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大帅
新华社昆明1月2日电(记者 岳冉冉)体育课地位很少有像今天这样高!
岁末年初,云南一项新政上了热搜:该省将中考体育成绩上调至100分,体育首次与语文、数学、英语并举为“四大主科”。
从过去总是“被要课”,到如今与语数英“平起平坐”,“麻雀变凤凰”的背后,是社会与时代对健康的呼唤与寄望。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这些振聋发聩的金句,今天读来,仍有现实意义。
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弱的现状;面对“小胖墩”“小屏奴”“宅男宅女”数量的上升;面对青少年近视人数已超1亿的严峻现实……体育教育不该缺位,不该后退,应该挺上前,应该有作为!
现在很多家长虽会鼓励孩子锻炼,但前提是:不要累到、不要伤到、不要影响学习。体育与学习似乎成了一对无解的“冤家”。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无数实践证明,体育,是让孩子远离近视、远离肥胖、远离网瘾的首选途径;体育,是让孩子形成正确三观、健全人格的不二选择。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并养成勤于锻炼的习惯,将让他们受益终身。
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比赛,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极具积极意义。体育,能让孩子学会团队合作、人际交往、面对困难时该有的意志品质;体育,可以把孩子们变成适应社会各方面要求的合格公民。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这给学校体育的谋篇布局,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不可否认,学校体育改革头绪多、难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逐步推进,“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提升体育课地位,这样的改革,正当其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大帅
1月3日,新华社关注济南公安“e警通”微警务便民服务平台上线所带来的71项服务改革,推广在线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临时身份证明”“户籍证明”,破解“开证明”难题;在线生成个人名下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的电子信息,即使忘记携带这些实体证件也能在线[详细]
1月3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解读,明确了新增租赁住房的奖补方案以及水电气暖价格等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