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消夏盛宴启新篇:历下 “市集+互动+演出”点燃文旅新活力

2025-07-18 17:4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魏俊怡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华灯初上,晚风轻拂!7月17日19:30,历下区第四十届消夏晚会开幕式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柒坊巷北广场华丽绽放。这场陪伴历下区群众走过四十载春秋的文化盛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历下区持续点燃文旅活力引擎、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拓文旅消费新场景的生动画卷。

  本次活动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历下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共历下区委宣传部、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历下区文化馆、历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明湖城市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历下区各街道办事处文化分馆协办。开幕式上,历下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赵治文上台致辞,他的话语里,既有对历下区日新月异发展的满满自豪,也有对消夏晚会未来的殷切期许。从泉水潺潺的温婉诗意,到高楼林立的现代繁华;从市井烟火的温暖气息,到科创活力的蓬勃朝气,历下的巨大变迁,清晰地呈现在每一位观众眼前,引发了现场观众深深的共鸣。

  四十年坚守:从街角舞台到文化地标

  晚会现场,一张1984年首届消夏晚会的灰白老照片在大屏幕上缓缓展现,瞬间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历史现场。“那时候啊,家家户户都提着马扎、搬着板凳,早早地就去占位置,那可是头一回尝到文化生活的乐子!”亲历者刘春亮指着大屏幕,眼中满是回忆,语气里满是感慨。

  原历下区文化馆副馆长孙鸿钧则细细数着四十年来的变迁:“从最初在大明湖游船上奏乐、解放阁里办书画展,到后来泉城广场上名家云集,这四十年能一直这么红火,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政府的重视、艺术家的奉献和文化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他还把一本记录岁月的老相册郑重移交至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天波的手中。这本相册,承载着四十载的文化记忆,它的移交,象征着文化根脉在历下大地上的代代相传。赵天波局长也表示,一定会牢记“文化惠民”的初心与使命,让历下区的文化事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沉浸式实践:文旅融合激活消费动能

  本届消夏晚会,采用了“市集+互动+演出”的三维模式,突破了传统舞台边界,打造了全景沉浸式文旅景况。市民们来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节目,领略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悠闲地逛市集、尽情地尝美食。这种模式真正让文化“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实现了文化体验与消费场景的深度交融,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消费的新动能,让大家在感受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消费的乐趣。

  艺术的交响: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

  精彩的文艺节目在晚会现场更是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甸北梦之翼舞蹈队带来的《阳光路上》,舞姿优美,活力满满,展现了市民群众在幸福生活中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戏歌《回马枪》一响起,激昂的旋律瞬间点燃了夏夜的激情,让现场气氛热烈起来;还有舞蹈《青柳溪桥》、杂技《柳影泉踪》等众多精彩节目,它们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让大家大饱眼福,更让人们感受到了群众文化在创新中不断焕发的新活力。

  回溯1984年,历下区第一届消夏晚会成功举办,从此,它就像一棵老柳树,扎根街巷里弄,又似一扇窗映照历下人的欢声笑语,成为泉城人民的“夏夜日记本”。四十年来,它见证着千年古城到现代都市的蜕变,连接着老一辈的青春岁月与年轻人的活力时光,更承载着“老济南”的底蕴与“新历下”的活力。2008年,消夏晚会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知名文化品牌”,还得到了国家文旅部的点赞,这份荣誉是对“群众演、群众看”初心的最好肯定。

  历下消夏晚会这册“泉城夏夜日记”,以创新的笔墨,续写着“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文旅融合新篇章。原创音乐快板《腾飞历下绽新颜》,翻创了20前的音乐快板作品,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写照了20年来济南市、历下区的巨大变化,用明快的节奏、生动的唱词,唱出了历下发展的“加速度”,唱出了泉城济南的旧貌换新颜;历下区的业务干部主创编排并演绎了《历下文化之歌》,不仅成为展现历下文化魅力的生动载体,更唱出了他们以实干托举责任、以热爱浇灌事业的动人风采:既是干事创业的实践者,也是文化传承的播种人,在不同的“战场”上,始终闪耀着历下业务干部的担当与情怀。

  未来,历下区也将继续以消夏晚会为重要载体,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这份文化盛宴持续为泉城的夏夜增添光彩,为历下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初审编辑:肖阳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