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刘帅 济南报道
此前,《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年)》获批复并印发实施,这是济南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首个获批实施的公服设施类专项规划。
《规划》明确,秉承济南历史文脉,打造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和泉城特色的“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一
根据规划,济南将以城市中心为主体、区县级中心为骨干、街镇和邻里中心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网络型城市公共文化中心体系,形成“两轴三带、四核一副、多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结构。
其中,“两轴”是指泉城历史文化轴和城市现代文化展示轴。
“三带”是指黄河生态文化带、齐长城历史文化带和胶济铁路文化带。
“四核一副”是指老城历史文化核心、CBD东部文化核心、西客站西部文化核心、大桥组团北部文化核心等四个文化主核心,以及莱芜文化副中心。
“多点”是指商河、济阳、长清、平阴、章丘、钢城等区县文化中心。
从规划中不难看出,济南对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大桥组团的重视。
该规划及现状保留省市级公共文化设施88处,其中,规划新增省级公共文化设施5处,济南起步区大桥组团3处,分别是省青少年宫新馆、省市规划展览馆、山东省自然博物馆、预留省级馆1处;规划新增市级公共文化设施15处,其中济南起步区大桥组团8处,分别是市档案馆新馆、市党史方志馆、市非遗馆、黄河大剧院、特色馆群、市科技馆北馆、市博物馆新馆、市电视塔、临空组团1处稼轩文化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自然博物馆此前落户章丘区绣源河畔,而今在起步区预留新址,显示济南着力打造大桥组团北部文化核心的决心。
二
在布局上,济南已率先发力。下一步,还需做好多方面的文章。
“致广大而尽精微”,一方面,要塑造城市文化地标,另一方面,则要构建普惠共享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济南将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配置街镇级、社区(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覆盖城乡、普惠均衡、网络健全、多元活力、服务优质”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其中,对“省级—市级—区县级—街镇级—社区(村)级”五级设施配置体系中的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街镇级公共文化设施、社区(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做了明确规定:各区县原则上规划1处文博中心(一般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1处文化活动中心(一般包括文化馆、青少年宫等)。部分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两中心配置内容,或单独规划某类场馆;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街镇级公共文化设施,每3万-8万人规划1处街镇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含文化站),不足3万人的街镇,至少配置一处;有条件的街镇结合自身特色,规划街镇文化展示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并可增加公共旅游服务功能;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按照村庄类型不同进行规划,每村均规划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室外文体广场。
文化的根本,在于服务人民。
全面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最终落脚点,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无论是“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高要求,还是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范围等的实际操作,都是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圈”出群众幸福感,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
三
规划还首次提出构建“特色博物馆+城市书房+新型文化设施+活化利用文保单位”的特色文化设施体系。
大格局谋划,放眼齐鲁挖掘文化内涵,规划儒学博物馆、中华医学博物馆等能展现齐鲁文化的场馆,以及泉水博物馆、辛弃疾纪念馆等展现济南文化的场馆。
像儒学博物馆、中华医学博物馆等展现齐鲁文化的大型馆集中布局在济南起步区大桥组团中央风貌绿轴两侧;像泉水博物馆、李清照纪念堂等小型设施分散布局在老城区的“一湖一环”地区以及莱芜区,或结合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进行配置。
同时,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小而美”的特色民间博物馆。
在新型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鼓励发展科技前卫型文化设施、创意型文化设施、“三创”型文化设施,打造新型文化设施集聚区。比如,在城市公共中心、重点地段和都市商圈,鼓励引入社会力量,结合商业购物中心等建设“文化+”新型文化综合体,发展“文化+虚拟沉浸式体验”、“文化+新消费”、“文化+潮玩+电子竞技”等新型文化业态,吸引青年人。
另外,在保证公益性前提下,还鼓励各级各类文化设施采用混合用地方式与商业复合建设,或与体育、养老等公益性设施合建,制定各级设施复合建设要求。挖潜盘活存量空间,鼓励利用现有存量建筑,进行空间改造和结构加固,作为公共文化设施使用。
文化之于城市,犹如灵魂之于肉体。放眼望去,未来10年的规划已跃然眼前,济南在迈向“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的路上,目标笃定、步履未停。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