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玮 通讯员 胡晓东 张涛 济南报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体现;村干部是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调动了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3年是全县“改革创新年”,沙河镇党委迅速贯彻落实县委部署,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抓实标准化、提升组织力的有效举措,聚焦基层党建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村干部满足现状、担当意识不强的现状,在全镇探索建立村干部奖励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乡村振兴。
明确奖励标准,让村干部更有干劲
“今天咱们召开党员大会,对我和张振法、张振祥三名村干部奖励报酬的发放进行审议……我们承诺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力争集体经济实现更大突破。”大仉村党支部书记李敬芳,满怀信心地说。据悉,大仉村实施“土地流转、共同受益”的集体增收思路,流转集体土地1150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92万元,借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东风,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13个,促进村集体增收20万元,带动社员增收110余万元。
为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收益分配的通知》(济农字〔2020〕16号)和有关规定,结合沙河镇实际,出台《沙河镇村干部奖励报酬与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暂行办法(试行)》,突出“多干多得、少干少得”的宗旨,坚持“以收定标、按绩定酬”原则,建立“双向挂钩”机制,针对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量较多的村,对集体经济收入在10-30万元(含)、30-50万元(含)以及50万元以上的,从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分别提取不超过5%、6%、8%用于发放村干部的奖励报酬,原则上每村每年集体经济收益奖励总资金不超过5万元,防止以发放奖励报酬为目的而乱铺摊子,防范新增村级债务风险。
规范奖励程序,让村干部更有方向
沙河镇党委规范申报流程,严格奖励程序,明确规定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实施,年初符合奖励条件的村党组织经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对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报请镇党委审核同意后,从当年度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奖励资金发放至村干部个人账户,年度奖励落实情况报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进行备案。
大仉村党支部于年初向镇党委提交书面申请报告,镇党委审核通过发放方案,在村“三务”公开栏公示后,将当月的村干部奖励报酬2600元至村干部个人账户。领取奖金后,大仉村村“两委”干部开展“承诺、亮诺、践诺”活动,公开承诺绿化、美化、亮化东西街巷,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新建沿街房屋两间,配套桌椅、儿童图书、空调电视,开展公益托管儿童服务;新建温室大棚4栋,扩大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模,增加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树立鲜明导向,让村干部更有动力
一项政策激活一池春水。村集体经济增收多,村干部获得的奖励就多,奖励措施“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正逐步凸显。“大仉村作为全镇的试点,成为‘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其他村没有拿到奖励的村干部也都铆足了劲奋起直追。”沙河镇党委书记刘友智介绍。
近年来,沙河镇党委突出“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惩戒”的鲜明导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显著的村党组织进行表彰或表扬,并优先推荐“干事创业好班子”“先进基层党组织”;对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优先推荐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担当作为好书记”;对发展村集体经济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没有显著变化的,及时调整村干部。大仉村2020年、2021年、2022年村集体收入连续突破100万元,并有逐年增长的发展势头,荣获“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济南市五星级村党组织”“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支部书记李敬芳也获得了“济南市攻坚克难好干部”“济南市劳动模范”的称号,并当选为县委候补委员。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直播结束后,穆春磊长长舒了口气,搭在桌上的双手落到身子两侧,轻巧地扭动了一下轮椅,坐了4个小时,他需要让自己活动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