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家提醒:被猫狗咬伤切记第一时间清洗

2018-03-09 11:19:00 来源: 山西晚报 作者:

  猫猫狗狗“伤”了你 务必先洗洗

  疾控专家提醒:春季,猫狗易冲动,最好别撩逗

  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个小视频被人们转发,视频中,一名小男孩发出痛苦的声音,还被大人抓住,合力控制其坐在椅子上。内容大意为“视频里的小男孩是英德市人,两个月前被自家狗咬伤,没有打针,这两天狂犬病发作,学狗叫。”时长1分钟的小视频,看得人十分心疼和痛心。

  不过,小视频在发出后,广东省英德市石灰铺镇人民政府发出声明:经排查,石灰铺镇未发现所谓感染狂犬病的男孩,也未接到狂犬病事发报告,网络流传的与视频消息纯属造谣。向广大群众呼吁,切勿造谣传谣。不过,狂犬病话题还是引起广泛关注。

  那么,狂犬病的症状是哪些呢?春季来临,猫狗易冲动,人们应该注意什么呢?3月7日,记者采访了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任梅林。

  恐水怕风是狂犬病典型症状

  7日下午,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任梅林告诉记者,就这两天被人们广泛传播的小男孩痛苦叫喊的小视频,他也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过。梅主任说,那孩子不是狂犬病发作后学狗叫,而是孩子难受,是由不得自己的表现。

  “恐水怕风是狂犬病最典型的症状。”梅主任说,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黏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黏膜进入人体,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达100%。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发病出现症状,超不过7天,人就会死亡,症状为恐水怕风。恐水是指病人到了后期,听见水声都会抽搐,一口水都不能喝。怕风是病人一出门遇见风就不会走路了,有点声响都怕。而且,人在被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理,最早期的症状是伤口处麻痒、蚁走感、刷牙呛咳等。

  梅主任还介绍,狂犬病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狂躁型,病人的反应是又叫又闹,比较折腾;另一种是麻痹型,病人很安静,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从2013年——2014年,太原市所辖区内先后成立了57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太原10县(市、区)均有一家门诊24小时值班。”梅主任说,从那以后,没有一例是在狂犬病门诊处理后死亡的。不过,在一些边远山区,也偶有发生被狗咬后没有及时处理而发生死亡的。

  被猫狗咬伤或伤口被舔过 切记第一时间清洗

  这几天,市民刘女士的女儿就在打狂犬疫苗。刘女士带女儿在公园玩的时候,女儿看见宠物狗狗可爱,就去逗了一下,不料被狗狗抓伤。其实,除了像这种逗狗被抓伤的情况外,还有一些人家里养着狗,也会发生被狗抓伤。

  流浪狗咬人时有发生,那么家养的狗是不是要好一些呢?梅主任说,家养的也有好多是带毒犬,她曾遇到一个病例,有个孩子被自家养的小狗咬伤没处理好后,得了狂犬病。很多人觉得自家犬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小犬带毒率还是比较高的。

  被狗咬伤后,该怎么处理呢?梅主任特别提醒,打疫苗重要,但及时处理伤口也非常重要。如人被咬伤后,要第一时间在流水下打上肥皂冲洗15-20分钟。洗完以后拿含量75%的酒精或碘伏再进行消毒。另外,并不只是被咬伤后要来处理,只要是身上的伤口被狗、猫舔过,包括鼻子、眼睛、口腔等部位,都要进行最少15分钟清水冲洗,这个步骤非常重要。

  “咬伤头、面部、上肢等,发生的几率大一些,但是被狗咬伤后,得不得狂犬病跟伤口大小没多大关系,关键是看咬人犬带不带病毒。”梅主任说,带毒犬咬过的棒子,手上扎根刺都能感染,传染性就这么厉害。

  采访中,还有市民说,每年春季来临后,也是猫狗的狂躁期,提醒人们要远离,不要去撩逗。梅主任说,其实不分季节,夏季人们穿着单薄,接触犬的机会也多,所以逗狗玩或咬一下划一下的几率较大。但凡有一丝划伤,都要及时处理。

