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助推动能转换

2018-04-17 08:41: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王希涛 李娜

  调动企业参与度增加“创新源”

  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吕兆毅认为,新旧动能转换对于济南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抢先抓住这个机遇,不能仅依靠政府,还要把大型企业家汇集到新旧动能转换中来。政府可以邀请大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召开座谈会,适当给他们施加压力,从企业的角度征集意见,为新旧动能转换汇集智慧,作出贡献。此外,企业入驻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离不开大量资金,政府可以为有意向入驻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创新型企业贷款作担保。

  吕兆毅表示,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创新源”,济南高校较多,而全球一流大学正在进行“第二次大学革命”,担当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三使命”,由“研究型大学”跃升为“创业型大学”,大量培养和输出创业型科学家企业家。科研机构拥有大量知识产权,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大量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源”。企业是创新主体,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界原始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太少,购买大学与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太少,与大学、科研机构对接互动太少。

  对此,吕兆毅认为,政府不仅要投入巨资设立各类科技计划和扶持双创基地,增加“创新源”,而且要大力组织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对接、互动,高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与创新创业工程。另外,对旧动能型大中企业制定扶持政策,实行“一企一策”、“一企两能”,鼓励自主创新新动能项目。利用济南原有的科技基础继续重点发展原创性、颠覆性的高科技、硬科技、黑科技、科幻科技创新项目,力求标志性新动能项目达到全球首创领先水平。

  此外,吕兆毅称,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应创建“激励首创、先行先试”的“转换”创新体系。政府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标志性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规划设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成共识需要较长时间。”吕兆毅表示,要在规划设计期间,同时抓紧建设已经确定的标志性项目,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建设进度,为省内乃至全国其他区域做出表率,提供经验借鉴。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沈飞认为,新旧动能转换要尊重人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当前人的因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经济的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更是须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最重要的就是把发展方式转向更多依靠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做好人才服务本质就是要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制度的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人才环境的营造比其他要素的聚集显得更为重要。济南应着力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平台,营造吸引创新人才、产业人才的环境,使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皆能为我所用。

  除了吸引人才,沈飞表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要解决科技人员支配科研资金的的主动权,将科技人员从大量事务性的琐碎工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要降低从事科研及科技创新的资格门槛,即要进一步减少和取消由市场或企业自身可以决定的“资质”和“上岗证”,把大中专毕业生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各种“考证”中解放出来,并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双创”工作之中,要让创新成果说话,让市场消费者说话。

  沈飞还认为,要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增强一线科技工作的力量,使科技资源向一线工作者倾斜。提高科研部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完善科研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正向激励的力度。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各种人为限制,切实解决科技人员离岗离职创业、社保转移接续、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个人收益等突出问题,切实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此外,沈飞称,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快打造新经济发展平台。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创业与创新的联动,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并通过技术、产品、模式和服务创新带动落后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济南不仅要向国内外一流看齐,更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突破,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和优质品牌。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智力,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行为。

  发挥开放的乘数效应

  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博士袁春晓表示,今年2月,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提到,用开放助力动能转换,完善开放环境,重塑开放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在经济学上是指一个国家与另外一个国家有贸易、金融等经济往来,即一个国家在超出它本身的市场范围内利用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参与国际分工。开放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无疑是在一个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通过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更加精细的国际分工倒逼旧动能转型升级,同时借鉴发展国际市场中适合自己的新动能。利用开放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开放的升级必定会促进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

  袁春晓认为,开放升级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拓展过剩产能化解空间,山东虽然没有被直接纳入“一带一路”的国家顶层设计中,但化解过剩产能可以作为山东融入“一带一路”的切入点;二是要让优势产能走出去,因地制宜培育新动能,发挥山东传统产能优势,因地制宜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配合国家“走出去”政策,以推动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为依托,为国际市场需求精准把脉,在多元化市场需求中挖掘新动能;三是要让高级要素引进来,技术溢出促进旧动能转型升级,利用好国外高新技术的溢出效应,缩短自主研发周期,促进旧动能的升级换代,迅速参与国际竞争。同时,积极推广自贸区可复制的创新制度模式,配套建立招商引资促进机制,打造对高级要素有环境黏附性的平台;四是要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在传统特色产业中发掘新动能。山东作为孔孟之乡,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输出,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从中开发新模式,挖掘新动能。尤其是要推动中医、传统中式服饰等传统特色产业在开放环境中的发展,打造山东培育新动能的新对象。东阿县投建的世界级滋补养生阿胶健康小镇将作为中国名片向全世界旅客展示。

