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原创_总部

章丘十大民生工程公布 回乡创业将有专项资金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娜   2016-01-12 14:37:00

1月12日,章丘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章丘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天东作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公布章丘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其中,章丘在大众创业方面将有大动作,包括建设“章丘青年创业创新园”,设立回乡创业专项资金,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建设家乡,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

  大众网济南1月12日讯(记者 张娜)1月12日,章丘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章丘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天东作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公布章丘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其中,章丘在大众创业方面将有大动作,包括建设“章丘青年创业创新园”,设立回乡创业专项资金,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建设家乡,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

  十大民生工程如下:

  1、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采取发展生产、社会保障兜底、易地搬迁、发展教育、生态补偿“五个一批”措施,扎实开展单位联百村和干部带万户“联带”扶贫行动,分类施策,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力求实效,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年扶贫工作取得全面突破。

  2、创业就业工程。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建设“章丘青年创业创新园”,积极开展创业指导。设立回乡创业专项资金,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建设家乡,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突出抓好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实现更大成效。

  3、优质教育提升工程。加快四中新校区建设,新建东方实验小学、诺德实验学校初中部,改扩建绣水中学,完成新城实验学校新建、五中二期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做大做强章丘特色现代教育。提升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水平,推进职成教中心建设,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市。

  4、健康章丘工程。启用市医院病房楼、中医院综合楼,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加强优生优育服务,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施体育公园二期工程,更新完善一批村(居)群众健身器材,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创建省级健康教育促进示范市。

  5、公共交通提升工程。实施章莱路南段、南外环二期明埠路至○九路段改建新建,积极推动省道102线绕城段(北外环)改建;做好350公里县乡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和隐患治理,确保农村道路安全畅通;全部回购市内班线客车,新增60辆纯电动公交车,实现镇驻地城乡公交全覆盖,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6、水资源综合保障工程。继续实施引黄综合水系工程,进一步打造互通互济、引排有序的生态水系。改造完善相关设施,提升中水、地表水利用水平。加快实施圣井水源地扩容,强化泉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站水厂,完善月宫水厂配套设施。实施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做好用水困难区域打井供水保障工作,确保全市饮水有渠道、水质有保障。

  7、生态章丘建设工程。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建设,提高治霾成效,改善大气质量。更大力度实施各项治理措施,严管严控,实施铸锻行业污染治理,全面淘汰“黄标车”,严控施工、渣土运输扬尘。完善城中山绿化规划布局,完成林荫公园和龙盘山公园建设,启动唐王山公园规划建设,新增荒山绿化、水系沙化造林及退耕还果等2.8万亩。

  8、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继续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村庄街巷硬化、排水排污、绿化美化等基础建设工程。健全农村专职保洁体系,加大农村厕所改造和污水处理力度,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夯实农村环卫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推动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继续强化示范村和“新村风、新家训、新乡贤”乡村文明建设。完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扶持民间文艺队伍,推进“村村响”工作,修缮30处古迹和特色建筑。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章丘”,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9、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为契机,深化支部“1+3”成果,持续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完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机制,加快基层班子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等村级集体经济新型经营机制,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新增加120个以上。

  10、平安章丘建设工程。继续完善“天网”工程,新增1800个高清监控,建设市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中心,完善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完善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构建农药连锁经营体系,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系统,形成“舌尖上安全”综合保障机制。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