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社区“单元工作法”推行范围更大了、60岁街道文艺队的歌声更响亮了、政务中心文明窗口更有效率了、交警治理文明路口更智能化了、小学生街头维持交通秩序更规范了、“黑脸哥”在街头清理垃圾更忙碌了……创城检查结束快一个月了,但济南各行各业始终以创城标准甚至高于创城的标准投入到城市文明建设中,塑造城市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长效的文明机制。在越来越美丽的泉城,创城一直在路上,文明一直在心中。
夏均文在进行快扫
路面十分干净,除了落叶几乎没有垃圾
车流穿梭的马路上,夏均文也要冒险过去捡拾
年初因清扫了一夜积雪而满脸乌黑的夏均文(图片源自网络)
大众网济南10月23日讯(记者 王亚男)今年年初,济南环卫工人夏均文因清理了一夜积雪后满脸污水,被网友拍下照片意外走红,深受感动的网友亲切地称他“黑脸哥”。随着济南创城工作的开展,“黑脸哥”和无数环卫工人一样继续默默奉献,他们365天全年无休,只为让这座城市更加靓丽整洁。
凌晨4点开始工作,3年除夕不曾回家
“创城以后城市变化还是很大的,人们的素质也更高了,你看我这转半天了,很少能捡到烟头废纸。”10月23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市中区泺源街道环卫所附近时,夏均文正在进行快扫,他骑着电动环卫车,一手扶车把儿一手拿镊子,灵活地捡拾着落叶和垃圾。夏均文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快扫是每个环卫工每天最基本的工作,除了机械作业,这样的人工捡拾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夏均文现在已经是泺源环卫所一名管理28人的班长了,然而当了“官”并不意味着轻松,夏均文说,别的环卫工凌晨4点半开始工作,但他每天凌晨4点就要开始巡查班里环卫工的到岗情况,365天如一日。夏均文告诉记者,每名环卫工4点半到6点半要开始第一遍普扫,随后值班人员再进行快扫,8点之后还要擦拭垃圾桶和捡拾路面。
短暂的午休后,下午又要开始普扫等工作,遇到下雪天或者是有大型活动时,甚至要24小时待命。“我们这个工作除了家里有大事请假外,基本不休息,我当环卫工3年来就没回老家过过年。”夏均文略带遗憾地说。
黑了自己点亮城市,创城标准绝不昙花一现
说到成为“网红”的经过,夏均文显得有些羞涩。今年年初,济南迎来一场强降雪,为了不给市民出行造成困扰,市中区环卫工夏均文从凌晨开始连续工作,等终于摘下口罩休息一下时,发现口罩没遮住的地方已布满从机器里喷出的乌黑水渍,这一幕被抓拍下来,夏均文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黑脸哥”。
“走红”后的生活与之前并无二致,夏均文说:“唯一的区别就是更忙了。创城期间,我们的工作量多了,以前一天的活现在2小时之内必须完成,剩下的时间要进社区、走街道,帮开放式小区做保洁。”虽然创城检查结束近一个月了,但夏均文表示,这些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工作,并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同时,随着创城和拆违拆临工作的开展,许多垃圾积压的老旧小区也得到了改善。“现在违规早餐摊、烧烤摊、夜市被取缔清除后,我们这边每天的垃圾处理量,比以前少了一半多。”夏均文还告诉记者,创城期间济南市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卫标准,用洒水车冲洗地面防止扬尘外,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土。夏均文表示,创城让城市变得更美,也让身为环卫工的他们更有成就感了。
“环卫工作很辛苦,但为了城市的整洁,我们都干得很带劲,城市干净没有灰尘,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夏均文说。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11月1日上午,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演播室,济南烧烫伤公益基金揭牌成立,并将首份公益基金20万元的支票授予烧伤患者刘丽。如果您或身边也有这样需要帮助的人,可拨打济南烧烫伤公益基金的救治专线0531-58186697/85653065。[详细]
近日,工业北快速路、二环东高架、二环西高架南延相继 通车,济南的高快一体路网格局基本已经形成。济南高速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杨茂盛介绍,绕城高速外,封 闭施工也将对市区高架路产生重大影响。[详细]
地点:绿地国际花都东侧 2017.10 “豪华”钢混桥 本版照片均由首席记者王锋 摄 槐荫区绿地国际花都小区东侧,刘长山路以南,一座15米宽、横跨陡沟河新建设的新桥拔地而起。[详细]
11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几位中老年市民跟老师学习萨克斯,从音调和节奏听,他们已经初步入门,吹出来的曲调比较优美。据了解,这些萨克斯爱好者大多是退休老人,为了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色彩,各自花了一万元左右购买乐器。[详细]
1日,灿烂的秋阳照亮了济南泉城公园的红叶树,片片红叶犹如红宝石一般靓丽。泉城公园位于市中心,有不少红叶树种,例如槭树和黄栌。虽然面积不大,但也能描绘如诗的秋季。齐鲁晚报记者周青先 摄[详细]
2017年11月1日04时56分,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市中区大队白马山中队接到119指挥中心命令,在济南市市中区机某单位食堂内,一女子被和面机卡手,需要紧急救援。中队指挥员迅速命令战斗员用螺丝刀,断电剪,撬棍等工具进行破拆。[详细]