  探视或护理狂犬病人也须做好防护

  如果家中有人得了狂犬病,家属护理也要注意,自己必须赶紧打疫苗。梅主任之前曾经接触过一位狂犬病人。当时,是一位老人在护理自己患狂犬病的孩子,孩子死亡后,老人在3个月后也发病死亡。“当时老人没有被犬咬过,就是护理孩子时被感染上了。”梅主任说,只要是探视或护理狂犬病人,都必须做好二级防护(类似于大夫进SARS病房时的防护),护理家属需打疫苗。

  让梅主任印象深刻的是从1988年至1993年,共有30人因狂犬病而死亡。“那时看着那些发了病的人,真的是很无奈。”梅主任说,她清楚地记得太原附近的某个村子有户人家,前面养了四五个女儿,最后养了一个儿子,儿子不幸得了狂犬病,最后发病而死。往事历历在目,梅林主任深有体会,不过,她说,太原市通过这几年的宣传,老百姓都知道被咬伤或伤口接触过犬,要及时打疫苗。

  那么,哪些动物可传播狂犬病病毒呢?据了解,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猫科、鼬科、浣熊科和翼手类动物等以及某些家畜,犬和猫是最为常见的传播动物。家养后最好按照规定去接种疫苗。

  “猫咬伤的伤口特别容易引起淋巴管炎,虽说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挺麻烦。”梅主任提醒市民们不要招惹动物,尽量避开野猫野狗,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向狗扔棍子或石子,不要接近那些拴着的狗和栅栏后面的狗。如果遇到疯狗攻击,则要将身体蜷起,保护头面部。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摩拜单车和ofo骑行成本大增 共享单车回归理性竞争

    从2017年年初摩拜单车登陆济南以来,共享单车迅速进入泉城百姓的生活。记者了解到,不仅摩拜单车取消了月卡优惠,就连近期登陆济南市场的ofo小黄车也取消了相应的优惠活动。[详细]

    03-09 08-03济南日报
  • 橙色预警!趵突泉水位已降至27.87米,保泉形势严峻

    山区大水缸喝不饱,市区内泉群势必受到影响。根据《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8.15米时,发布黄色预警;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8.00米时,发布橙色预警;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7.60米时,发布红色预警。[详细]

    03-09 08-03齐鲁晚报
  • 济南降水量太少了!南山三大水缸蓄水仅为去年一半

    长清湖见底,3月初,济南南部山区十大水库储水量为6340万立方,去年同期为13192万立方,今年仅为去年一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翟恒水摄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3月5日,南部山区卧虎山、锦绣川等十大水库蓄水量为6340.55万立方,其中卧虎山水库3251.70万立方,锦绣川...[详细]

    03-09 08-03齐鲁壹点
  • 小伙儿400多天绘就“最济南”旅游攻略

    近日,一本名为《笔尖上的行走——泉城济南》的城市旅游攻略手账本在爱旅游的人群中流行开来,这本手账不仅有萌萌的手绘济南游览线路图,而且在行、食、宿、景等方面信息丰富,成为在泉城“逛吃”的指南。[详细]

    03-09 10-03济南日报
  • 每日5万立方米 长江水首次补进济南长清湖

    近期长清园博园定于4月底免费开放的消息让沉寂已久的公园重新回到大众视线,还有市民按捺不住期待的心情提前来到长清湖畔想要一探究竟。”  市南水北调局一工作人员说,为了改善园博园的水生态环境,从3月6日起,市城乡水务局利用玉符河卧虎山调水工程首次向长清...[详细]

    03-09 10-03济南时报
  • 济南近期仍无有效降水 下周步步升温,最高可到25℃

    上周,3日至4日的一场小雨使得济南市的气温从22℃一路降到了最低温-3℃。这种天气马上就要过去了,济南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从本周末开始,气温将呈现一路飙升的状态。[详细]

    03-09 10-03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