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表彰优秀教师,首次表彰100名“四有好老师”
来源:齐鲁晚报 2015-09-11 09:37:00
10日,在全市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会上,济宁市表彰了10名“十佳校长”、10名“十佳教师”、50名“杏坛名师”、100名“特级教师”以及100名“四有好老师”。
本报济宁9月10日讯(记者 汪泷 黄广华) 10日,在全市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会上,济宁市表彰了10名“十佳校长”、10名“十佳教师”、50名“杏坛名师”、100名“特级教师”以及100名“四有好老师”。同时表彰了50个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和100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在首次评选出的100位“四有好老师”中,邹城市张庄中学教师高明立也是其中一位。“1997年刚参加工作,我被分配到邹城市张庄中学,一干就是18年。”高明立说。在周围同事眼中,18年来高明立从不抱怨,无论工作有多累,始终展现给学生、同事们的是包容和宽厚。18年来,他曾悄悄地资助过经济困难的学生,节假日和寒暑假挨家挨户家访。“我所带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学生们的风气好、成绩好,也获得了家长们的满意,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据介绍,乔德金等10名校长获评济宁市“十佳校长”,陈玉伟等10名教师获评济宁市“十佳教师”,郑元兵等50名教师获评济宁市“杏坛名师”,刘磊等100名教师获评济宁市“特级教师”,肖霞等100名教师获评济宁市“四有好老师”。其中“十佳校长”和“十佳教师”每人还获得1万元的教科研经费。
另外,任城区李营一中等50个单位获评济宁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胡国平等获评济宁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济宁副市长张继民表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倾注心血教书育人,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今天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就是教育战线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追求,彰显了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示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魂。
获奖感言:
十佳校长
做有思想的教育
干负责任的教学
济宁市育才中学校长 乔德金
“办令全社会尊重的学校,这个口号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学校提出过。”刚刚获得“十佳校长”称号的乔德金介绍,过去提倡要办令社会满意的教育,但育才中学显然把这一高度进一步提升。而且在近几年的发展当中不断将其细化,“我们提出‘普育英才’的育人理念,为进入到育才的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空间。”
在这一理念下,育才中学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口号。乔德金介绍,这是指学生有三分之一一本、三分之一本科以及三分之一特殊类考生。用乔德金的话便是:“片片云彩都下雨。”通过育才人的不断努力,如今育才中学连续三年本科升学率达到70%,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对于“十佳校长”这一荣誉,乔德金认为,这是全社会对育才中学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育才中学教育、教学的认可。乔德金说:“我一直用三句话提醒自己,做有思想的教育、干负责任的教学、办令社会满意的学校。”
“三自三型”教学
赢得专家的好评
邹城市郭里中学校长 谢明亮
“今年评上济宁市十佳校长,我是沾了郭里中学的光。”谢明亮说。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方面,我们坚持从入校第一天抓起。”谢明亮介绍,教学中增加了学法指导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活动。
作为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郭里中学的教学成绩一直很突出。经多年探索,郭里中学研究出了一套适合农村中学特色的管理体制。确立“办高质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教师实行“人文关怀,促专业成长”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实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教育模式。
“作为农村中学,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在硬件方面已经和城里中学相差不多,最缺的就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师资源,”谢明亮说,针对自身实际,郭里中学在课程教学方面,大胆探索出了“三自三型”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实践,“三自三型”课堂教学模式已趋于成熟并编辑出版,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十佳教师
收到学生报喜短信
比获得荣誉都高兴
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 孙伟
全社会对济宁一中有着很多关注,也发出了很多声音。孙伟认为,回应社会关注、百姓声音的唯一方式就是付出。“说什么没有用,要让做的事获得认可才行。”
也正是凭借着这一信念,今年济宁一中的高考成绩可以说璀璨夺目。尤其是过去在全市一向被视为弱项的文科,取得了3人考上南开大学、4人考上山东大学、1人考上中山大学、1人考上四川大学等诸多重点本科的好成绩。
孙伟对此并不满足,他说:“老师最大的成就,其实是我的学生在一中这三年获得了什么,将来走向社会是不是有更好的发展。”所以每当收到已经毕业十余年的自己的学生发来报喜短信,他总是比获得什么荣誉都高兴。
在讲台上站了22年,孙伟在济宁一中这个平台上获得过许多荣誉。他坦言,这个荣誉,对我是一个激励、一个鞭策。过去教育讲究“师道尊严”,如今必须要学会转换角色,立足于为学生服务。
根据孩子的差异
推动个性化教学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 王秀萍
1996年参加工作,2010年进入孔子国际学校,王秀萍在小学数学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9个年头。
看着手中红彤彤的证书,她说:“这份荣誉,其实不单单属于我个人。”在她的教学理念里,“团队”这个词始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由于国际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平日里的工作不仅是教学,学生们的生活她也要负责。“在工作当中碰上的困难,既有教学上的,也有学生的生活上的,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整个教学团队总会一起发力。”王秀萍谦虚地说,“十佳教师”的荣誉其实属于国际学校的每位辛勤工作的老师。
在王秀萍最喜欢的格言中,有一句是“不比智商,比情商”。她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工作当中态度其实更重要,“教育是一份‘爱’字当头的工作,她要兼具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宽容之心。”所以王秀萍告诉记者,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上的差异,今后她要努力针对每个孩子打造个性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报记者 汪泷 黄广华
责任编辑:张帆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