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兴华
责任编辑:张娜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济南市行知小学将12月的第二个周末定为“无作业日”。这个周末,各学科老师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项目化主题活动”。同学们人人参与,全员行动,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头脑风暴的快乐,看谁玩出了“新名堂”。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济南市行知小学全体教师,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各年级组深入推进项目化主题活动研究与实践,对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及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考量,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任务性、统整性、挑战性的项目化作业。
在学校课题组的引领下,行知小学数学教研组基于教材和学情,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数学项目化作业,让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孩子们在调查、实验、操作等活动中,数学知识得到了灵活运用。在“双减”大背景下,项目化学习的新形态让“学习”在探索中真实发生,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蕴藏的无限数学奥秘,激发了无穷的学习潜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实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师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中,“语文生活”这个关键词的出现,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次的作业设计是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为起点,贴近生活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从自身情感需求出发,主动挖掘、体会、感受文本。
英语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创新、开放式教学的要求下,教师从趣味性出发,注重实践性,精心设计多种形式作业,锻炼学生阅读、交际能力、自学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乐”中求知,“动”中求知。
各种豆类有什么营养价值,利用它们可以做出什么美食?动植物是怎样生长的?你了解哪些生活小妙招?出门时用什么样的袋子既环保又方便?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同学们学习兴趣盎然,他们开动脑筋、动手实践,完成了一份份特殊的劳动特色作业。他们奇思妙想,亲手绘制出设计草图;他们大胆实践,拿起针线和锅铲;他们善于反思,用心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份特殊的劳动项目化作业,既让学生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自制乐器表达情绪”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中,音乐组围绕新课标,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项目内容获得多维思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让每个孩子都能乐于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之美,提高音乐审美和艺术素养,在音乐课堂中创造更多可能。
信息科技学科根据新课标理念,以项目化作业为抓手,基于学情,设计了基础型、应用型、创新型不同层次的作业。作业设计情景贴近生活,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其中,创新型作业内容为统计并分析一名学生一周的跳绳锻炼数据,体验数据对生活学习的意义,同时提高了锻炼身体的意识。学生通过实践作业,最终提交的作品形式多样,有图文报告、幻灯片报告、编程等,通过这次项目化作业,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升。
项目化作业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学习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发生”的驱动力,提升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真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升了创新素养。(通讯员 李默笛)
初审编辑:张兴华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