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中区的东北部,有一条近400年的老街——普利街,如今于街边伫立,早已寻不到当年仅8米宽的古街模样。随着国庆期间施工完成,焕然一新的普利街已成为一条拥有双向公交车道的崭新路段。据记载,普利街旧时归属西关,位于济南老城区和商埠区结合部,在1957年共青团路开通之前,曾是老城区通往商埠的主要交通干道。古往今来,街道两旁商号林立,有的仍然坚守,有的已泯灭于历史尘埃,唯一不变的是这条街道,不论旧貌新颜,都是曾经的济南记忆。
历史:
明崇祯年间即有记载,曾是济南商业“金街”
明崇祯年间《历乘》所载“三元宫,一在杆石桥,一在柴家巷”是对普利街的最早史料记载,普利街前身为柴家巷,是因柴市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街道。普利街西端路北原有一座毗卢庵,清乾隆三十八年《历城县志?古迹考?寺观》记:“毗卢庵在西关,顺治九年建。”明末和清初即存在的这两座寺观,位于柴家巷的东西两端,它们所定位的柴家巷起止坐标,与现在普利街的起止点相差仅十几米。若从柴家巷时代算起,普利街至少有380余年的历史。
由于该街是老城区进出商埠的主要通道,因此这里店铺林立,生意繁华,一度成为商人聚集的“金街”,许多老字号也纷纷来此开设分号。据记载,当年普利街上,药行有“厚德堂”、“赞育堂西记”、“鸿记药栈”、“大同西药房”;杂货行有“大生杂货店”、“福盛永杂货店”、“三源蜡烛铺”、“治香楼百货店”、“复衣和麻布店”、“廖隆昌瓷器店”;绸布行有“鸿祥永布店”、“谦祥益绸缎庄”、“义兴公布庄”;鞋帽行有“德华新记”、“仁昌”、“诚兴号、“济昌同记”、“福顺西”等;钱行有“元康”钱行……
“当年的普利街可不得了,吃穿用具一应俱全,用时髦的话说‘不去普利街,别说你到过济南’。白天商贾云集,晚上灯火通明……”年近七旬的王先生是普利街的老住户,提起当年的普利街,他感慨颇多,近年来的普利街路面损毁、店铺凋零,再不复当年盛景。直到路面翻修后才渐趋好转,却也再寻不见当年古韵。
变迁:
草包包子铺已然坚守,多家老店早已消失
草包包子铺是普利街上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老商号,这家包子铺的历史在济南可谓家喻户晓,长久以来,草包包子以其皮薄、馅多、味美、灌汤而誉满泉城。
“包子铺大红门柱的建筑,多少能让人找到些过去的影子,有时候想这个味道了,就过来吃一笼,回味一下当年的老街味道”。10月27日上午,特意从济南历城区赶来吃包子的张先生说。
时光荏苒,多少老店已于历史红尘中湮灭,像草包包子等依然坚守的早已为数不多。
时光回溯到2006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普利街86号一栋老建筑的拆除中,施工工人在楼前墙壁上方的左侧,发现了一块断裂的石条,上面刻着金色的“绸缎”二字,其余的牌匾断成两截,分别写着“昌”、“祥裕”,连起来就是“昌祥裕绸缎”。整个牌匾高约80厘米,长约2.5米。
住在附近的居民说,建国后,这栋老建筑一直是济南市灯具厂的厂房,后来一家陶瓷公司搬了进来,但他们从没听说这里曾经还是绸缎铺,不禁让人唏嘘。不知同样命运的老铺还有多少,直让人感叹历史无情,或成尘土,或成传奇。
今朝:
迎来大修要换新颜,拓宽20米增设双向公交
2014年5月,百年普利街迎来了大修。原来,位于济南市中心的绿地普利中心正在建设中,与之相邻的普利街、顺河东街现状道路存在宽度小、通行能力低等问题,提升改造后,一方面能最大限度适应新建城市综合体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城市形象。
经过5个月的修整,旧貌换新颜的普利街已于10月12日正式开放交通,原普利街为单行线,道路宽度只有7米左右,而新建的普利街宽30米,由2车道变更为4车道,新增1050平方米绿化带,并拆除40余棵线杆。同时,公交车双向通行,新增由东向西方向公交站点一处。
普利街多年的老住户张女士说,马路宽了,心里也更舒坦了:“原来的路没现在的一半宽,路南边有个1路站牌 只能从西往东走,想往西走得去共青团路坐车。现在公交车双向都有,想去西市场、华联啥的都挺方便。”
如今的普利街,俨然是繁华都市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公交干道,干净整洁,却再也寻不到当年的味道。相邻的综合商圈喧嚣热闹,更衬得普利街繁华落尽,归于平淡。也许这就是许多老街巷的共同命运,他们是一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也终将融合于这座城市不断前行的脚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