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亓秀宝 吕磊 济南报道
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让一座城市的内涵更有精气神,城市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要传承济南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尽显城市的文明底色、人文底蕴。建设信仰坚定的红色之城,泉城济南从来不缺少红色基因传承的增色。
济南革命历史激励后人
翻开济南近代革命史册,1928年5月3日发生的五卅惨案让大家再次接受革命洗礼。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历史不会被忘记,付出鲜血的烈士更值得铭记。如今,每年的5月3日十点,济南市都会鸣放防空警报,纪念“五三惨案”,提醒世人勿忘国耻。
莱芜战役模拟场景图(取自莱芜战役纪念馆全景画馆)
莱芜战役巷战模拟场景(取自莱芜战役纪念馆)
时间绵延至1947年4月,一场被刊入史册的莱芜战役在鲁中地区打响,历时63个小时,共歼敌国民党军5.6万余人,我军仅伤亡6000余人,为稳定山东解放区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间缓缓向前推进,1948年9月,新中国成立指日可待。华东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济南战役,经过8个昼夜的奋战,全歼守敌10.4万余人,山东境内最大的内陆城市省会济南宣告解放。
11月14日,曾参加过莱芜战役、济南战役,已97岁高龄的老战士滕西远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有战争就有流血牺牲,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当初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新时代的年轻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不怕苦、不怕累的无私奉献精神,珍惜当下,立足长远,永远感党恩、跟党走。”
红色场所诉说济南历史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灵魂,是一个城市市民的共同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长勺之战留下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精神;20世纪30年代,共产党员刘仲莹与赵健民、鹿省三、黄仲华等人组成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领导开展革命斗争,留下了“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精神;1947年2月发生的莱芜战役留下了“抢抓机遇、敢打必胜”精神;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留下了赤子精神、拓荒精神、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中共莱芜县委成立场景模拟(取自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
三线建设场景模拟(取自山东小三线纪念馆)
在位于莱芜区的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和莱芜战役纪念馆、山东小三线纪念馆以及钢城区9363党性教育基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前来接受党性教育的团体络绎不绝。爱好摄影的济南市莱芜第二实验小学栾福东告诉记者:“一代代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生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少先队员,我将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他们的奋斗历程,勉励自己奋发有为,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志愿精神在济南街头巷尾流动
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济南已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三连冠”,文明成为泉城新名片,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奠定了基础。初冬时节,料峭的寒风初至,在济南市的大街小巷,一抹抹志愿红让这座城市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
“请您佩戴好头盔,减速慢行,注意左侧来车。”11月11日中午,在济南市莱芜区文化北路和龙潭大街交汇路口,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手拿小红旗,不时地提醒骑电动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市民。
为老年乘客提供救助的驾驶员刘刚
10月19日上午,在莱芜区K16路公交车运行至交警一大队站点时,一位老年乘客突然昏迷,驾驶员刘刚立即对其实施了“教科书”似的救助,帮助老人安全送医转危为安。“单位会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遇到突发情况时处理及时、有效。”暖心的瞬间,“有备而来”,却让人发自肺腑的点赞。
“弯腰女孩”李希晗(中)
10月14日,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22岁的选调生李希晗28次弯腰捡拾落石的事迹被各大平台广为转发,“弯腰女孩”让大家看到了乐于助人精神在零零后年轻一代的传承。
如今,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入关键期,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愈加浓厚,全民参与的渠道越来越宽,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代代泉城人正凝心聚力,秉承红色基因,建设信仰坚定的红色之城。
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