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8月4日讯(记者 王哲)现代农业如何既增产又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多赢?山东沂南双堠镇走出了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当地埠口村被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菜峪村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绘出一幅“田园好风光”。
双堠镇位于沂南县城西南30公里,辖30个行政村,61个村民大组,4.5万人口,面积156.18平方公里,是沂南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双堠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是著名的樱桃之乡、西瓜之乡,也是优质石英砂生产基地、沂蒙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彩蒙休闲旅游度假区。
2013年,双堠镇粮食产量达到1492.5万公斤,植树造林5600亩,推广秸秆还田1000亩,配方施肥120吨。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大棚内食用菌育出新理想、彩蒙山大樱桃产出远影响、蒙河边鲜丝瓜做出大文章、国道北小西瓜走上名牌榜、桃花山陆地桃营造好风光、磊石沟笨地瓜闯出好市场、埠口村老油桃焕发新气象,全镇现代农业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的格局初步形成。
据双侯镇党委书记张京柏介绍,双堠镇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自我品牌的塑造,双堠西瓜获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彩蒙樱桃、埠口油桃通过国家绿色无公害认证。在临沂市优质农产品擂台赛中,黑山安大樱桃、双堠西瓜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樱桃、油桃、西瓜、丝瓜、地瓜等“两桃三瓜”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2年底,双侯镇党委政府选取班子战斗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和平村作为试点率先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和平村试点工作,全镇61个村民大组全面实施、规范推进。和平村、尚店村“以权入股”效果明显。现如今,全镇已拥有各类农业合作组织76个,家庭农场 1个,樱桃合作社、油桃合作社、西瓜合作社、沼气合作社、烟草合作社、蔬菜合作社等运作规范,信誉较好,呈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双堠镇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注重用科技进行支撑,大幅增强农业科技水平,聘请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大学专家对全镇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现代农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以齐鲁三农科技服务网为载体的物联网及东梭庄现代农业科技园、和平村现代农业生态园、菜峪村现代农业文化园“一网三园”建设顺利推进。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全面运行,2013年10月,山东省农科院举行了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站点挂牌仪式,这也是山东省内唯一的乡镇级农业科技服务站点;同时与重庆孚威科技公司的电子交易与网上推介的项目全面启动。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甜樱桃矮化技术,瘠薄地花生、西瓜、玉米三种三收等科技推广项目进展顺利。
双堠镇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集预报预测、人影作业、信息传递、远程诊疗、应急指挥、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镇气象服务站、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彩蒙山顶远程控制增雨烟炉顺利启用,人工增雨、消雹作业效果明显。物联网技术全面启动,实现网络联动、远程监控、远程诊疗、短信互动,构筑起现代农业发展坚实的保障。
此外,双堠镇聘请同济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对彩蒙山进行总体规划,打造休闲旅游胜地;对红色专线双堠段万泉山进行总体规划,与孟良崮景区、大青山烈士陵园等相连接,打造红色教育景观;在佛住、岩岭一带立足十八罗汉等佛教资源规划药师佛景点,打造佛教文化景区。在桃花山水库周边规划3000亩陆地桃大型园艺观光旅游区,与镇内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相衔接,打造蒙河两岸及205国道以北生态观光农业区。临沂东方旅游度假区、桃花山陆地桃大型园艺观光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启动。
张京柏说,2014年,双堠镇继续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农村增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实施“1126”工程。即依托一条河流(蒙河),立足一条道路(205国道),建设两个示范区(彩蒙山优质林果示范区、蒙河两岸及205国道以北现代农业示范区),突出抓好六大主导产业(高效蔬菜、健康养殖、优质烤烟、生态林果、特色粮油、品质食用菌),推进四项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农业示范基地,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全方位激发和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产业规范升级,努力打响“现代农业看双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