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校园阅读的“小切口”,书写着立德树人的“大文章”。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济南市教育局携手推出“泉悦读”青少年读书工程巡礼主题报道,聚焦各校如何校家社协同、师生共同参与,让成长之光在一所所校园点亮。
很多踏进济南一中校园的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进来后感觉心很静,这里是个适合读书的地方。”“气场”,来源于积淀。而作为一所有着百廿校史的高中,济南一中氤氲的书香,由内而外。
这所校园,走出了胡也频、臧克家、卞之琳、贺敬之、季羡林、欧阳中石等著名学者与文学大家,无数的少年人在这里汲取知识、生长智慧、获得发展,而他们也同样把青春的印迹永久地留在这里,汇聚成一中精神,传承下去。
无论是阅读资源的搭建,还是读书活动的拓展,都能看出一中精神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之间的辉映与交融。
学校拥有全市藏书最多的中学图书馆,藏书近20万册,年度借阅量约5.3万册。济南首家校园书店——悦客书吧也坐落于一中。
学校的齿轮文学社,创建于1930年5月,前身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著名作家、革命家胡也频先生在一中组织成立的“文学会”。进入新时代,学校语文组教师指导齿轮文学社多次出版社刊《齿轮》,为宣传一中的百廿历史,展示学生的才华,增强学生的文学兴趣,营造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作出积极贡献,该社团荣获“全国中学生百牛文学社”称号。学校的励新学会,由校友邓恩铭与王尽美、王翔千等11人于1920年11月成立,创办《励新》半月刊,传播进步思想。今日,一中学子创建励行社和社团刊物《励行》,以“悦客书吧”为基地,举办“悦客讲坛”活动,展现着新时代学子的风采。
读书节已举办13届,传统文化节已举办7届……一中的根与魂在书香中经久不息地传承着,同时,一些新的枝丫也在悄然迸发。比如,在深化从“阅读”到“悦读”上,学校编辑校本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文诵读手册》,全校3600余名学生齐声诵读,琅琅的书声、整齐的韵律节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还开设了师生读书论坛和家长亲子阅读课堂,让共同的价值引领凝聚成长的新力量。
在一中,阅读不仅是人文精神的传承,更是立德树人的载体与落脚点。“书香浸润,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济南一中校长苗翠强所说,阅读是一项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也是学校唤醒人、激励人、培养人、发展人和成就人这一教育理念的意义所在。(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世彩)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王传英不仅是技术攻坚的领军人,更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动者。作为山东大学产业导师,他将课堂搬进车间,带领学生触摸产业脉搏;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新一代机器人,助力生产线效率跃升。在他的带动下,近百名哈工大、北航等高校硕博人才加入团队,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