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
有一类疾病,自患者出生时便存在,像一颗埋在身体里的炸弹。没“爆炸”时不痛不痒毫无察觉,一旦“爆炸”,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麻烦。耳前瘘管就是这类疾病中常见的一种。
耳前瘘管又俗称“耳仓”,多发生于耳部的周围,最常见的位置是位于耳廓的前方皮肤,出现一个小孔或者小凹陷。当然也有少数瘘管出现在耳轮脚的末端,或者是耳甲庭、三角窝内,还有可能出现在耳廓的耳后沟附近。
耳前瘘管未发生感染时,通常所在的皮肤位置并没有异常的表现,某些时候会出现少量分泌物从皮肤的瘘管口排出,有时可能会有异味,通常无需格外关注。在发生感染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首先是局部皮肤膨大隆起,在瘘管周围或其他邻近位置出现局部红肿,患者会有疼痛感,炎症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可出现自身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还有部分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只出现局部红肿,有轻微不适的感觉,并没有进一步破溃,这种情况可能是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强或者是应用了抗感染的药物,炎症被部分控制,未发生更严重的感染。
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未发生感染时,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不要对瘘管部位进行挤压,保持皮肤卫生。由于耳前瘘管发生感染后,瘘管的完整性就会遭受破坏,瘘管内的污染分泌物会侵犯到周围组织,容易再次引发感染,因此一旦发生感染,就需要进行医疗干预。
耳前瘘管如何治疗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整形科主任陈东每年接诊大量耳前瘘管患者,在耳前瘘管的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耳前瘘管的治疗,陈主任介绍,在感染初期通常表现为局部轻微的红肿、疼痛,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生素或者静脉注射抗生素。
经药物抗炎治疗,多数患者的炎症会逐渐消退,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炎症会继续加重,瘘管周围组织出现糜烂坏死及脓性分泌物,这时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性分泌物,同时要应用抗生素药物控制炎症,当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
如经药物治疗,炎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可到耳鼻喉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处理后再行手术切除。在耳前瘘管切除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切除周边的糜烂肉芽,进行切口的缝合,关闭皮肤创面,达到一期愈合。耳前瘘管儿切除术虽然不是多么复杂的手术,但医生的经验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切口愈合后瘢痕的大小、外观及是否复发。(通讯员 杜菁菁)
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