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巷——山东运河沿岸标志性的文化元素

2020-11-24 11:04:59 来源:  作者: 赵鹏飞

  元初,大运河经过截弯取直后开始流经山东,历史上将这部分河段称为山东运河,其临清至济宁一段,亦称会通河。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会通河全线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基本形成。山东运河的贯通,极大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催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和文化区域性的特征,是典型的地域性建筑。

  商业街巷是传统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组织交通的基本功能, 而且往往作为居住院落空间的延伸,具有公共空间的性质和特征。商业街巷在运河沿岸广泛分布,构成了山东运河城镇的主要空间肌理,成为山东运河沿岸标志性的文化元素。

  运河商业街巷的历史沿革

  (一)从市肆到街市

  原始社会后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商业的产生,人类社会开始了纯粹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人们聚居的场所逐渐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城市以及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乡村。《考工记》的城制中有“前朝后市”的记载,这里的“市”,只是在城中某一地点定期交易的场所。起初商业交换的种类并不多,数量也不大,“日中为市”,市罢而散。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强,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逐渐出现了中间商人和通过货币进行买卖而形成的固定商市。由于经济水平的低下和生活方式的简单,此时的市只能是露天交易的广场,但是人们有组织的活动行为,已经形成了具有积极的、向心性的活动空间,为围合院落式的商业建筑空间确立了方向。

  周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比较发达,商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进入封建社会后,统治者为了便于对商业的管理,通常在城市内设立若干处市,并同时设有管理机构和官员,从事征税、治安等事物。汉唐实行“里坊制”,集中设市,据记载,汉长安城有九市,“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市楼皆重屋,当市楼有会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之事”①。曹魏的邺城有三个专门的市,管理严格,中午准时闭市。北魏洛阳的外城几处集中的市,文献可考的有大市、小市、四通市、四夷市,市逐渐从内城脱离出来,分布于内城外东、西、北侧,外城各坊里之间。隋唐长安城也有东、西两市,洛阳城中有三个集中的市。此时的市,是集中式的商业区,规模相当大,以“面”的形式出现。如唐长安的东西两市长宽均为900米,相当于80多公顷,每市占两坊之地,外部有坊墙围合,形成封闭的空间环境,市内有东西和南北向的井字形街道,井字街的中央部分是管理机构,房屋基本上都是内向的,市门也有固定的开闭时间。市内将经营同种类型商品的店铺集中在一起,进行买卖交易。此时的市是一个集中式的商业贸易区,也是一个有整体规划的建筑群体空间。这种数量少而集中的市服务半径极大,所带来的缺点就是城市居民使用不便,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严格管理的唐长安市在后期有放松,在坊中出现了部分店铺,成为商业街巷的雏形。

  北宋时期,商市的分布突破了严格控制的集中设市的方式,而是沿着街巷分布,形成商业街巷,主要的大街变成繁华的商业街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次要的巷路也转变成商业空间。城市的建筑形式部分改为面向街道的沿街建筑,集中式的市虽然继续存在,但是更多为沿街的店铺所替代,以“面”的形式出现的市肆开始蜕变成为“线”状的街市了。自由开放的街市建筑把原本封闭的院落串联起来,使人们的行为活动可以由院落的内部空间里转移到院落的外部空间。线状的商业街巷空间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舞台,并同时起到了院落与院落之间的交通、联系、中介空间的作用,它打破了固定、生硬的边缘交接界面,院落内外的空间过渡也得以在连续、和谐的关系中达到了统一。②沿街的商业建筑作为院落空间的外部屏障,也是构成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它们所形成的商业街巷构成了城市的肌理。

  (二)运河与商业街巷的结合

  中国古代城市为了便于交通和城市供应,一般在临河附近选址,甚至把人工运河引入城区,跨河为城。宋朝之前,虽然有些城市的商业区的空间布局顺应了运道走势,但总体而言二者的空间关系并不密切。宋之后,商业区由集中式的“面”的形状变成了“线”,这正与运河的形态吻合,形成了与运道一致的形态特征,商业街巷与运道完美的结合起来。北宋的京城汴梁(今开封市)城内和四周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金水河和五丈河。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汴河,汴河是南北大运河的一部分,由城东南直通城西,是城市供应、商业经济的主要交通线,当时经汴河运输的粮食每年达五六百石之多。运河的通畅和汴梁城的发展繁荣关系甚为密切,城内运河穿过了几个商旅交通最繁盛的街区,店铺沿河开设,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巷。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3-14)清晰地反映了运河岸边商业街巷的空间布局,而此时作为满足一般商业要求的商业建筑也已经达到了完善。“九桥门街市酒店,彩楼相对,旗相招掩翳天日” ③,这和后世的商业街景完全一样,商业建筑沿河呈带状分布的形态特征延续至今。

