落利用天然河道和人工壕沟形成一个封闭环境,保存相对完整。展厅的另一侧,陈列着众多出土的西河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既有陶盆又有圈足碗,还有大小不一的陶釜。展厅中还有展示当时先民生产与制作黑陶场景及居住房屋的模型。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玻璃通天柜展示藏品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墙是目前我国最早发现的版筑城墙,为研究城垣建筑史提供了科学、形象的珍贵资料。展厅中正在夯筑城墙的人物造型。相邻的一间展室中,从地板一直通到天花板的3组玻璃展柜非常独特,里面陈放的多件文物高低错落摆放,透过玻璃可以清楚看到每件文物的细部特征。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自龙山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分别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通称之为龙山时代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如在山东地区,除城子崖龙山城址之外,还有日照尧王城遗址,寿光边线王城址,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座城址,临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则发现有淮阳平粮台城址、鹿邑栾台遗址、登封王城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 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龙山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篇我市历史文化悠久,9000年前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典型文化,龙山文化自1928年发现以来,至今已经86周年。因首次发现于我市龙山街道办事处而得名,龙山文化的首次发现打破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误,开启了中华文明史探索的新历程。龙山文化的发现,找到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远古文化,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市域次中心”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成立领导机构,编制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龙山文化资源,实施了龙山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规划实施龙山文化遗址公园项目,使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城郊农业发展、市民休闲体验有机结合,为龙山文化的永续保护、研究与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龙山文化博物馆为山东省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是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龙山文化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展示区之一。龙山文化博物馆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历时一年,总投资约1500万元。博物馆展览面积从原来的1000平方米增加到3000平方米,新馆展出的文物也由过去的180件增加到373件,其中包括生活饮食类的陶碗、陶釜、陶鼎等221件,生产工具类的石铲、石斧、石钺等17件。改造提升后的龙山文化博物馆增加了展示文物数量并优化文物配置,改进展陈方式,用更为科学的展示方式、更为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传播龙山文化知识,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鉴赏需求。

  龙山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1994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现代博物馆展陈理念和展陈手段的快速发展,广大社会公众对展览展示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现有陈列在当年广获赞誉的同时,也面临着更新提升的迫切要求。为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龙头品牌作用,面向社会展示文明窗口形象,提升服务水平,2012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对原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进行加固、内外装修并重新进行陈列布展。先后经过项目论证、陈列大纲编写、公开招标及内部展陈布展等工作。整个工程由江苏爱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施工。2012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期间,完成了对原馆的拆除、外围土石方的清运及绿化、馆体结构的加固,馆体房顶防水,中天井钢结构施工,内部展陈场景制作安装及文物修复布展等工作,历时一年,顺利完成了改造提升工程,2013年10月9日正式对外免费开馆运行,日接待游客近500人。

  在龙山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中,采用了科学先进的陈列设计理念及建筑材料,配置了高科技展陈设施设备,在展陈设施设备、材料、工艺运用方面,充分尊重文物标本安全和人的安全,符合经济、高效、实用、环保要求。同时,还增加了展示文物数量,优化了展示文物的配置,改进了展柜展陈方式,用更加优秀的展示方式、更加科学的展示手段,传达更多信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鉴赏需求,深化多元体验,给观众带来更多更新的精神文化享受。

  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龙山文化”主题,重点对全国的龙山文化类型进行了展出。展陈内容包括“时光隧道、序言展厅、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及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学术研究及现代黑陶艺术等。展出类别有西河古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至汉代的文物。其中生活饮食类的陶碗、陶釜、陶鼎等共221件,生产工具类的石铲、石斧、石钺等17件。还有部分从省考古所借展及馆内工作人员征集的文物。

  形式新颖,突出互动。整个展陈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图片文物展览形式,通过文物陈列、展览版面、历史场景、大幅油画、雕塑、投影仪、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展览形式,配以多媒体互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营造了历史时空交错的氛围,烘托静置展柜中的遗迹、文物,动静结合,给人视觉冲击力增大,突出了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另外,在全国首次使用通天柜展示文物的方式,成为体现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亮点展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完全自由的审美观赏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展示档次,提升了展陈水平和参观效果,

  巧用空间,虚实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空间,采用场景与半景画相结合,写意自然景象。增加了小荆山场景、西河遗址、城子崖古国、制陶场景、筑城场景、龙山大墓复原、城子崖二次发掘现场展示、东平陵城熔铁炉等复原场景,完善了馆内主题雕塑(龙山魂),营造了历史氛围与现场感,打造出了极具艺术感的展览空间。

  我市将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展览水平要求,做好文物的“收藏、展示、研究”工作,打造好“龙山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过路吸引人、进门震撼人、进馆留住人”的内在文化魅力,努力把龙山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覆盖山东辐射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打造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龙头品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济南300台机器进入测试阶段 今后取款不用带银行卡

    12.jpg

    一般情况下,整个刷脸取款过程大概在40秒左右,流程简单便于操作。记者了解到,“刷脸取款”是中国农业银行在系统内率先推出的创新产品,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除了贵州外,中国农业银行之前已在全国8个省市推行刷脸取款服务。[详细]

    09-14 09-09济南日报
  • 学校周边涨房租推手不是"新市民" 想租房落户上学的人不多

    33.jpg

    近日,记者探访得知,尽管学校周边租房价格有所上涨,但并非是受到租房落户新政影响,而是“规律性”地上涨。相关细则没出台 能否入学要看学区学位  济南“租房落户”第一人陈先生说,落户后孩子就可以上附近的公立幼儿园了。[详细]

    09-14 09-09济南时报
  • 站在新起点 实现大发展—写在章丘撤市设区一周年之际

    444.jpg

    在绵延无尽的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往往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别具意义,发展的高度往往因为站上机遇“风口”而与众不同。站在济南的角度看,作为济南连接淄博、滨州、莱芜的区域,章丘对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提升省会辐射力、带动力,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详细]

    09-14 09-09济南日报
  • 10月15日前,热力集团用户缴采暖费送家庭财险

    14日,大众网记者从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开展了“缴纳采暖费送家庭财险”活动,市民只要10月15日前,登陆济南热力集团微信公众号(扫二维码关注),并点击“温心服务”——“在线交费”窗口或者通过“支付宝”——“生活缴费”成功缴纳采暖费,即可赠送...[详细]

    09-14 17-09大众网
  • 旧版营业执照年底失效 还没更换的企业抓紧了

    14日,大众网记者从济南市工商局获悉,济南市目前还有3.8万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仍持有载有注册号、未标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旧版营业执照,今年年底,旧版营业执照将失去效力,需尽快完成“一照一码”改革,换领新版营业执照。 [详细]

    09-14 14-09大众网
  • 15日,台风“刮停”济南西站11趟列车

    timg.jpg

    14日,大众网记者从济南西站获悉,因受台风“泰利”影响,15日途经济南西站的11趟列车将停运。 [详细]

    09-14 13-09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