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物丰成,看市中丰收好图景丨四季看市中·振兴

2024-10-10 09:35:42 来源: 新黄河 作者: 杨雯雯

家里的5亩农田里种植着玉米、谷子、地瓜,山上还有核桃树、花椒树,家门口的小菜园里白菜、菠菜、韭菜、大葱、胡萝卜长势喜人,还有几株月季花点缀着美好生活……眼下,在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石崮沟村的吴延法老人看来,这就是最好的日子。

“前段时间,山上的酸枣成熟,我还摘了几百斤,卖了1千多块钱呢。”吴延法笑道,眼下,村里正在实施山体恢复项目,预计到明年,他种在山下的150棵白皮松也能在山体绿化过程中派上用场,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白天在田里劳作,到了晚上,吴延法还会到村里的广场上,一边观看“崮乡源”艺术团带来的表演,一边跟四邻八舍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我老伴儿也在艺术团里跳舞,每到周末,她们还会在‘四季村晚’上演出。”说这话时,吴延法脸上是遮不住的笑意。

同样遮不住笑意的,还有隔壁石匣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荣华。这段时间,王荣华忙着举办“仲秋红”蒸食大枣采摘节。

十多年前,石匣村村民在村集体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嫁接了“仲秋红”蒸食大枣。“早期,由于上山的道路不通,大枣成熟后,只能等待小商贩来收购。但是商贩收购能力有限,村民还得自己想办法背到山下,到市里的批发市场去销售。”王荣华介绍,前几年,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开始对通往大寨山的道路进行硬化,“总共硬化了3700米”。

路通了,“仲秋红”大枣的名气也得打出去。秉持着这一想法,村两委班子与驻村第一书记集思广益,开始筹办“仲秋红”蒸食大枣采摘节。

“这个蒸熟的大枣太甜太好吃了,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儿,皮薄肉多,营养价值又高,我今天得多摘点带回去。”采摘节现场,市民们对石匣村大枣赞不绝口。

“今年村里的300亩仲秋红大枣产量预计在1万5千斤左右,通过采摘节,差不多都能销出去。”王荣华介绍,如今,不止石匣村,在兴隆街道、党家街道,甚至南部山区,都有了“仲秋红”的踪迹。伴随着“仲秋红”大枣的“走红”,石匣村也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打造万亩枣园,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如今,万亩枣园正在积极筹划中。同时,我们还计划结合村里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发展香椿芽、小米、蔬菜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举办采摘节,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王荣华笑道。

这边厢,石匣村的采摘致富梦正在编织;那边厢,窦牛农场的采摘研学之旅已然精彩上演。

窦牛农场位于党家街道土屋村,是一个集农业生态、家庭采摘、春秋游玩、亲子活动、露营餐饮和共享菜园于一体的亲子农场。

“助力村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这是窦牛农场成立的初衷。自年初正式营业以来,农场已吸纳了周边不少村民就业,带动了村民增收。与此同时,农场积极借助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吸引了上万人来参观、游玩,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秋收时节,农场里的无公害黄瓜、地豆角、花生、蜜薯等都已硕果累累,吸引了不少学生团队前来研学、打卡。

说到采摘,一定少不了草莓。

早在8月底9月初,石崮沟村“草莓种植大户”李春苓就把今年的2万余棵草莓苗栽种到了自家的大棚里。现如今,每天吃过早饭,李春苓就和丈夫一起来到大棚里,垄沟、除草、劈叶、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我到村外面给人打工,一个月挣不了两千块钱。现在凭借这5亩地的大棚,一年毛收入能达到20来万。”李春苓笑道。

近年来,在李春苓的带动下,周边村庄的不少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草莓。为了帮助草莓种植户打开销路,“崮乡源”合作社在积极对接培训资源的时候,尝试借助电商平台进行宣传,吸引了不少前来采摘的旅游团。再过一个多月,草莓迎来成熟期,李春苓的大棚又将热闹起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逸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