图3-14《清明上河图》局部(来源:http://www.google.com.hk)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形态特征

  (一)空间布局

  在山东运河沿岸的聚落中,不管规模大小,它们的商业街巷均有两个特点:一是商业街巷沿运河发展,并有大道直通运河码头;二是同种行业的店铺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形成按行业划分街巷的格局。

图3-15临清主要商业街巷(来源:自绘)

图3-16通向运河码头的街巷(来源:自摄)

  以上特点在临清商业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图3-15)。会通河二支流在中洲形成的一撇一捺,构成了临清的城市整体框架。中洲一带水运发达,交通便利,是外来商贾集中经营和居住的地方,商铺、民居发展迅速。现存的传统民居大都分布在这一带的运河两岸,形成傍河而居的整体布局。运河呈人字形穿临清城而过,街巷在整体布局上或四面靠河,或两面临运,与运河走势紧密联系,均以运河桥梁或码头为起端(图3-16),向运河两边纵深发展。南北走向的街道之间,又有许多东西走向的街巷,构成不同宽度街巷的棋盘式网状分布格局。街巷道路大都不规则,具有明显的自发倾向,呈现出沿运河边界三角形、内部丰字形的街道框架城内及其周围还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坑塘洼淀,与河流也相互沟通,宛如运河水系的支脉。街巷民居皆顺势于河流、坑塘而建,以利防洪排涝、抗旱蓄水,反映出当时人们质朴实用的居住智慧。临清素有三十二街,七十二巷之说,清代乾陵年间“砖城内有街十、市二;外城内有街十三、市十四、巷二十九,厂七、口六、湾二、铺一、道二、无名街巷尚无统计”。街巷大都临街而市,名称多以商户所经营商品或手工业者所从事行业来命名。据各代地方志所记载的街有酱棚街、草店街、茶叶店街、冰窖街等;巷有锅市巷、纸马巷、箍桶巷、白布巷、竹竿巷、白纸巷、钉子巷、银锭巷、琵琶巷、巢米巷、麦巷、估衣巷、手帕巷、弓巷、鞍子巷、碾子巷、豆腐巷、马尾巷、油篓巷、皮巷、香巷等。另外也有以地名称街巷名的,如会通街、考棚街、大宁巷、宁海巷、礼拜巷等。

  济宁的情况与临清相似。济宁的商业区集中在旧城南门外的运河两岸,南关外运河原有街巷24条,至道光年间增加到90条,东关外原有街巷8条,道光年间增加到57条。在新增的街道中, 大部分是工商专业化街道,在这些商业街巷经营的行业种类繁多,仅“本大货多”的行业就有粮食业、绸布业、药材业、酱菜业、杂货业、竹货业、酿酒业、皮毛业、铁货业、陶瓷业、典当业等。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行业分工的逐渐细化,形成了专营某种类型商品为主的商业街巷和市场。从街巷的命名来看,旧城内街巷多以官署、庙宇等命名,如院前街、院门口大街、道门口街、临清卫胡同、小校场街、城隍庙街、孔雀庵街等等。而旧城外的商业区则多以商业和手工业为名的街巷。如布市口大街、鸡市口大街、驴市口大街、炉坊街、纸坊街、糖坊街、碳沟街、扁担街、曲房街、磨盘街、船厂街、杀猪街、皮坊街、粉坊街、枣店街、打铜巷、竹竿巷、打绳巷、油篓巷、果子巷、瓷器胡同、烧酒胡同、银子胡同、香铺胡同、糖坊胡同、棉花市、豆腐市、篦子市、菜市等。

  (二)独特景观——竹竿巷

  自古以来,山东都很少产竹子,但是竹木加工成为明清山东运河沿岸城镇中普遍存在的手工业,几乎在每座城镇中都有以“竹竿巷”命名的街巷,形成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独特景观。

  明清两代,为了体恤漕运官兵,允许漕船搭载一定数量的私货沿途贩卖。江南盛产竹木,价格低廉,因此大多数漕船都载有竹木沿运北上,这就为山东运河沿岸的各城镇提供了充足的竹器加工原料。山东运河沿岸的城镇多为重要的漕运码头,流动人口多,对竹制容器繁荣需求量很大,各种竹编手艺也逐渐从江南传到山东运河区域,成为当地百姓谋生的重要手工行业之一。后来随着竹器加工业的日趋兴旺,从业人员不断增多,竹器经营户就集中形成了专门的街巷——竹竿巷。

