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不息,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正全面提速;与此同时,稼轩路提升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忙碌作业,改造提升工程正为这片区域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片热土上,济南高新区临港街道紧紧围绕“项目提升年”和“作风提升年”两条主线,以“有解思维”和实干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城市更新、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等各项任务。如今,在这里产业、城市与人之间的界限被重新定义,一座产城人融合的“空港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兴城:夯实项目根基,激活发展动能


在济南高新区临港街道,项目建设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街道将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建立全流程、精准化的服务机制,为项目从蓝图走向现实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关键。街道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形成“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负责、业务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确保项目推进中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快速响应、高效解决,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

在服务方式上,临港街道变“被动受理”为“主动靠前”。领导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深入项目现场,了解实际进展,摸排困难诉求。面对各重点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街道专班展现出了高效的协调与执行能力,顺利完成集体土地征收及清理工作,助力项目顺利推进。
除了宏观协调,临港街道更注重服务的“颗粒度”。他们积极为重点项目及企业配备“服务专员”,提供从政策咨询、手续协办到后期保障的“保姆式”跟踪服务,成为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确保信息畅通、服务精准。
这种精细化服务,在保障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街道工作专班提前介入,主动对接项目单位,全面梳理项目推进可能涉及的各类事项,周密制定保障方案,助力项目顺利高效实施。
如今,辖区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临港街道通过精准服务、精细管理,为项目落地建设营造了一流环境,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产:创新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近年来,临港街道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推动街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街道全面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规范便民服务中心机制,创新管理模式,转变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今年以来,临港街道创新性地打造了智造港社区,打破传统工业园区与城市社区的边界。
走进智造港社区综合服务阵地,2500平方米的空间内,政务服务窗口、共享办公区、文化休闲区、托育中心等功能场域错落有致。与传统工业园区“重生产、轻生活”的割裂模式不同,这里通过“空间共享化、服务人性化、治理协同化”三大策略,构建起“生产高效、生活便利、生态友好”的复合型社区。
智造港社区自今年试运行以来,这个以“产城人”一体化为核心的新型工业社区,正通过空间重构、服务嵌入与治理创新,将冰冷的厂房转化为有温度的生活场所,探索人产城融合的“共生密码”。
作为智造港社区的首批住户,企业职工刘志超实际入住后深有感受,“有两大细节远超预期:社区智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社区定期举办技能培训、各种活动,将产业工人凝聚成‘智造大家庭’,这种归属感让我们感觉心里暖暖的。”这种“生产圈”与“生活圈”的有机融合,正是临港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
今年8月起,临港街道正式承担辖区经济运行服务保障职能。面对新使命,街道迅速建立并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定期联系企业制度,顺利完成98家划转企业单位的接收与建档工作,设立“企业服务专员”,开展常态化走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同时,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手续审批等问题,建立街道与区直职能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机制,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快速响应并协助企业解决跨领域、跨层级的难题,有效缩短审批周期。
截至10月底,临港街道累计走访企业50余家,收集企业反馈问题8项,已成功协调解决6项,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为人:推动乡村振兴,绘就幸福画卷

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同时,临港街道同样将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努力绘就城乡共富、和美与共的幸福画卷。
今年以来,临港街道联合区社会事务部、济高控股集团以“空港绿野、家国情怀”为主题建设全区首个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临港示范片区,突出“空港+文化、治理、农产”,打造三个示范村,形成乡村振兴的“临港样板”。
“我们计划将四风闸村打造成寻源稼轩文化示范村,张越家村打造成智慧化社会治理示范村,东河北村打造成现代农业转型示范村。同时,整体提升11个村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临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建设完成,同步建立“规划—运营—监管”全链条工作机制,通过高标准谋划、系统性破局、广视角赋能,积极探索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临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与特色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目前,临港街道已成功培育出胡家岸“黄域”大米、桥南玫瑰花海、张越家“心之树”研学基地、秋月梨种植园等多个特色品牌。其中,胡家岸村依托黄河水灌溉优势,采用“支部+合作社+基地”模式打造的“黄域”大米,曾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在重点项目引进方面,临港街道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累计招引、落地农业高科技、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重点项目1个,储备在谈重点项目4个,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临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聚力产业升级、品牌塑造,用好“一村一业、一村一策”、衔接资金,因地制宜策划4个衔接资金乡村振兴项目,推动特色产业从“单点突破”向“全域开花”转变,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
在济南高新区临港街道,一幅产城融合、城乡共荣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临港街道将继续以“有解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以实干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一座产业兴旺、城市繁荣、人民幸福的“空港新城”。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