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记者 岳璋 济南报道
累计新建改扩建教育设施43处,新增学位4.7万个,确保适龄儿童顺利入学……今年,槐荫区把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教育强区攻坚行动列入全区“十大攻坚行动”,聚焦群众“上好学”需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获得山东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济南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引领区等荣誉。8月13日,济南“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槐荫区专场举办,槐荫区副区长、新闻发言人逯明就槐荫区将如何进一步打造教育强区答记者问。
逯明表示,2021年以来,新建改扩建教育设施43处,新增学位4.7万个,确保适龄儿童顺利入学。突出“软实力”,强师队伍建设再提效。槐荫区完善“一轴四驱多圈层”教师研训体系,成立青年教师“慧教”成长学院,实施“双名”人选、35岁以下青年教师、新教师梯次培养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能力;2021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教师1153人,师资结构持续优化。119名教师、19个教育成果在国家级、省市级评选中斩获佳绩。瞄准“新动能”,数字智慧教育再升级。全力创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启动槐荫区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建设,遴选4所实验校探索构建区域“智慧作业”系统,1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无感知数据采集”示范项目,1所学校入选济南市未来学校数实融合发展项目实验校。
槐荫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成立12个幼教集团和1个合作办园幼教联盟,着力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升保教质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强校扩优”,先后与济南外国语学校、杭州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历城二中教育集团签订学校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办学学校增至14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教育集团管理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将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纳入特殊教育学校业务范围,开设了学前教育班和中等职业教育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济南理工学校已开设9个专业,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等6个专业入选联办五年制高职专业试点;强化校企合作,与润华、比亚迪等38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向式”输送,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同时,槐荫区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品牌教研引领月”、初中“慧学课堂”复习建构课等活动,提升“慧学课堂”教学成效,研究成果获评全市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入选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径,成立槐荫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联盟,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名班主任共同体项目化研究,成立全市首个区域少年警校,启动“槐荫心桥行动”,提升学生德育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一体两面”体育工作新模式,实施“一条龙”体育发展新动能项目,2所小学分别建成排球、摔跤后备人才基地,槐荫学子在国家级、省市级体育比赛中夺得团体(个人)冠军49个。升级打造“家住槐荫 ‘育’见成长”主题活动,利用优势场域资源,创新开展美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建立槐荫区青少年眼健康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美舞台·最槐荫”、“强赛道·醉科技”等活动,构建“学校+实践基地”五育发展共同体,协同育人机制日益完善。
下一步,槐荫将锚定目标、靶向施策,坚持教育投入只增不减、扶持只增不减、力度只增不减,深化教育强区建设,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增强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
坚持育人为本,在立德树人上持续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提高德育课程实效性和学生核心素养。建设成长场域资源库,强化医教协同,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和研学资源图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教师为基,在强师惠师上持续用力。深入打造“爱在槐荫·德润人心”师德师风建设品牌,实施新任干部培养工程、名书记名校长培育工程、后备干部储备工程,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开展教师精准交流,加快实现区域师资均衡配置。
坚持普惠均衡,在扩优提质上持续用力。深化与优质基础教育集团的合作,全面落实集团化办学改革,做强头部优质学校,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分布,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力促优质资源更均衡。突出数字赋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线上共享共用,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以教育之力厚植群众幸福之本。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