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商河县

商河交警深化“五项整治”推进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来源:   作者:王哲   2014-12-19 11:04:00

为贯彻落实全省部署开展的以消防、交通、危化品、校车、渣土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的“五项整治”专项行动,商河交警积极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大众网济南12月19日讯(记者 王哲 通讯员 刘志海)为贯彻落实全省部署开展的以消防、交通、危化品、校车、渣土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的“五项整治”专项行动,商河交警积极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集中清查 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排查整治行动中,商河交警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要求,进一步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综合治理机制,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监管,推动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解决影响和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坚决消除一批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对3年内有发生较大(含)以上交通事故负有同等以上责任或一般(含)以上交通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驾驶校车有违法记录等严重交通违法被查处的客货运重点驾驶人,客运车、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在建施工路段未同步建设中间隔离设施的双向四车道以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未落实“三同时”要求等交通隐患路段和冬季事故预防机制进行集中清查,确保问题车辆和驾驶人不上路,确保道路安全设施齐全,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全面排查 强化校车主体责任落实

  进一步加强全县校车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校车及照管人员主体责任落实、校车驾驶人资质、和校车通行线路安全隐患,加大对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确保学生的上放学交通安全。与教育、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深入辖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开展排查,摸清校车和私人提供接送学生车辆的基本情况,逐一建立安全台账,全部纳入车辆户籍化管理。对所有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集中审查驾驶人的准驾资格、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记录等相关信息,逐一登记造册,对因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情形的校车驾驶人,坚决取消校车驾驶资格,并及时通报相关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会同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偏远县乡道路的安全设施进行集中排查,对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整改建议。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集中排查校车行驶线路和校车停靠站点,设置完善标志标线,为学生上下校车创造安全、便捷的“绿色通道”。同时,加强学生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

  建立“黑名单” 加强渣土车源头管理

  商河交警抽调专门人员,深入摸排辖区渣土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人的底数及交通违法情况,建立完备的渣土运输源头管理工作台帐。对在建工程,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督导开展内部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加强同住建、城管执法、环保等部门协调配合,严格治理措施,落实部门责任,对施工单位只重施工,不重管理和车辆安全技术等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责其限期改正。同时,将连续有违法行为和多次受到处罚的渣土运输车及驾驶人列入“黑名单”,向施工和运输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与施工运输单位、驾驶人层层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对连续发生负有责任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运输单位,立即责令其停运整顿,同时将查处结果抄告行业主管部门,对其加强重点监管。积极与住建、城管执法和环保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从严查处渣土运输车闯禁区、拼装改装、密闭不严、超载撒漏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大网上巡查力度,对有违法未处理和记满12分的渣土运输车驾驶人通知其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参加教育学习考试。积极倡导使用环保密闭渣土运输车,建立渣土运输车淘汰退出机制,逐步淘汰开放式渣土运输车辆。

  宣传跟进 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

  整治行动中,商河交警还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电台和手机短信提示等媒体进行宣传,深入运输企业、建设单位等,对驾驶人和企业安全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并通过播放交通事故警示片,宣讲交通违法行为的后果及危害,提高广大驾驶人遵纪守法意识和安全出行意识,积极开展工作造势和舆论引导,广泛宣传交管部门工作措施和管理成效,积极争取各方面参与和支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道路交通安全、共同监督交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