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泉城环保世纪行|聚焦黄河生态 济南万余亩岸线焕新 筑牢屏障更惠民生

2025-11-21 20:30: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玮

  大众网记者 张玮 济南报道

  11月20日,2025年泉城环保世纪行活动媒体团走进黄河百里风景区,实地探访济南黄河沿线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果。自2020年起,济南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已实现10181亩岸线绿化修复,让黄河岸线既成生态屏障,也成市民休闲空间。

  据悉,黄河济南段上起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下止济阳区仁风镇老桑家渡,流经9个区县、河道长183.35公里,占山东黄河河道总长近三分之一。因“河床高于两岸地面4-6米、河道上宽下窄最窄处仅444米”等特点,这里既承载着防洪治理的重任,也是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

  “从2020年开始,我们连续多年在淤背区、险工控导区域推进修复,累计绿化10181亩、栽植白皮松等苗木20余万株,还建成了6处郊野公园。”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主任张运德介绍,这些工程覆盖槐荫-历城-济阳淤背区空白段、28处险工控导区域,不仅补植耐盐碱的乡土苗木,还配套了游步道、生态停车场等设施——2021年建成的席家庄、大柳店等6处郊野公园,如今已是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常去之地。

  在生态建设与工程管护的协同推进中,济南黄河河务局也持续发力。“‘十四五’期间我们累计植树48.9万株,消除了淤背区、防浪林的空白段;2025年又新增植树5.67万株,更新了17.5公顷林带。”济南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许洪印说,依托黄河防洪工程,该局已建成2.5万亩、300余万株生态林带,“千亩银杏林”“紫叶李大道”等景观渐成品牌;历城、平阴等河段还通过了水利部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历城河务局更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生态保护既要“建”,更要“护”。济南已构建起多维度联防体系:建成市、县两级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与公检法司等14家单位建立生态保护联防综治机制,设立“黄河安澜·生态警务”联建工作站,还成立了山东省首个黄河生态保护联防综治办公室、滩区迁建新区法官工作室等专业机构。“十四五”期间,济南累计开展河道巡查5186次、专项行动12次,制止违法行为1313起、查处案件67起,还创建了91.75公里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黄河历城段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从国家战略的落地到地方的高效执行,14公里岸线、913亩区域的生态焕新,既彰显了济南对黄河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生态惠民”的务实底色,让黄河岸线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成了市民可感可及的休闲空间。”天桥区人大代表王桂芳感慨,这不仅是一次景观的提升,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既守护了黄河流域的生态本底,又为城市增添了宜居底色,让黄河之美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也让大家看到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生共荣的美好图景。

  如今黄河岸线不仅有“千亩银杏林”“紫叶李大道”等景观,更建成平阴“女神一号”防汛路、槐荫黄河生态之门、起步区黄河生态廊道防护林及苗圃工程等生态景观,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目前,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已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平阴、天桥段入选山东省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黄河岸线正成为泉城生态惠民的鲜活样本。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