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商河县

商河县局“创‘三个满意’回访中心”初见成效

来源:   作者:王哲   2015-11-20 15:25:00

近年来,商河县局始终坚持民意主导警务,以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推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新提升,带动各项公安工作实现新发展,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居省市前列。

  大众网济南11月20日讯(记者 王哲 通讯员 任卿君)近年来,商河县局始终坚持民意主导警务,以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推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新提升,带动各项公安工作实现新发展,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居省市前列。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县局先后三次位居同类部门榜首。今年7月份,市局在商河召开创“三个满意”现场推进会对县局做法进行推广。为力保已取得的成绩,促进各项公安工作再提升,县局积极搭建了“创‘三个满意’回访中心”,全面回访,广集民意,源头整改。回访中心搭建以来,共回访群众近5万人,收集意见建议4000余条,群众满意度提升了7.8个百分点。

  一、坚持“三高”要求,强化组织推动,确保回访中心高效运转。一是高起点定位。全市公安机关创“三个满意”推进会议在商河召开,县局上下倍感荣幸,倍受鼓舞,同时,也切实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为此,县局党委多次研究,反复讨论,紧紧围绕服务民生创满意的主旨开展各项公安工作二是高标准建设。依托民生警务平台,拓展功能区,建设了创“三个满意”回访中心。规范设置短信回访,推送办理,比对分析,研判考核等功能,整合“警综平台案件受害人”、“110报警系统警情当事人”、 “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居住证办理人”、“车驾管信息系统牌证办理人”、“出入境业务办理人”、“民生警务诉求人”等六大类人数据,集约警务跟踪督办职能,统一数据入口、问题出口,归口管理,拓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源头预防功能。三是高水平保障。在技术支撑上,专门研发了“创‘三个满意’回访中心”系统,全局各单位均分配有帐号,集约化网上办公。在人员配备上,从相关单位抽调了4名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民警,并与社会专门机构合作定期输入专业性回访人才。在工作规范上,配套制定了办理流程、管理办法等,确保回访中心高效运转。

  二、坚持“三访”跟进,推动事项办理,提高回访工作实效。一是规范短信回访。依托研发的创“三个满意”回访系统,建立了“短信掌握、推送办理、回访确认”的流程化“闭环”运行机制,所有在县局办理过业务的群众都会在24小时内收到县局回访短信,群众可对民警工作予以评价,也可提出意见建议。回访中心对相关反馈进行筛选,不满意的推送到涉及单位工作平台,同时推送到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民警办理;意见建议汇总至相关单位落实。二是强化人工回访。就所有推送办理事项,回访中心逐一对当事人进行回访确认,进一步征求意见建议,倾听他们的诉求,增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程度。问题未按时解决或者在回访核实时群众不满意的,启动二次推送,对有责的纪委、督察跟上追责。截止目前,共发送回访短信近5万条,人工回访1000余人次,满意率达99.06%。三是落实登门拜访。县局是全市首家将警综案件纳入回访范围的单位,对案件无结果受害人不满意的,由办案单位分管领导带领民警上门沟通。对其他疑难问题,由县局局长签批,分管局领导牵头相关责任领导登门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最大限度争取满意。

  三、坚持“三项”机制,狠抓问题整改,做实不满意源头预防。一是研判整改机制。县局建立了回访中心日研判、警种联席会议周研判、党委会月研判三级研判机制,加强问题数据分析应用,建立了5项规章制度,倒逼规范执法服务。针对群众反映非工作时间无法按指纹领取身份证问题,县局推行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针对车管所排队时间长问题,县局增设了业务办理自助机、人工服务窗口。二是监督考评机制。将回访办理情况纳入民生警务平台工作考核,每周一分析、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表彰。坚持回访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对服务态度恶劣、不作为等,一经查实,启动问责机制,必要情况提交党委会研究解决。三是源头预防机制。县局组织民警主动进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掌握各个领域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力求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