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章丘市委书记给市民当“导游”:去年政府干了啥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蒋龙龙   2016-01-12 09:00:00

1月10日,章丘组织了由市民、网友、驻地大学生共30人的市民巡访团,对章丘全市15个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进行了观摩,让群众代表实地检验章丘市委市政府一年的工作。据悉,随着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到2017年,章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每年新增农民工就业6000人,每年实现1.5万农民工随迁家属落户城镇。

  

  1月10日,章丘组织了由市民、网友、驻地大学生共30人的市民巡访团,对章丘全市15个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进行了观摩,让群众代表实地检验章丘市委市政府一年的工作。章丘市委书记江林陪同巡访团参观,现场更是直接当起了“讲解员”。记者了解到,章丘市已将煤矿全部关停,将推进工业转型,并借助“北四厂”搬迁,打开城市向北发展空间。

  

  煤矿已全部关停,推进工业转型

  章丘市是工业强市,但在新常态下,也面临着工业怎么转型升级的问题。10日上午,巡访团首先来到位于官庄街道的伊莱特重工项目。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输气法兰、风电法兰等大型环形锻压件。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凭着过硬的技术,去年实现了逆势增长,上半年新上了一台十万吨的耐磨钢球生产线。

  当天巡访团还参观了位于枣园街道的中铁十四局建筑产业化基地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高铁专用轨道板和地铁盾构管片。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于2015年3月签约,5月份开工建设,10月份就已经投产。该负责人介绍,住宅产业化建设方式对减少碳排放、减少扬尘和建筑垃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济南建设的R1线便能用上基地生产的地铁盾构管片。”

  在活动现场,章丘市委书记江林当起了项目解说员。江林介绍,济南市已被列为全国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章丘也正借此机会加快住宅产业化项目布局,“形成完整的住宅产业化生产链条。”

  据了解,为了实现更好的产业布局和更生态的发展理念,章丘已将最后剩余的4处煤矿全部关停,煤炭产业曾占章丘财税半壁江山。尽管此举影响章丘市的税收,还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解决人员的补偿安置问题,但是随着产业布局的逐渐合理,章丘市的产业转型之路将愈加开阔。

  章丘市还借力招商引资,补齐服务业的发展短板。巡访团当天下午来到位于明水老城区的唐人中心城市综合体以及片区棚盖项目。记者看到,唐人中心的商业楼和文化娱乐楼已经建成开业。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已经成为集金融服务、高档居住、商务休闲、美食购物、文化娱乐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每年预计可以接待600万人次的客流量。

  去年“十一”黄金周,济南野生动物世界迁建项目建成开园,章丘成为省会旅游的生力军。台湾观光风情美食城、蓝海领航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也正在开工建设。

  “北四厂”迁出市区,打通向北发展空间

  当天上午,巡访团来到章丘“北四厂”片区改造及生态修复工程现场。“北四厂”片区,原来有明化、热电、鲁明、华饰四个企业,主要生产化肥、化工、造纸和热电,其中化肥厂规模最大,历史最长,1958年建厂,是新中国成立后投建的13套小氮肥企业之一。2005年6月,章丘市对这四家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明化集团。

  虽然贡献了不少财政收入,但是“北四厂”的污染同样严重。“北四厂”靠近百脉泉公园,高耸的烟囱和泉水风貌格格不入。在“北四厂”原址周边,还有12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里面平房、楼房、棚盖、养殖区各种各样的建筑形态都有,久未改造,市民意见也很大,而且“北四厂”还对城市向北发展是一个大阻碍。

  从2014年6月开始,章丘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了“北四厂”整体搬迁工作。如今“北四厂”已经全部搬迁完毕,原址开始进行生态修复和安置房建设,今后这里将和毗邻的百脉泉融为一体,成为章丘市城区的生态宜居之地。利用“北四厂”的搬迁,章丘在“北四厂”西侧沿老的绣江河古道同步启动了生态修复工程。

  记者看到,绣江河古道已经恢复了大片水面,一些园林配套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北四厂”让当天的大学生代表潘兵深有感触。潘兵是章丘市白云湖镇人,目前在山东财经大学就读。“前3年来这个地方,还到处冒着烟,在百脉泉公园都能看到,很影响景观。”潘兵说,市委市政府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来治理,以后章丘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北四厂”搬迁后,加上12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打通了章丘市向北发展的空间。这一片区将与西北方向3公里左右的高铁章丘北站片区一同规划建设,成为章丘城市化的重点片区。

  “北四厂”外迁到刁镇工业园后,由于提高了工艺水平,实现了扭亏为盈,为刁镇的进一步城镇化也注入了很大活力。“北四厂”外迁刁镇同样彰显着章丘市全域城镇化的追求。在规划中,章丘市做出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刁镇市域次中心为支撑、以四大城镇组团为纽带、以新型社区为基础的“一主、一辅、四组团、多社区”市域空间规划体系。

  据悉,随着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到2017年,章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每年新增农民工就业6000人,每年实现1.5万农民工随迁家属落户城镇。

  文博中心免费开放,市民休闲好去处

  在2015年,章丘市还实施了多项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10日上午,巡访团来到了章丘的新客站。据介绍,章丘新客站于2013年5月开工,2015年10月完工,“是山东省县级市建筑规模最大的车站。”

  记者看到,车站的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售票窗口就达到了14个。多位巡防团市民代表告诉记者,虽然车站才刚刚投用了半个月,但是已经从这里乘坐过车辆,车站很上档次。

  今年元旦,作为章丘市十大民生工程的城市文博中心也正式开馆。章丘市文博中心已经成为该市的休闲活动中心、文化博览中心、艺术展示中心和现代科技中心,让浓厚的章丘文化有了新的物质载体,并作为一项文化民生工程免费向市民开放。

  据了解,2015年章丘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着力加强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让改革发展的“蛋糕”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章丘民生工程投入力度越来越大。

  在绣惠街道的章丘一中新校址,不少巡访团成员感叹到,“现在的学校条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章丘市教体局负责人介绍,章丘四中的新校区也已经开工建设,教育设施将更上一层楼。

  记者还了解到,去年章丘的15处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新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职成教中心投入使用。市医院三期工程已全部封顶,中医院新门诊病房综合楼将投入使用。3000辆城区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60辆新能源公交车也上线运营。章丘在2016年还将继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为居民创造更好的出行、医疗、教育等条件。

  去年民生工程8成涉及农村

  章丘去年还进一步加大了对扶贫解困、美丽乡村建设等投入力度,“2015年十大民生工程80%以上涉及农村,其中5项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村困难群众。”

  当天上午,巡访团成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垛庄镇十八盘村。据垛庄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八盘村共有242户,753人,其中困难户108户,特困户26户,低保户17户,残疾人16人,贫困发生率在45%左右,是章丘市典型的贫困村,济南市100个贫困村之一。而当天巡访团成员看到的却是一个村容整洁充满活力的山村。

  “原来的十八盘村主干道路面坑洼不平,脏乱不堪,危旧房屋断壁残垣,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垛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帮扶不断加强了十八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当天巡防团还观摩了章历村、朱各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家看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不由得纷纷点赞。

  68岁的市民代表袭建恩原籍为章丘市官庄闫家峪村,虽然目前在章丘市里生活,但是他一直关心着章丘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当袭建恩看到十八盘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时,不由地称赞到,“市委市政府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来改善农村的环境和贫困群众的生活,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担当。”他希望2016年能继续加大对农村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让更多的贫困村民能够脱贫。

  今年章丘市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更多的群众脱贫,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齐鲁壹点 记者蒋龙龙)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