图3-17临清竹竿巷(来源:临清市规划局)

图3-18济宁竹竿巷(来源:济宁市规划局)

图3-19德州竹竿巷(来源:德州市规划局)

  临清的竹竿巷(图3-17)位于明清商业的黄金地带,西达卫运河广济桥码头,东通锅市街,是典型的临街而市的街巷空间。竹竿巷长约200余米,为东西走向,元时称果子巷,明永乐后许多南方竹编工匠在此设竹编作坊进行竹器加工和交易,故改称竹竿巷。店铺建筑形式为抬梁式构架,坡顶灰瓦,面街是可装卸开敞式的木板门面,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商业空间。院落位于店铺后面,店铺或当心开门,作为整座房屋的出入通道,或一侧设门,使内外流线完全分开,居住入口只做简单处理,重点突出店铺门面。临清竹竿巷的经营品种繁多,从农业工具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满足了人们各方面的需求。20世纪初,竹竿巷尚有竹器作坊60余家,现今这些店铺已大部分改做民宅和各种杂货铺,它们虽历经沧桑,有些景象已荒芜,但昔日之旧貌依存。

  济宁的竹器业起步于清初,兴盛程度超过临清,成为当时山东最大的竹器生产地和销售市场。在地理位置上,济宁比临清更靠近南方,南方运来的各种竹料

  ——毛竹、篙竹、黄竹、板竹及烟杆竹,首先抵达这里,然后再向北方贩运。济宁的竹竿巷(图3-18),依运河走势自然形成,长约1000多米,呈角尺形。这里的商铺沿河扎盖庐棚,竹垛条陈,篮笼为幌,竹杆作炊。建筑形式为前店后坊,面街是全敞开式板搭门面,并且不设隔扇;铺后临河,南方漕船带来的竹料,可以在后院卸货,而破好的竹签也可以很方便地放入运河浸泡。业主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实力,建造、翻修、扩展自己的经营空间,形成各家店面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形态特征,门窗、屋檐多用竹木褡制和装饰,整体建筑风格更接近南方式样。至今济宁的竹竿巷仍有十几家店铺在营业,昔日风貌依稀可见。

  乾隆年间的德州,“浮桥口立大小竹竿巷,每遇漕船带货发卖,遂成市廛”④,形成两条专营竹货的街巷——大竹竿巷和小竹竿巷(图3—19)。这两条街巷顺应运河自然形成,店铺建筑形式最初沿用南方风格,店主们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审美情趣和劳动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修建、扩建和装饰各自的经营空间。所以,各家各户的建筑高低不一,样式各异。有的前凸,有的后凹;有的漫步平地,有的高筑台阶。硬山悬山、斜墙曲壁不一而足,各店铺并没有规划性的联系。所以,从街道平面上看,参差进退,逶迤蜿蜒;从立面上看,高低错落,跌宕起伏,整个街道是一个既丰富而又变化多样的建筑群。经上百年北方泥瓦匠不断翻修,清代这一方的建筑便与德州其他街巷迥然不同了,既有北方建筑的韵味,又有江南典雅之风。

  山东运河沿线的其它城镇也有竹竿巷的存在。聊城的竹竿巷紧靠东城门外的护城河,长约500米,虽然经营规模不如临清、济宁,但是竹器编制这一工艺得到了长久的传承。张秋镇曾是竹器生产的重镇,清代张秋牙行有43种,其中“竹货”是明文规定收取牙税的行业之一。运河穿镇而过,在西部紧邻运河的一条南北长街,以鼓楼为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其南部就以“竹竿巷”命名,“诸行杂货之所集也”⑤。竹竿巷在山东运河城镇中的广泛存在,增加了运河城镇空间的特殊品质与魅力, 具有现代城市街道所缺乏的人文内涵和风土特质。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特色与内涵分析

  (一)弯街曲巷的临运格局

  历史地段的形成,经过长时间的自发性营造。⑥有学者把这种自发建设称为“自然式”有机演进或“自下而上”途径,所产生的城市建筑空间形态是“与环境相协调,自由、随机、不规则,呈理想图景的拓扑形状”,“自发发展,彰显本土特征,形态多样化协同进化”。⑦山东运河区域的传统商业街巷不同于北方常见的方格网布局,呈现出弯街曲巷的格局,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营造特征。这种布局的形成发展是与运河的走向、商业的繁华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受运河自然弯曲的形态限制,使得运河两岸的街巷必须顺应河道布局;另一方面,水运的畅通吸引很多江南商人来此经营,他们自发性的营建吸收了南方城镇街巷特色,形成了弯街曲巷的格局。

