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济南刘欣
你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吗?又有哪些美好的寓意在里面呢?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其雏形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标志性的吃食就是“汤圆”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唐五代时,要在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南宋时又出现了“乳糖圆子”,在《元宵煮浮圆子》一诗中有了“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这样的句子,这些食物可以看做是汤圆的前身。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汤圆和元宵的制作方式不同,元宵是“摇”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馅料可荤可素、可甜可咸,花样很多,甜馅一般有豆沙、枣泥、果仁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
此外,还有菜馅汤圆,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近年来,市面上还出现了草莓、芒果、榴莲、鲜花、巧克力等各种“新潮”口味的汤圆,一些商家甚至应景推出了不需要下锅煮的冷藏水果元宵。
回忆起小时候过元宵节的情景,家在南京的钟琴说,南京元宵、汤圆的叫法都有,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小时候都是包汤圆吃。
“每当临近元宵节,就开始准备面、馅料。先拿开水和面,水要一点点加。”钟琴说,每次包汤圆一家人都特别高兴,“馅料花样也很多,传统的口味有芝麻、豆沙、纯肉、菜肉,后来也用白砂糖加板油粒、花生米加红糖,很好吃”。
汤圆怎么吃?很多人可能会说“煮”,其实,还有蒸食、油炸、炒吃等多种方法,同样美味可口。钟琴说,炸的时候油要淹没汤圆,直接把包好的生汤圆放进开了的油锅里,轻轻翻动,等到变成金黄色就可以捞出来了,“有时候炸好的汤圆还会鼓起来一块,吃起来脆脆的,很可口”。
“汤圆形状与圆月相似,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代表着希望全家团圆、和睦美满的愿望。”民俗专家高巍解释道,不管叫汤圆还是元宵、不管哪种制作方法,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钟琴为化名)(记者 上官云)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济南刘欣
游客在百花洲片区欣赏浮雕版的“二十四孝故事”。近日,一组以浮雕手法雕刻而成的“二十四孝故事”文化墙出现在百花洲片区,文化墙以浮雕艺术为载体,既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了孝文化,又让市民和游客欣赏到了精美的浮雕艺术作品,可谓一举两得。[详细]
春节的“姗姗来迟”使得2018年新学期的开学来得比往年要晚一些。根据济南市中小学的周历计算,初中和小学上课时间满打满算才87天,各个学校从报到当天就打起了精神。细数济南市中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周历,齐鲁晚报记者看到,这一学期从3月5日正式开始,义...[详细]
近日,在小清河航运桥西侧,大型挖掘设备“乘坐”承压舟在河道北侧水域埋设隔离挡板,准备对该段河道进行清淤施工。小清河城区段西起槐荫区睦里庄闸,东至历城区济青高速公路桥,河道总长度30.472公里。[详细]
2月10日至3月4日,“寻找老济南”老建筑有奖指认活动在明府城百花洲举行,先后吸引近2万名市民游客参观,200张老照片的归属地几乎全部被指认出来。 [详细]
4日,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推出一款名为“泉巷”小程序及APP,来济南游玩的游客在游览济南老城区时,可通过扫描所处景点的导视牌,就可在手机上查看该景点的相关介绍,并获悉周围其他景点位置及相关信息,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体验模式,增强游客的体验与互动。 [详细]
大众网记者从3月3日召开的章丘区棚改旧改、拆违拆临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18年,拆除违法建设203万平方米,实现建绿透绿及全域绿化550万平方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