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人压岁钱的70年变迁 00后:给钱不如买个iPad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2015-02-18 08:41:00
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猜灯谜……除了这些文化习俗带来的欢乐与幸福,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领压岁钱了。” “一厚沓百元大钞,钱包都塞不下,要是压岁钱能直接微信转账就好了。
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猜灯谜……除了这些文化习俗带来的欢乐与幸福,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领压岁钱了。压岁钱起源于汉代,最初的用意是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压岁钱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羊年春节即将来临,记者走访了济南从“40后”到“00后”的几代人,了解了几代人的压岁钱变迁。
“40后”
花生、糖块来压岁
“我们那时候不兴给钱,也没钱给。”说起过年时的压岁钱,出生于1943年的徐大妈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家里的日子比较贫苦,家里大人处处省吃俭用。过年的时候,能做件新衣服就算家境不错的了,不少家庭只能在孩子口袋里塞几颗花生,便是所谓的压岁了。“大年初一,我们去给长辈们拜年,他们就抓一把花生或瓜子装在我们的口袋里,运气好的话还能得到块水果硬糖,但都攥在手里好长时间舍不得吃。”她说。
“50后”
2分压岁钱很珍贵
“去年过年,我给了10岁的孙子200元红包,我记得我10岁的时候也就2分钱的压岁钱。虽然仅隔了一代,压岁钱的分量相差了万倍。”今年63岁的李大爷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过年就可以有红包,虽然只有2分钱,但可以买到糖果等零食,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那时候都见不着成块的钱,压岁钱都是几分几分地给,1角、2角的都少见。”他说。
“60后”
过完年收一沓毛票
1963年出生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由于那时候刚刚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物资较为匮乏,一般不给压岁钱,过年时,家里的长辈会弄点布料给我们做件新衣裳,就算是压岁了,穷苦一点的家庭连件新衣服也做不起,包水饺吃个年夜饭就是过年了。
“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家里的日子也慢慢变好,压岁钱的数量也有了变化,上小学时,过年的压岁钱就几毛钱,几家亲戚走下来,一沓毛票能有三四元了。”张女士说。
“70后” 磕头换来10元“大团结”
“70后”周女士对自己小时候收到的压岁钱记忆犹新。“我们家那时候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每逢过年,长辈就用5角、1元的凑够10元钱包个‘红包’给我,厚厚的一沓,然后我再和他们换成一张‘大团结’,放到自己用挂历纸叠的钱包里。”
李先生也是个“70后”,虽然在农村长大,但一张“大团结”的磕头钱还是让他记忆犹新。他说:“小时候农村还是很讲究民俗的,孩子们在领压岁钱之前,需要先向长辈磕头、行礼,现在的孩子哪还懂这些,一伸手红包就有了。”“80后”
压岁钱用来买摔炮
谈起压岁钱,出生在农村的小伙胡勇(化名)印象最深的就是过年的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拿出压岁钱来一起买鞭炮玩。“农村里的压岁钱不多,一个孩子也就二三十块钱,男孩子们就把钱凑在一块去买鞭炮、玩具枪之类的,然后满村里疯玩。”他记得,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可以拿在手里的摔炮,摔得村里到处都“砰砰”响。
“90后”
百元大钞塞满钱包
2014年的春节过后,20岁的姜琪(化名)计算了一下她的“战绩”:“奶奶1000元、姥姥1000元、父母800元、姑姑200元、舅舅200元、姨妈200元、父母的同学好友们1800元,共计5200元。”
“一厚沓百元大钞,钱包都塞不下,要是压岁钱能直接微信转账就好了。”姜琪表示,如今互联网十分发达
原标题:压岁钱的70年变迁
责任编辑:王亚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