  在德州、临清、聊城、济宁等城镇的运河商业区,屋舍多顺应运河走向,傍河而建,院落也因依河道平行布局而呈现自由形态,这就导致区域内街巷道路形态曲折,很少直通贯穿。弯街曲巷的规划格局多见于我国江南多水地区,那里河街相连,水巷交叉,成为江南水乡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南方文化通过运河向北传播,使得山东运河区域的街巷格局出现与南方相似的形态特征。这种“不规整有机增长型”的街巷体系受运河走势影响,经济性和适应性较强,形态自灵动多变,客观反映了地理环境条件,符合管子“因天时,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城建思想。在弯街曲巷的道路布局中,两条街巷的交汇处多呈现丁字路口,并通过适当空间处理,形成丰富的街巷景观。这种街巷系统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使外来人感到陌生,不能准确定向,心理上感到难以驾驭,但当地人却能来去自如,熟悉家乡的独特街巷空间结构和标志。⑧

  构成商业街巷的边界空间两侧主要由商业店铺夹峙而成,空间尺度比以功能居住为主的街巷要大。围合街巷空间的界面,无论商店还是住宅均相互毗连不留空隙,面阔为一间或数间,不一而同,这种有规律的连续性使得街巷空间形成完整的图形,十分富有生气。另外,临街而市的街巷还保持良好的空间尺度关系,街巷宽度与临街建筑高度之比多为1左右,一般不超过2,这种比例使人感到均称而亲切,突出了人在街巷中的主体地位,也同时使街巷具有人性化的品质。

  (二)市井文化的空间体现

  “市井”是指商人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春秋时期有“处商,就市井” ⑨的记载。因此,古人用市井之人特指商贾,后来也泛指居住在城市中的百姓平民,用以和官僚贵族、士夫及驻军相区别。市井之民进行居住生活、商品交易、娱乐消遣等活动的区域即为“市井空间”。作为普通民众所处的区域,“市井空间”是由市民创造并承载市井文化的场所,它往往能体现城市中下层空间的特殊性,是构成的完整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相应,“市井文化”是体现市井之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伦理观念等特征的文化。⑩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以其活跃的形态丰富着主体文化,并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山东的西部地区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长期以来,民众在封建国家的长期统治和思想灌输下,形成了以重农轻商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情况随着运河城镇的崛起发生了改变。明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和手工业水平的提高,造成商业活动的繁荣兴盛。受“弃儒经商”、“舍本逐末”的社会环境影响,在山东运河区域,大量农民进入运河城镇,转换成商贩或者手工业者的角色。社会现实生活中市井文化色彩大大增强,逐末经商成为社会各阶层趋之若鹜的潮流,重本轻末的传统观念渐渐被“不贱商贾”的新观念所取代。社会各阶层,上至官僚士夫,下至贩夫走卒,均被卷入经商大潮,甚至许多昔日埋首经史的儒生,也加入到行商坐贾的行列之中。

  山东运河区域的商业街巷多形成于明中期到清前期,这也正是该区域重商逐利之风盛行之时。存在于商业街巷的市井文化,是一种具有明显商业倾向和生活气息的文化现象。随着大运河南北畅通而自发性建造的商业街巷,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街一业的特点,其经济活动功能和文化活动功能远强于交通功能。这里既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人与人交往、人与社会交流的场所,已经成为市井文化的空间体现。另外一方面,商业街巷的增加,经营空间的扩展同时也带动了新行业的形成,所谓“三百六十行”,有许多是在明清大运河畅通时期才陆续出现的新行业。在山东运河区域,街巷名称多以所从事的商业经营活动命名,数量庞大,意味隽永,成为当地市井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作者 赵鹏飞)

  注释:

  ①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②黄清明,传统商业街的形态特征:[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

  ③[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④[清]王道亨修,[清])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⑤康熙《张秋志》卷二《街市》转引自:王云,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徽商,安徽史学,2004(03)

  ⑥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的建筑的地域性:[博士论文],清华大学,2009,217

  ⑦参考:刘晓星,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演进途径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7(03):56

  ⑧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160

  ⑨《国语·齐语》引自国学网(www.guoxue.com)

  ⑩鲁威,中国文化五大层面—市井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3

  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296

  (本文转载自《大运河线性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运河传统建筑》,赵鹏飞 谭立峰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5月版)

  作者简介:

  赵鹏飞,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建筑设计项目20余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