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刘帅 济南报道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进入“下半场”。这一过程中,既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的压力,又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时代重任。在“强省会”战略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双重机遇下,济南通过产业生态重构、科技创新突围、市场化机制重塑三大路径,不仅实现了国企经营质效的提升,更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济南方案”。截至目前,济南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任务完成率超过70%,改革经验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典型案例。数据向好是更直观的感受。在过去的一年里,济南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1.27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5.57亿元,利税总额122.24亿元,充分凸显了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展现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产业突围:从“传统重资产”到“新质生产力”的蝶变
对于济南国资国企来说,如何实现“稳”与“进”的平衡、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一直以来,济南都将国企改革与城市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着力布局新兴产业布局,聚焦高端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济钢集团在关停钢铁主业后,通过布局空天信息产业实现二次崛起,参股孵化卫星、火箭等领域企业,成功发射“济钢一号”“济钢二号”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落地,连续三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第二批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小鸭集团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企业,被列为第一个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小鸭搬迁改扩建从期盼走向现实。接下来,小鸭将投资16.5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推进智能电器、智慧冷链、汽车配套三大业务板块发展,按照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和改扩建相结合,迎来的不只是老国企的再腾飞,还有老厂区的新生以及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
与此同时,城市功能服务也得到了优化升级。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创新“TOD+产业”开发模式,地铁沿线商业综合体出租率达95%;济南水务集团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实现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8%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眼下,济南国资国企的新兴产业布局正从“想象力”向“生产力”加速转换。
创新驱动: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制定者”的跨越
科技创新是国企改革的“胜负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的鲜明导向。
近年来,济南聚焦创新能力提升,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4年,济南市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6.16亿元,研发强度达1.82%。“双百企业”“科改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超9%。
比如,济南二机床每年投入6%以上销售收入用于技术研发,攻克330余项关键技术,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研制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精度达到0.002毫米,打破了德国垄断。
再比如,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山东大学等智库机构共同研发的高端智能盾构系列搭载装备“五官一脑”,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打造一流企业也是济南国企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济南国家“双百企业”“科改企业”“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的数量显著增加。
截至目前,济南拥有二机床、济南产发集团等国家“双百企业”2家,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改企业”3家,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30余家。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
济南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与分红激励,引进高层次人才产生的投入视同利润加回,形成了“顶尖人才+技术骨干”梯队。目前,济南市属企业共有顶尖级人才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
今年,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济南市国资委组织92家市属企业,邀请25家省属企业全程参与本次大会并为大会提供服务与支持。
机制破冰:从“行政化”到“市场化”的深度转型
去年,二机床集团《坚持市场化改革打造一流机床制造企业》入选“2024中国改革年度案例”。
济南国企改革的核心突破,在于彻底打破传统体制束缚,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还是以济南二机床为例。近年来,二机床下活制度创新“一盘棋”,强化用工管理破解“能进不能出”,“赛马”竞聘制破解“能上不能下”,差异化考核分配制破解“能高不能低”,充分激发了“人”的创造潜能。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将技术骨干与企业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激发员工的干事创业热情。
凭借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二机床装备了包括合资品牌在内的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集团,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另外,济南国资国企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济南城发集团、济南城建集团等企业试点“揭榜挂帅”模式,市场化选聘高管,管理层任期考核不合格实行淘汰制。
机制的创新还体现在监管模式的改变。济南打造了“智慧国资监管平台”,纵向上,对原有国资监管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按照标准统一、服务开放、实时动态的设计理念,建立一览到底的实时监管系统。横向上,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建立涉企风险数智防控平台,引入金融、税务、市场监管、保险等数据资源,多角度分析研判企业行为,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改革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济南的改革实践充分印证了“改革深化—动能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站在新的起点上,济南国资国企正不断凝聚发展动力,增强竞争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