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山东细分给市长8项责任
来源:大众网 2016-01-02 08:22:00
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发〔2014〕69号文件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具体负责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省粮食局。
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发〔2014〕69号文件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31日,山东省发改委对意见进行解读称,意见明确了17市市长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的8项主要责任,并要求,重点对各设区市政府,在增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增强地方粮食储备能力、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落实保障措施6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考核。
山东省发改委介绍,《实施意见》的总体框架保持与国务院文件衔接,分10个部分29条以及1个附件。10个部分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动和保护种粮积极性,管好地方粮食储备,增强粮食流通能力,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推进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强化政策措施和监督考核。附件是《山东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意见在内容上重点强调了四个方面。
在加强粮食生产能力上,强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城镇化建设后复垦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进行保护,编制实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提高种粮比较收益,充分调动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
在加强粮食储备能力上,强调按照国务院要求、全省总体布局和当地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优化地方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制度,提高地方储备粮监管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分梯级粮食储备新机制。
在加强粮食流通能力上,强调制定实施山东省《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在全国率先建成与全省粮食收储规模和保障供应要求相匹配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粮食物流网络,加强产销协作,完善粮食调控机制,加强粮食监测预警和粮食市场监管,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在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措施上,强调建立粮食安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涉及粮食安全的生产、流通、储备等重大问题,加强对各市人民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督促检查,并定期进行考核,同时,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审计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要求各设区市政府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市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山东17市市长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的责任主要有8项。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管好地方储备粮,确保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良好、调用高效;四是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五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六是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七是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八是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引导城乡居民健康消费。同时,为确保市长责任落到实处,《实施意见》要求各设区市政府将粮食安全市长责任细化分解到所属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并加强督促检查。
作为《实施意见》附件一并印发的《山东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共11条,明确了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的对象、组织、步骤和原则,并对考核内容、评分办法、实施步骤、结果运用、工作要求等具体事项作了规定。重点对各设区市政府在增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增强地方粮食储备能力、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落实保障措施6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考核。
意见要求,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具体负责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省粮食局。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设区市政府给予表扬,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资金安排和粮食专项扶持政策上优先予以考虑。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设区市政府,应在考核结果通报后一个月内,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整改措施与时限,同时抄送考核工作组各成员单位;逾期整改不到位的,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粮食局约谈该设区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必要时由省政府领导同志约谈该设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因不履行职责、存在重大工作失误等对粮食市场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李兆辉)
责任编辑:王洪来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