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山东

蓝色半岛:左手中韩自贸区,右手“一带一路”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作者:李剑桥 刘 珅 娄 花 王 滨   2014-11-20 09:34:00

11月18日举行的“蓝色经济大家谈”2014财富对话活动已是第五届了,与以往不同的是,除继续关注我省蓝色经济发展之外,活动还首次引入财富对话的模式,探讨产业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融合之道。作为我省蓝色经济的龙头,青岛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起航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编者按:

  11月18日举行的“蓝色经济大家谈”2014财富对话活动已是第五届了,与以往不同的是,除继续关注我省蓝色经济发展之外,活动还首次引入财富对话的模式,探讨产业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融合之道。

  下面这组稿件即是根据采访活动形成的报道,敬请关注。

  □ 李剑桥 刘 珅 娄 花 王 滨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青岛为代表的我省半岛地区拉开了“蓝色经济”的大幕。如今,这片“蓝海”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韩自贸区

  何时“落地”

  从刚结束不久的APEC峰会上传来“重磅利好”: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根据商务部消息,中韩自贸区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贸易额最大,综合水平最高的自贸区,它的建立将会极大刺激双边贸易。

  据了解,根据中韩自贸区谈判时间表,自贸区年内将完成全部谈判,并争取明年尽早签署中韩自贸协定。当前关于自贸区“落地”何处引发一众猜想,在这方面,我省竞争力优势突出。

  作为隔海对望韩国的山东半岛,桥头堡的地位不言而喻。据了解,早在2012年,我省就提出了《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将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范围划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涉及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市,面积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0万人。中韩自贸区无疑是我省落实该方案、先行先试的一大机遇。

  “示范区建设是山东省的重大机遇。这一安排有助于提升山东省的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山东蓝色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贵斌认为。

  今年8月15日,青岛市政府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北部启动建设中韩贸易合作区,规划17.4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3.76平方公里;近十年来,韩国一直是烟台市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目前烟台市四成进出口企业与韩国有贸易往来,对韩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多达1636家。

  从全省看,当前我省已经成为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最多的省份。据统计,目前有5800余家韩国企业在我省“落地”,韩国在我省投资额为82亿美元,占韩国对华投资的23%。

  “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金融业务先行先试。抓住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契机,争取将青岛市列为自由贸易区金融先行试点城市,逐步建设成为面向日韩的离岸金融中心。”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胡金焱教授建议。

  建设“一带一路”

  双向桥头堡

  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又有了深入的进展。我国将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推动及早投入运作,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

  就在今年2月,我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青岛市召开,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和滨州7市本着“陆海统筹、融合互动、互利共赢、一体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推动实现“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并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主动牵手“一带一路”,我省优势明显。当前我省18家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共聚集企业2100家,其中海洋主导产业企业1252家,占59.6%。

  以我省蓝色经济示范的“四区”为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自由贸易港区试点申请上报国务院;烟台东部海洋经济新区完成五纵五横10条主要道路软基处理,国内首家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正式启动;滨海海洋经济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1家,海洋经济产业已呈现集聚规模;威海南海经济新区南海新港、客运站等9大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作为我省蓝色经济的龙头,青岛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起航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航线密度居长江以北第一位,港口腹地涵盖沿黄九省一市,陆上的丝绸之路优势明显。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青岛将规划建设“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经贸合作枢纽、综合保障服务基地四大功能载体,打造面向韩日、辐射东南亚、路连中亚欧的枢纽城市。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枢纽城市。

  互联互通前提是“大交通”

  无论是中韩自贸区、“一带一路”,还是我省当前正着力建设的“两区一圈一带”,互联互通都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与会专家认为,互联互通需要产业“联通”,也需要区域连通,但前提是交通的“互联互通”。当前我省已拉开“大交通、大联通”的大框架。

  过去从济南坐火车去烟台,最快也要6个多小时。而在12月10日,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包括青荣城际铁路在内的多趟列车将陆续运行,济南和烟台的“距离”将缩短为3个小时,未来济青高铁建成后,这个时间还望继续缩短。

  更大的交通框架也正在铺就。青荣城际铁路目前已经跟胶济客专对接,始发站设置在青岛北站,明年底计划开通青岛方向;济青高铁东接青岛枢纽,与青荣城际、青日连铁路等衔接,不仅连接济南与青岛以及我省沿海各中心城市,而且作为“四纵四横”太青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我省与京沪高速铁路和石济、石太等客运专线相连,形成山东半岛到京津冀、东北方向和山东半岛去中原城市群、长三角的快速客运通道。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