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工厂长啥样?记者带你去探秘

2023-06-05 06:58:46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整个车间一眼望去,都是机器人在进行生产做工,他们通过引导、抓取、安装等工作,产品一批接着一批被生产出来。这就是无人工厂,电影当中的画面已经成为了现实,有的车间甚至出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场景。

龙门长了“智慧眼” 叉车干活“哼小曲”

6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潍坊的大业股份智能检配中心,不同于传统检测配送中心,这座6000平方米的“无人工厂”里显得安静空旷。只见55台自动龙门来回往返,靠着贴在轮盘上的二维码“身份证”,在摆满一地的钢丝轮盘间快速落下手臂,抓取既稳又准。智能检配中心南侧的黑灯仓库里,只听电动智能AGV叉车哼着小曲来回送货,一次可搬运2吨重的物品。

“这里摆放着300多家客户的胎圈钢丝产品,可以说满地的货物就有300多种样子,靠人工难以分辨。每天3万多个钢丝轮盘需要检测和运输,靠的就是自动化设备的‘智慧眼’。”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部部长徐金磊告诉记者,现在自动化设备24小时不停歇,不仅零差错,还实现了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可追溯。

谈起变化,徐金磊直言“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数据采集和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我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程可控,以及任意时间、地点对生产过程的全部信息正向、逆向的精准全流程质量追溯,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后,大业股份胎圈钢丝和钢帘线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9.8%以上,物流效率提高了50%,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

今年35岁的孔祥玉,此前负责产品的搬运与检测,时常搬着70多斤的轮盘四处放,汗水不小心沾在钢丝上还会导致生锈。他告诉记者,以前检配车间是最繁忙的地方,需要上百人分拣、搬运,仓库里工人们开着燃油叉车四处走,工作环境也不好。如今,孔祥玉凭借年轻好学,转岗智能制造部,负责设备控制与检修,百余名工友也流转到了其他用工紧缺的岗位。

产能翻一番 人员减一半

和大业股份一样,作为传统的造纸企业,昌乐县的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依靠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了产能翻一番、人员减一半。

“以前,一个成品仓库仅叉车司机就有近百人,保管员的数量比叉车司机还多。”世纪阳光纸业集团副总裁李金海说,为提高效率,降低内部物流和人员成本,公司通过实施EWM(扩展仓库管理)项目,率先在造纸行业实施了供应链管理提升,以智能化取代人工操作,使成品库减员160人,较此前减少73%,成品库存周转次数由5次提升至13次,订单交付周期由168小时减少至70小时,交付周期不到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产业集聚,吸引智能网联协同

如今,大业股份、世纪阳光纸业的这种变化在全省越来越多。山东工业基础雄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数字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手段。以制造业大市潍坊为例,去年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我们正聚焦全省‘十强产业’和重点行业,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以工业大数据驱动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董胜勇说。

今年4月,潍坊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双百项目”,100个市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496.6亿元,100个市级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34.3亿元,歌尔高端虚拟现实整机产品产业化、博阳机械基于5G技术的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加速建设。

产业集聚,往往能吸引智能网联协同。位于县域内的青州智能物联网产业园,现已集聚起数字经济领域耐威智能航空、科而泰重工、潍微科技、新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等11个高科技项目。这些公司不仅自己投资智能生产线,还为周边企业配套数字车间,借助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产业园去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35%。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