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范明昱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12月19日讯(记者 范明昱)12月19日,第18届中国(济南)草莓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亚洲草莓产业研讨会在济南市历城区启幕。记者了解到,本届大会内容丰富,除了草莓精品擂台赛及开幕式外,19日下午的草莓基地现场观摩,极大展现了“历城草莓”的发展特色,进一步支撑起济南草莓产业的新未来。
19日下午,与会嘉宾集体到历城区部分草莓产业园区进行了现场观摩。其中,观摩线路涉及历城区董家、唐王两个街道,南起董家街道红梅家庭农场,终点为唐王街道韩西片区的丰收家庭农场,共五个观摩节点,包含历城红梅家庭农场、山东鲁浩国际贸易公司、山东蓝天专业合作社、济南普朗特生物技术公司、历城丰收家庭农场。
日光冬暖大棚种出品质草莓 一站式包装运输走上高端市场
据了解,历城区红梅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坐落于历城区董家镇袁家村,总面积为551.79亩,下设历城区红梅家庭农场、历城区莓甜满园家庭农场、历城区七彩莓园家庭农场、历城区华莓乐章家庭农场、历城区莓好悦园家庭农场五个园区。现已建成17个现代化标准连栋温室,85个标准日光冬暖大棚。
在红梅种植家庭农场的日光冬暖大棚内,到处是一片一片绿油油的草莓苗,不少红彤彤的草莓点缀在上,吸引来参观人员的目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光冬暖大棚是农场主要生产大棚,其中七个日光冬暖大棚作为50余种草莓品种展示对比,其余日光冬暖大棚种植甜宝、红颜、白雪公主、粉红公主、冬香、红袖添香、京桃香、香蕉草莓、桃薰、小白等众多当地品种。红梅种植家庭农场的建成大幅提高了园区的收益,解决周边劳动力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明显提高了农户的年均收入。
山东鲁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于草莓的生产、包装、批发和零售等。在包装车间内,记者看到员工们正在有序地进行着草莓的包装工作。工作人员对草莓按照个头儿等进行分级分盒包装,每一颗草莓都用包装纸进行单独包装。“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做最新鲜,最安全的绿色水果,在种植过程中有标准的用肥用药制度、严格的采摘标准、一站式的包装运输,让全国人民吃上最安全,最新鲜的草莓。”
草莓文创产品成吸睛神器 “历城草莓”美誉度步入新高
与往届相比,第18届中国(济南)草莓文化旅游节在谋求新意上增加了不少亮点,历城草莓文创品牌便是其一。在山东蓝天专业合作社,包含了生活用品类、商务用品类、儿童用品类、文具类、草莓食品类等“五大类别”的系列历城草莓文创产品进行了集中展示。
当新鲜娇嫩的草莓和美味的巧克力不期而遇,独特美观的造型十分抓人眼球,不少参观者围在桌前进行拍照和试吃。为充分体现本届中国(济南)草莓文化旅游节创意性与创新性,大会还创意设计了专属吉祥物——“草莓宝宝”,以代表健康、安全、生态、勤劳的蜜蜂为创意原型,寓意历城莓农的勤劳与奋斗。除此之外,普朗特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丰收家庭农场也凭借先进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模式,赢得了赞赏连连。
近年来,济南市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科技助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着力做大做强省会农业“十朵金花”。作为“十朵金花”之一的历城草莓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目前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值12.5亿元,已成为全国草莓主产区之一。本届草莓大会将进一步实现草莓产业上下游资源有效对接,提高“历城草莓”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助推济南草莓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全国草莓产业与科技创新快速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范明昱
相信很多市民都比较好奇。2月25日上午,我们的记者分别来到了英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济南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关核酸检测的全过程。[详细]
2月15日,济南“三桥一隧”之一的凤凰大桥正式复工。凤凰大桥采用的是三塔(钢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组合分别为70米、168米、428×2米、168米、70米,南北侧水中引桥跨径组合分别为3×70米和4×80米。[详细]
2月24日,山东济南出现“早高峰”,车流增大,部分交通节点缓行。车辆在济南顺河高架路上行驶(无人机照片)。车辆在济南顺河高架路上行驶(无人机照片)。车辆在济南顺河高架路上行驶(无人机照片)。[详细]
当前,随着交通检疫站的部分取消、复工复产复市、各类服务业及各类场所陆续开放,济南市人员流动迅猛增加,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为最大限度发现、消除疫情输入扩散隐患,进一步筑牢联防联控防线,形成群防群治共同抗疫最大合力,今晚,济南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处置工[详细]
2月25日,一位粗心旅客将装有4000余元的车票信封遗失在济南西站女洗手间内,车站工作人员发现后,第一时间与其取得联系,并于当日将遗失物品交给旅客。[详细]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从精心编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科普知识手册》到各种宣传展板、宣传材料、电子显示屏、条幅;从传播广泛的各类媒体,到乡音浓重的农村“大喇叭”……济南市上下迅速构筑起一张聚焦健康教育的坚实“防控网”,凝聚起济南市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