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泉城环保世纪行|全地下模式变“邻避”为“邻利” 污水变资源赋能起步区节水

2025-11-21 20:30:4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玮

  大众网记者 张玮 济南报道

  11月20日,2025年泉城环保世纪行活动媒体团走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污水处理厂,实地探访这座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如何以“污水变资源”的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的双赢。作为起步区首座污水处理厂,其全地下建设、再生水回用与节水科普融合的模式,正成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样本。

  “崔寨污水处理厂是起步区第一座污水处理厂,也是契合绿色低碳理念的全地下式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项目规划总面积约20公顷,设计总规模10万吨/日,目前一期已完工投运——占地4.04公顷、总投资3.4亿元,污水处理规模4万吨/日,同步配套3万吨/日的再生水回用设备,出水可通过管网用于周边生产生活。

  区别于传统地上污水厂“噪音大、气味重”的问题,该项目采用全地下双层加盖模式:地下布局污水处理设施,地上则打造为开放式节水公园。“这种模式既消除了传统污水厂的环境影响,又节约了土地,把‘生态负资产’变成了‘生态正资产’。”工作人员说,地上节水公园融入“友邻”理念,配置了喷灌设施、潜流湿地、海绵设施与本土化植被,既通过污水厂出水形成内循环,又以透水铺装增强地下水补给,成为周边居民宜乐、宜游的绿色空间。

  在处理工艺上,水厂采用预处理+AAO+MBR+紫外线消毒工艺,除总氮外其余指标均达地表水Ⅳ类标准,出水可用于河道补水、企业生产等场景;MBR工艺通过膜分离实现高效固液分离,出水悬浮物、浊度接近0,保障了再生水品质;污泥脱水车间采用高压设备,使污泥含水率降至65%以下,助力起步区“无废城市”建设。

  同时,地下厂区配备智能巡检机器人与大数据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与实时监测,未来还将完善“源—网—厂—河”智慧水务体系,提升精细化运维水平。而地上的节水综合示范及科普教育基地,则以知识问答、互动沙盘等形式普及节水知识,地下参观走廊结合景观展示处理效果,让污水厂同时成为环保科普教育的示范平台。

  “随着‘污水厂是资源厂’的理念深化,向污水要资源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崔寨污水处理厂将进一步拓展再生水利用、污泥资源化等路径,通过低碳工艺减少碳排放与能耗,参与起步区节水城市创建,同时依托科普基地传递节水理念,实现从污染治理设施到多功能环保综合设施的转变,为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