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保护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 累计投入10亿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7-07 11:21:00
近日,在山东省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上,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通报了山东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情况。据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最新调查情况,现在全省曲艺曲种能坚持正常演出的只剩10余个,技艺精湛的老艺人所剩无几,传承队伍后继乏人。
近日,在山东省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上,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通报了山东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情况。《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保护。国家、省和地方配套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受益民众超过500万人。
集中开工文物保护重点工程88项
山东省根据全省区域文化分布特点,打破现有行政区划,提出了“七区两带”(曲阜、淄潍、泰山、黄河三角洲、半岛、沂蒙、鲁西等片区和大运河、齐长城两条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的战略规划,并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制订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建设规划,集中开工文物保护重点工程88项。国家、省和地方配套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受益民众超过500万人。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该条例中明确指出,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所涉及的建筑物、场所、遗迹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山东原有34个剧种
目前仅存24个
地方戏传承人才匮乏是山东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有300多个地方剧种,平均每年有一个剧种在消亡。“文革”前,山东有34个剧种,目前仅存24个,经常演出的只有十余个,其中包括九个“天下第一团”。
据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最新调查情况,现在全省曲艺曲种能坚持正常演出的只剩10余个,技艺精湛的老艺人所剩无几,传承队伍后继乏人。
我国现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324名。“山东已建立传承人收徒传艺机制,要求每个代表性传承人至少收徒3名。”徐向红称,目前,全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收徒12390名。
责任编辑:王哲
更多新闻
- 山东非遗保护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 累计投入10亿
- 山东纪检监察机关前5个月查办一把手违纪案件205件
- 山东抽检16个批次面食铝超标 6成北方人摄铝过量
- 山东严禁以钱择校以权入学 高校点招将被问责
- 山东去年土地领域行政案件最多 行政不作为败诉率最高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