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我们认识了好几个做配件的德国客商,还认识了上海的一位德商协会会长。”21日,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刚刚落下帷幕,第一次参会的济南杰迪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茂细数自己在这次会议上的收获。
这次会议只是济南和德国众多交流平台中的一个。近年来,济南和德国日益亲密。在国际朋友圈中,济南为什么青睐德国?在这种密切的沟通合作中,济南的实体经济发展能够受益多少呢?
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这是济南企业与德国公司合作的主要目的。 受访者供图
同德国公司合作
很多企业亲密接触
21日下午5时许,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忠刚刚送走了自己的德国客人,对这家全国汽车行业自动化设备龙头企业而言,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当天上午,他们针对一项独特的技术与德国HFA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目的是帮助企业在龙头的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一步。
“这是我们第一次同德国企业合作。”王志忠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们还计划在德国设立一个研发中心,接触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同自己一些世界领先技术结合起来,让产品更加稳定可靠,也更加高端。“我们的目标是走向国外的高端汽车市场。”
这几年同德国企业开始亲密接触的济南公司不止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这一家,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超英就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德国。交谈中,他拿出手机,向记者演示了手机中一款珠宝设计软件。在软件中,钻石的大小、颜色、价格可以私人定制,一端连接珠宝商,一端连接用户。“我们现在已经有产品在德国通过代理商销售,德国的客商对这款软件非常感兴趣,认为可以拿到德国直接推广。”
除了这两种方式,济南和德国之间的合作还有更多的可能。“近期我们园区就有一家企业兼并了德国的一家公司,把对方的项目和技术直接拿来为我所用。”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术仁说。
德国企业也感受到了济南的热情,把投资、项目、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带到济南。2016年4月,在济的德资企业只有26家,一年多时间,这一数字就增加到了40多家。不仅是数量上有提升,在增加的企业当中,还有像西门子、费斯托等全球知名公司,实现了量和质齐升。
可以预见,这种合作在接下来还会更多,因为不管是济南的企业还是德国的客人,对交流合作始终保持着期待。这一点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证实,最直观的就是从2015年起,济南连续三年召开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参会人数始终在700人以上,参会的企业也在逐年增多。
对接德国“工业4.0”
提升济南智造水平
企业希望同德方合作,获得更大的发展。对于济南来说,同样如此。
王志忠所在的公司成立于1996年,那时济南的工业已经不像上世纪90年代之前那般强大,后来由于发展步伐较慢,济南的工业一度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短板。这种短板影响济南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拖慢了企业的步伐。“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要想更好地发展,还需要一些集聚效应。”王志忠说,由于济南没有相关配套企业,他们很多配件需要从南方采购,无论在成本上还是效率上,和同行竞争都缺少优势。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济南经济要想有一个持久的发展,还是要发展制造业、实体经济。”济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伟说。因此,提振实体经济,是济南面临的最大课题,济南在努力的同时也一直在寻找一个机遇。
2015年10月,机遇来了。中德两国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其中,“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德国“工业4.0”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随后,济南也提出要把德国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并且把积极对接德国“工业4.0”,大力引进德国中小企业写入了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为什么是德国?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看来,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史上,和德国的渊源最深。此外,“我们和德国的工业合作基础正好互补,就产业梯度而言,我们和韩国没有太大的距离,和日本相比,我们在很多领域也都超过了它,但是和德国相比,在工业制造尤其是精密制造方面,德国可以说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国家把智能制造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如果选择制造强国来学习,首选就是德国。”
在这一背景下,济南与德国的关系更近一步。济南和德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济南的第一家西餐厅、第一家外资银行都是由德国人开办的。”济南投资促进局局长张军说。同时,“我们的产业和德国的主导产业契合度非常高。”济南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白秋生表示。