  袁春晓称,山东要发挥开放的乘数效应,把握深化改革的大势,更加精准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才能在更大市场范围内汇聚起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合力。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激活创新要素

  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学军认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质是通过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激活各类创新要素。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作用,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吴学军表示,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质是通过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生产要素配置和利用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使原有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另一方面会形成新的发展动力,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要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只有创新。凡是能够引起生产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的创新,都能够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所以,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质是通过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

  吴学军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激活创新要素,创新离不开创新要素,创新要素包括人才、信息、资源等。创新主体根据市场需求信息与技术进步信息,捕捉创新机会,产生新思想,在合适的经营环境的引导下,利用可得到的资源,通过组织管理形成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人才激励重于技术开发,营造环境重于集聚要素。因此,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本质上要求通过市场创新激活创新要素,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着力激发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

  吴学军认为,需要着力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激活创新要素。一是建立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使一批拥有创新技术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壮大,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在国内外各类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把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接单位,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水平,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二是用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赋予新旧动能转换最优的发展环境,去推动市场和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三是坚持把引才用才作为激活创新要素的“发动机”,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科学布局制定生态空间控制规划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所教授孟振农认为,新旧动能转换对济南长期发展的战略意义不容置疑,但建设区紧邻黄河,固有的水文、地势决定了长期的风险存在。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尊重自然现实,以建设之初的科学规划来规避自然风险。要注重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新动能发展项目在注重环境友好的同时,还应该是节约资源的、循环利用的,防止新的发展的可持续程度降低。此外,应该解放思想,在评估评价体系中深化改革,尽快使绿色可持续的评估体系落地。

  孟振农向记者介绍,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区域地势低洼,黄河是这一区域主要的洪涝来源,有资料显示黄河水面已经高出堤外3-5米,高出市区最低洼处近10米。因此,应尽快组织有关力量对该区域乃至该区域以北的范围进行精确测绘,拿出高分辨的微地貌详图,以此作为规划布点的可靠基础资料。将园区、住宅、商业街区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势低洼的区域留作生态隔离区或潜在湿地建设区。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对存在生态风险的关键区域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以抵御原生灾害,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建成区建筑要预先考虑防洪、排涝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孟振农称,要在建设区制定详细的生态空间控制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建成区范围,防止再出现“摊大饼”现象。该保护的区域要严格保护,如小清河源头、水库周边、河道附近等,除去现有划定的河滩地、滞洪区、水源地保护区外,新增一些不宜建设的区域,留作生态缓冲区。在该区域内,要加强植树造林,农田林网和经济林、景观林都要形成一定规模的群落结构,以保障生态屏障的功能,同时也形成有效的生物廊道。

  孟振农表示,建设中不能“贪大求洋”,要注重引入乡土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园区绿化要适当控制引进物种和植材,防止大树进城,防止外来物种进一步造成危害。乔灌草藤合理搭配,优化群落结构。园区周边、生态隔离带要有针对性栽植污染吸附植物和必要的污染指示植物,形成合理的植被生态空间。使园林、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林景观相互呼应,建成区与生态背景和谐。

  新旧动能转换应大胆创新

  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陈学中认为,新旧动能转换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革命性变革,需要寻求新思维、新方式、新机制和新平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要借助信息技术革命、产业升级、消费者需求升级的机会,利用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形成新型企业、商业乃至产业的组织形态。要充分发挥共享机制的优势,要拥有系统思维和开放思维,构建携河新区的共享经济模式。要进一步发扬企业家精神,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适应新业态和新模式,融入新业态,创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陈学中称,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开发过程中,注重打造产业链,形成具有溢出效应并可持续的产业优势。尤其是借助本地计算机信息化优势,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体。济南传统工业和重工业比较有优势,应该着眼于济南市产业链的末端和新技术的研发端,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用新技术带动新产业完善传统产业链。要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注重发挥本地教育资源,同时,对急需人才,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培养。

  此外,陈学中表示,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创新过程,应大胆创新,变革政府体制设置理念,将管理和治理理念变革为服务和共享理念,采用共享机制,建立法制环境下大部制的具有综合性且灵活性的适应能力强的政府部门。既要制定新区内的市场运行机制,更要遵守和执行市场机制。要大力吸引人才,并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和人才发展的配套机制,既要有人才引进机制,更要有人才服务机制。

  陈学中认为,新旧动能转换要站在国家层面的高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新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战略,充分利用全球要素,拓展济南发展的新市场。要营造依法行事的法治环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领及服务作用,建立区域发展新模式。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