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看两会:山东适应新常态 敲开核桃放缓GDP
来源:大众网 2015-01-29 13:56:00
今年省两会期间,大众网首次启用虚拟演播技术,推出特别节目——数据看两会,通过主持人生动诙谐的语言和一张张图表,解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数据,通过形象有感的表达,直观解读热点话题。每个季度,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的设区市,要向省级财政交纳不菲的“罚款”,用于补偿空气质量改善的设区市。
编者按
今年省两会期间,大众网首次启用虚拟演播技术,推出特别节目——数据看两会,通过主持人生动诙谐的语言和一张张图表,解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数据,通过形象有感的表达,直观解读热点话题。
数据看两会(2)山东适应新常态,敲开核桃放缓GDP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山东也提出要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本期“数据看两会”,带您看看“新常态”下的山东发展。
增速放缓:不以GDP论英雄
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种转变正在山东省的各项数据中体现出来。在2014年的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而去年的实际增长速度则比这个目标降了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今年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今年GDP增速定下了8.5%的预期目标,比2014年的增速低了0.2个百分点。
增速的放缓并不代表经济水平的下降。2014年,山东省经济生产总产值为5.94万亿,同比增长8.7%,超过了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2014年全国GDP同比增长幅度1.3个百分点。目前山东省GDP总量已经与荷兰等国不相上下。而今年的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指出,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怎样才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的答案是: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工夫。
简政放权:省级权力事项几乎“对半砍”
省委书记姜异康曾说:“山东要争当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拿出更大勇气,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去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先拿自己“开刀”,简政放权、自我革命。去年全年,山东省省级权力事项几乎减少了一半,由7371项精简至4227项,行政审批事项也再削减170项。
2014年8月1日起,山东围绕清权、减权、优权、制权四个关键环节,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69家省级部门及单位已按照时间表率先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也在同步推进。
民生改善: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去年,山东省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2万人,比预计目标分别高了18.5万人和11.2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11.2%,相比同期全国同期的增长水平分别高出1.9和2个百分点。除此之外,上调居民基础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等,都表明山东在民生改善领域走在了前列。
大气治理:首创“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
去年4月,山东调整了考核的“指挥棒”,突出转型发展和质量效益的指标权重,更是新增了空气细颗粒物浓度现状及改善率等指标。为了提升地方对大气治理的积极性,山东在全国首创了“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每个月的空气质量状况都在网上公布,排名先后一目了然。而且,每个季度,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的设区市,要向省级财政交纳不菲的“罚款”,用于补偿空气质量改善的设区市。2014年,省级财政向17市发放生态补偿资金21335.5万元,各市共向省级财政上缴生态补偿金413.5万元。2014年底,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09.6万辆,完成国家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256%。
治理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2014年,山东省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其中,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82μg/m3,同比下降16.3%,17个市同比均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42μg/m3,同比下降11.3%,其中14个城市同比改善;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59μg/m3, 同比下降16.9%,17个市同比均改善;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46μg/m3,同比下降4.2%,其中13个市同比改善。 (大众网记者 孙乘昀)
责任编辑:王哲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