“我们和德国就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血缘关系’。”在和德国企业打交道的时候,王志忠有这么一个明显的感觉。“很多人看到我们的产品都会问,你们这个是不是模仿的德国风格?”王志忠表示,他们的产品并没有仿照哪个国家的风格,后来他们总结了一下,每个国家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日系的产品一般小巧玲珑,而德国的则是粗狂敦实。“人们有这样的疑问,和咱们山东人的特点有关系,山东人崇尚结实耐用,稳定可靠,而这一点在德国的产品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李传茂看来,德国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也十分开放,这也成为双方能够顺利合作的基础。“我们去日本工厂参观的时候,他们的一些设备、工艺都要遮蔽起来,而德国人很热情,不仅把自己的加工工艺介绍给我们,如果我们需要配件,他们还会主动把配件供应商的电话留给我们。”
济南动手早又快
为企业赢得更多机会
有了机会,下手要快。
“对德国企业而言,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也是他们十分羡慕的。”杨超英说。德国企业也想找到一个途径,和中国的企业取得联系。“对于大多数的德国企业而言,他们有很多好的项目,但是到了中国人生地不熟。”王志忠表示,德国人比较认真,不会“吃着盆里的看着锅里的”,因此,谁先和他们接触并熟悉起来,最终取得他们的信任,谁的希望就最大。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济南在这一方面动手比较早。
之所以有如此迅速的行动,是因为在济南,对接德国“工业4.0”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加快布局、走在前列,这是济南在对接德国“工业4.0”上给自己提出的要求。
“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我们曾经批评过济南,但提出‘四个中心’建设以后,无论是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还是和德国搞跨国合作,还是胶济铁路沿线的布局,都走在全省的前列。”看着济南近期的种种努力,张卫国给予了肯定。
在张卫国看来,在“中国制造2025”里面出现很多关于智能制造导向的产业发展,在这一方面,济南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济南数控二机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一面红旗,浪潮是智能制造方面的领头羊,还有济南量子工程产业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济钢搬迁以后,济南在制造业的换代升级上,在保证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协同发展上也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所以,他认为,济南下一步通过对接德国“工业4.0”,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对德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此,王志忠表示,“我们和德国的合作是一种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签约之后也并不像是签了一个销售大单或者签了一份投资协议的那种感觉,而是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多了一份憧憬。”
对于济南而言,“德国的资金并不是我们追求的重点,我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合作,通过德方的项目和技术来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最终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标准,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高术仁说。
也正因如此,济南在合作中不断地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对内容进行着调整。在21日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除了招商引资项目,还出现了招才引智项目,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摸索出了一条“以项目带人才”的新路子,将项目带动作用贯穿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全过程,从根本上提升济南的实体经济水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雅菲 见习记者 刘晓)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具有本地户籍、在城区无住房的房客子女可就近享受中小学义务教育。2.对具有当地户籍、在城区无住房、能提供经登记备案长期租赁证明的家庭,探索实行义务教育适龄子女就近入学。[详细]
用出租车监测PM2.5,听起来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主意。记者从济南市环保局了解到,近日济南市环保局与山东大学大气监测课题组联合开展出租车移动平台大气颗粒物监测项目,试点取得了成功,为道路扬尘精准治理和考核提供了技术手段。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利用...[详细]
而二环西路南延高架路已与二环南路、南绕城高速成功“牵手”,也将于本月底通车,地面道路施工也将加快。为了让市民出行更舒畅,济南市交通运输委开展了城市道路设施维护“百日提升”和啄木鸟行动,2017年维修整治总量超过2016年全年3倍,济南的道路设施、大街小巷...[详细]
“恋爱可以短暂绚烂如烟花绽放,婚姻却需要二人细水长流地在柴米油盐间共同经营。市中区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李江告诉记者,每年该庭审理案件超过一千件,其中六七百件都涉及离婚案件,不少案例令人扼腕。[详细]
济青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西起济南市,经章丘、邹平、淄博、潍坊,东至青岛,预计2018年底建成通车。一号通道——西进接入京沪东线,出行服务方向主要为山东省内潍坊北部、东营、滨州、德州等鲁西北地区以及我国京津冀、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详细]
近日,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培育市场供应主体,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等,方式包括盘活存量房,改建房用于租赁,增加新建租赁住房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